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对培养学生思维作用
2017-05-25贺小莲
贺小莲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动手操作则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授课形式。教师利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在动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获得知识,活跃思维,提高实践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關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分析,主动获取新知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中学生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操作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状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工和处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一、课前准备挖掘操作机会,培养发散思维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多花时间,巧妙运用教材,争取在教学前设计出动手操作的方案,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参与其中。教师要充分地从知识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操作机会,鼓励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知识,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时,为了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可以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在课前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卡纸和胶水来动手分别制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制作过程中,学生一定会认真观察他们的特点,进行联想和发散思考,并且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感受他们的外形特征,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确保课堂学习的高效。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进行联想和想象,思考圆柱的底圆,侧面,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他们连接起来……思考中学生的思维会进行发散、拓展,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二、课堂参与注重操作过程,培养逻辑思维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感受知识,明白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会积极地进行逻辑思考,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规律,进而在分析判断和推理中实现思维的活跃和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逻辑思考,进而明确分数计算的规律和方法。如计算=?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在白纸上画一个圆,之后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七等份,拿出其中的两份和四份进行相加,这样学生就会理解这个分数相加的结果是怎样得出来的。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在大脑中积极地进行逻辑分析,探究分数相加的规律和方法,经过一番逻辑思考和分析判断,学生的思维亲历了探究过程,变的更加活跃,运算能力和计算能力也会在逻辑分析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课堂上实现知识的突破。
三、课中实践体验动手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更要体验,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会形成深刻的体会,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就可以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认识和创新性的观点,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分析知识,达到更好地应用知识。例如在学习《圆:确定起跑线》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绘图的方式来绘制一个简单的跑道图。学生可以一边绘制一边进行测量,总结出跑道图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在动手绘制过程中有的同学是按照传统的跑道的画法绘制出来的;但是有的学生对图画进行了创新。他们把跑道图绘制成了两部分:一个圆和两条直线。因为学生看出来了跑道的一圈长度等于2条直道长度加上一个圆的周长,因为两个弯道可以合成一个圆。学生经过了创新性的思考对跑道的认识更加直接和全面了。有了这种创新性的画法,学生对跑道的认识更加直观,更加具体,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探究内外跑道的长度一样吗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这种创新性的认识会很容易地看到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所以他们的跑到长度不一样。学生的创新画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参与中实现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课后巩固实现学以致用,培养总结思维
《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把学习过的知识灵活应用,教师在带领学习了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实践,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复习知识,达到灵活掌握的程度。例如在学习《粉刷围墙》后,教师在课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性课后学习任务:6人一组,请测量一下我们班教室的围墙相关数据,并制定出明确的粉刷方案。学生在课后实践中会设计出合理的方法,并且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整理粉刷面积。在学生的课后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巩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总结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在大脑中建构出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系统的知识点。动手操作中,学生学会了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变得更强,同时加强了学生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变得更强了,他们能够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标大纲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动于操作能力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行发散思维。学生在操作中会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来分析数学方法,探究数学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奕丽.浅谈对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一些思考[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年04期
[2]王明慧.初中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认知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