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纹样装饰艺术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以晚清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为研究对象
2017-05-25高丹丹
高丹丹
吉祥纹样装饰艺术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以晚清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为研究对象
高丹丹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经典藏品为主要研究实例,以吉祥纹样为切入点,对其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中的应用表现、装饰特点、寓意特性等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吉祥纹样装饰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传统服饰;吉祥纹样;装饰艺术
一、吉祥纹样的概述
吉祥一词,《辞源》注释为“美好的预兆”。《说文解字》曰:“吉,善也。从士口”①、“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②。“吉祥”二字初见于《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③,后常被用来表达古人追求祥瑞吉庆、福善美好的愿望。吉祥纹样是把赋有象征性内涵和吉祥寓意的构思与富有装饰风格的纹样或文字结合起来,形成寓有吉祥含义的装饰纹饰,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慰藉④。吉祥纹样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包括寓意、谐音、象征、比拟、表号、嵌字等多种表现手法⑤;其种类包含龙蟒鸾凤、珍禽瑞兽、花鸟虫鱼、神仙人物、图符文字、几何图谱等;其功能涵盖避凶驱邪、纳吉祝福、劝勉警戒等诸多内容;吉祥的寓意涉及到“福”、“禄”、“寿”、“喜”、“财”等诸多方面,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文化符号,并被应用在绘画、雕塑、剪纸、织绣印染、陶瓷器、金银器、漆器、玉器、建筑及其他物品的装饰中。吉祥纹样在传统织绣印染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服装服饰、家居饰品、祭祀饰品等方面,因服饰直接穿用于身,与人的关系最为紧密,故其在传统服饰中的应用较为普遍。明清时期,装饰纹样几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题材涉猎广泛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这一时期“雅俗共赏”的服饰装饰特色。
二、 晚清汉族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的实例研究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编号MFB001348蓝色缎五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广袖女袄(彩图见封二、封三),蓝素缎为面,鹿角棕绸为里,为晚清汉族妇女穿着。其装饰纹样可分为衣身纹样和边饰纹样两大类:衣身以写实手法彩绣十二团窠人物纹,团窠内绣各色人物、花卉绿植、楼阁建筑等吉祥纹样,团窠间绣各式蝴蝶、花卉、皮球花纹;衣身领襟和底摆镶绲7层边饰;袖口边镶枝黄缎绣仕女花卉纹边。人物纹分别出现于衣身团窠、边饰、袖口装饰中,出现频率大,分布位置广,表现形象丰富,刺绣工艺多样,是此件服饰的主要装饰纹样(图1、2)。
1、衣身团窠吉祥纹饰研究:
图 1:MFB001348女袄正视图
图 2:MFB001348女袄背视图
