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班列给成都带来什么

2017-05-25徐颖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班列中欧波兰

徐颖

“物流问题,是内陆城市融入全球化以及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

中欧班列(成都)对于提高成都这座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产业结构都有积极影响”

2017年4月17日,成都城厢中心站,成都北车辆段城厢班组工长魏永清表情严肃,他与同事完成了对车辆开行前的最后一道检查,等待列车鸣笛驶出。

魏永清身后的X8086次中欧班列(成都—波兰罗兹),满载着四川以及周边省市企业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家用电器、机械配件等出口货物。

这是2017年以来,从成都开行的第125趟中欧班列。

在2017年4月底召开的中共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成都确立了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坚持以新开放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战略大通道促进大流通,引进大项目,加快推进国际交通枢纽、国际铁路港和物流中心建设。2017年,成都将形成中线、南线、北线多向开行的格局,直达“一带一路”地区主要经济体。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欧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以中欧班列(成都)为纽带,成都乃至四川进一步加强了与欧洲各国的全方位联系,是中国内陆地区借助中欧班列,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典型范本之一。

电子信息巨头缘何落户成都

“戴尔将全球运营中心设在成都,原因之一就是便捷的中欧班列(成都)。”戴尔全球供应链运营副总裁张耀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使用中欧班列(成都)使我们产品的运输时间从过去走海运的两个月,减少到目前的两个星期,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张耀华说。

戴尔是中欧班列(成都)最早的用户之一。

最初,中欧班列(成都)按照每周一班的频率,定期发运到波兰罗兹。在第一班中欧班列开行的当年,戴尔在成都成立全球运营基地,面向国内及欧美国家提供戴尔的全线产品。

TCL也在加紧向成都转移产能。

TCL多媒体供应链管理中心项目总监刘桂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TCL将持续增加成都工厂的产能,提升产值,尤其是扩大出口业务这部分。除了欧洲地区,TCL已在考虑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泛欧亚国家和地区的业务转到成都,目前在不断和中欧班列(成都)商讨新线路的规划问题,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

“因为,目前来看,TCL成都工廠开展出口业务是比较成功的,对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效果显著。”刘桂芳说。具体来说,中欧班列不仅成本不高,时间周期还更短。“12~14天的时间节省,每周多班次的灵活性,很大地提升了供应链弹性。”

不仅是戴尔、TCL,不久前,总投资16亿美元的英特尔高端项目落地成都,这也是英特尔世界领先的“高端测试技术”首次引入中国。

在这些国际巨头纷纷入驻的背景下,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崛起。

中欧班列,是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兴通讯、华为等世界知名企业纷纷看到中欧班列(成都)带来的物流上的便利,与成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给了成都进行产业升级的底气:根据《成都制造2025规划》,到2025年,电子信息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2万亿元以上,建成国际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打造世界软件名城,成为信息消费先导城市。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张晓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物流问题,是内陆城市融入全球化以及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中欧班列对于提高成都这座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产业结构都有积极影响。”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国际产能合作处副处长宋冲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未来成都将加大力度做强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重点吸引高附加值的适合铁路运输的产业向成都转移和聚集,推动成都的贸易、制造业和专业化服务业升级发展。预计2017年,成都全市可新增外贸转移进出口额10亿美元以上,新增产能70亿~100亿人民币以上。

影响远及云南

不仅是新兴产业,中欧班列对传统产业也有带动。

近期,来自四川温江的花卉苗木首次搭乘中欧班列,仅13天便抵达荷兰蒂尔堡,开启了花卉苗木通过铁路运输出口欧洲的先河。

温江花卉苗木现有种植面积20万亩,是中国四大花卉产业基地之一。但花木如何出口一直是个问题,如果从福建海运出关运往欧洲,需要30天左右时间运输,而物流运输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花木存活率,飞机运输虽然较快,但运量小且费用高昂。

中欧班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虽然中欧班列驶出境外后无法实现供电,但成都班列公司委托集装箱厂商为这批花木量身定制的恒温冷藏柜,可以实现通过远程控制,在电脑或手机上对箱内温度、氧气浓度进行调节。

四川禾晟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高云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使用中欧班列(成都)运输时间短,植物的品相会更好,最终能比以往节约大概20%的成本。

中欧班列(成都)的影响甚至早已超出了成都的范畴。

“中欧班列所具有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对深化本省市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商贸、物流协调合作,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十分重要。”邓翔说。

中欧班列(成都)也成为绵阳的加分牌。总部位于绵阳的长虹集团已在捷克投资设立欧洲生产基地,而已经在绵阳布局了N20发动机、王子发动机等生产线的德国宝马集团,也将绵阳列为“中国扩能项目首选地”。

为了带动成都周围地区发展,四川将加开成都至绵阳、攀枝花、达州、宜宾等二级节点城市的铁路货运班列,以对接中欧班列(成都),构建互联互通的铁路货运网络。

中欧班列(成都)的影响甚至绵延到四川省外。成都市已与云南省昆明市签署共同开行“昆蓉欧”快铁合作协议。近期,云南某企业通过“昆蓉欧”出口欧洲的一批金属硅,共计18个铁路集装箱,是继咖啡、建筑用金属构件之后,云南企业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欧洲的第三种产品。

“三不”地区开放的底气

过去8年里,四川人肖林一直在上海、天津两地从事进口车贸易业务。现在,因为中欧班列(成都)的开行,他回家乡创业有了可能。

此前,成都获批建设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彻底打破了过去几十年来四川省进口汽车从天津或上海转运的历史。

在成都,想要买到某些国内尚未发售的新款车,现在不是问题了,订购欧洲原装进口车,只需 15天就能到货。

邓翔告诉本刊记者,对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地区来说,中欧班列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占对外开放战略高点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将有利于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和进口许可证的获得。

目前,成都铁路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验收,成为中国第二个获批的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成都国际铁路班列公司党支部书记范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成都正在申报进口粮、水果、木材指定口岸的资质。

2017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全国第三批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试验区总体方案涵盖三个片区,其中,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占地9.68平方公里。

“货物从青白江发出,不用再报关,这就是‘境内关外监管。”成都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郭启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交通方式造就了内陆口岸城市,中欧班列(成都)将是成都创设内陆自贸区的重要现实支撑之一。”

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建设提速

随着中欧班列(成都)的不断发展和延伸,成都的国际交往能力正在提高。

波兰驻成都总领事卡夏曾对媒体公开表示,中欧班列(成都)是波兰选择成都建设总领馆的关键因素。

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经济伙伴。但是,此前波兰对华贸易却存在巨大逆差。根据商务部2015年数据,中国是波兰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可波兰对中国出口仅占其出口总额的1%。波兰希望通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改善这种情况,中欧班列(成都)被给予厚望。

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与运行,四川与波兰的交往正日益密切。

现在,不仅可以在成都买到波兰商品,波兰的啤酒已直达宜宾。

此前,波兰新任外交部长瓦什奇科夫斯基首次出访亚洲,把成都作为访华第一站。他解释称,这是因为成都与波兰关系特殊——中欧班列(成都)让二者之间有直接的运输联系。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波兰将选择一些中国省份作为重点的合作伙伴。我们发现,四川省和成都市是比较适合的合作伙伴。中欧班列(成都)给我们加强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今,中欧班列(成都)始发的欧洲终点站已经从原来的波兰罗兹延伸至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儿堡及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中间主干、两头集散的运输网络,借助联运品牌全面提升辐射范围和国际影响力。

成都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未来将进一步健全陆上物流网布局,加快布局支撑成都向西南开放格局的战略性物流通道,持续提升以中欧班列(成都)为主线的国际班列体系。

欧洲人对成都的兴趣大了

“我们希望在中欧班列的影响下,通过不断交往,让波兰人感受到中国并不陌生,随着贸易往来,两国人民在认知上会越来越接近。”波兰驻成都总领事卡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邓翔认为,中欧班列(成都)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方面已经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波兰华沙大学和四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开办波兰语专业的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培养有助于中波商贸长远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成都茶馆、大熊猫、成都灯会、川剧、川菜……一系列成都元素也齐齐亮相波兰。此前,由成都市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波兰-成都日”系列主题活动反响热烈。据媒体报道,仅开幕当天,就吸引了数万人到活动现场泡成都茶馆、与大熊猫亲密接触,更有许多波兰吃货专程到活动现场学做川菜。

由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大型城市外宣活动“熊猫快铁穿越欧洲”走进德国法兰克福、波兰华沙,欧洲民众只需要走进“熊猫快铁”大巴,戴上熊猫眼镜,身在欧洲的民众将一秒钟“穿越”到成都春熙路。

据主办方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展示着跨越空间的人文交流,更是象征着联通成都与欧洲的中欧班列(成都)。成都与德国、波兰之间,交流的不仅仅是电脑、汽车等货品,更多的文化、历史等人文交流正在持续走热。

经常去欧洲各国做学术交流的邓翔,这两年感受到欧洲各界人士对中欧班列(成都)以及成都有浓厚兴趣,有时候发言之后还会被围着提问,这在以往很少见。

世界在关注成都,成都也在放眼全球。中共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成都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国际机构和世界500强企业积聚优势,大力拓展对外交往渠道,全面提升国际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紧密度,增强国际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和国际友好往来门户城市,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猜你喜欢

班列中欧波兰
波兰睡眠研究会
网络时代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
波兰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