团窠纹是唐、宋及后世织物中常见的纹样形式,是一种圆形或近似圆形、相对独立的纹样,其外围以不同元素组成环形,内里填充主题纹样⑥。此女袄十二团窠纹内容以唐代历史人物故事“郭子仪祝寿”为主要脉络。郭子仪,唐朝元老,其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对巩固唐朝统治有重要作用,是一名功成身退且高寿的名将。郭子仪共有八子七女,其子婿均为当世朝廷显贵。“郭子仪祝寿”的故事是说郭子仪夫妇七十双寿之日,其子婿拜寿堂前,唯六子郭暖之妻李蕊君自恃升平公主的身份不来拜寿,郭暖回宫后怒打金枝,公主遂向唐皇告状,唐皇贤明,非但不降罪郭暖,反因其孝顺而加官三级,并教导公主以孝为先,另郭子仪感动至极,郭暖夫妇也携手至汾阳府赔礼拜寿,全家喜乐融融。“郭子仪祝寿”因题材发人深省且极具教育意义,被历代织绣品装饰纹样引用,其故事在民间戏剧舞台上被改编为《满床笏》、《打金枝》等经典戏曲。此件服饰中,十二团窠纹以“郭子仪祝寿”为主旨,每一窠内容相互关联,又独立表现一个情景,分别将郭子仪夫妇及其八子七婿前往贺寿的热闹情景带出。
衣身正中一窠刺绣“郭子仪祝寿”纹。纹样中郭子仪头戴黄色幞头官帽、着蓝色团领袍服、登黑色皂靴;郭夫人头戴珠翠宝冠、着蓝色礼服、穿莲灰褶裙、手持如意。二老笑容满面,端坐于厅堂正中,身后两仕女外着披肩、内穿对襟披风、着长裙,微笑掌扇。厅堂前黄毡上一幼童正拱手叩拜,厅堂正中万年青郁郁葱葱、上方张灯结彩,四周寿石、花卉、绿植相互衬托,一派其乐融融的祝寿景象。此窠纹样居衣身正中,纹样内容简明点题,是十二团窠纹的中心纹样(图3)。
衣身前袖及底摆四窠刺绣“琴棋书画”纹。“琴棋书画”又称“四艺雅聚”,在传统织绣纹样中常将古琴、棋盘、书函与画轴四者结合,或用抚琴、弈棋、读书书写、赏画作画这样的场景通过人物动作的组合表现出来,体现古代文人雅士的情趣爱好和清雅品行。衣身左袖一窠抚琴图,右袖一窠弈棋图,底摆右侧一窠书写图,左侧一窠赏画图,四窠构图中心均由两人物纹互动组成,人物头戴翘脚幞头或乌纱帽,穿盘领袍服,配红色革带,蹬皂靴,一副官员做派,应为前去贺寿的子婿高官。人物身后配景纹饰为凉亭美景、寿石林立的园林景色:牡丹象征富贵,宜男寓意多子,梧桐可引凤止栖,玉兰、梅花暗示品性高洁,菊花、寿桃、寿石代表健康长寿,灵芝借喻吉祥如意,人物与景致组合,营造出一种祝寿之日庭院内气氛安和,祥瑞雅静的氛围(图4)。
衣身后中一窠刺绣“夫妻拜寿”纹。纹样中男子头戴乌纱帽,身着盘领袍服,手持如意躬身站立,中间女子头绾发髻,戴金色流苏凤冠,披帨带式云肩,着衫袄、穿凤尾长裙,十分华美,其身后立仕女掌扇。据典故记载,经唐皇教导后升平公主与驸马和好如初,并携手至汾阳府拜寿。此窠纹样中左侧女子衣着奢华,首饰精致,并有仕女掌扇,推测其身份尊贵似为公主,此团窠也示意夫妻二人携手祝寿的和睦情景(图5)。
衣身两肩、后袖及底摆六窠刺绣子婿拜寿纹。左肩一窠刺绣“平升三级”纹:纹样中的官员应为郭子仪子婿之一,其头戴展脚幞头、着官服、持如意缓步前行,身后跟随一仕童,双手捧宝瓶,瓶内插戟三支,似作贺礼赠送。戟为古代兵器,“戟”与“级”、“吉”谐音,“瓶”与“平”谐音,瓶插三戟,寓意“平升三级”、“平安吉庆”。右肩一窠刺绣“禄位高升”纹:纹样中官员头戴凤翅盔,仕童手捧聚宝盆,盆内生金鼎一件。鼎是古时蒸煮用的器物,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被视为立国重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等引申意义,中国自古有“山河九鼎”、“鼎盛时期”等成语,聚宝盆中生金鼎,寓意财权丰收。左后袖一窠刺绣“万年长青”纹:官员携仕童所持寿礼为万年青一盆,童子身后的桂花树上花丛锦簇、桃树果实累累。万年青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冬夏不萎,民间多以其为吉祥之物。万年青与寿桃组合,均有寓意“健康长寿”、“永葆青春”之意。右后袖一窠刺绣“榴开百子”纹:官员随身仕童捧贺寿之礼为露子石榴,二人身后的石榴树上亦有丰硕的榴果与之呼应。晋潘岳《安石榴赋》记载石榴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特征,民间婚嫁时常将露子石榴置于新房中,祝新婚夫妇早生贵子。求子即是求喜,以露子石榴相赠,有祝福“子孙万代”、“繁荣昌盛”的美好寓意。后底摆左侧一窠刺绣“岁岁如意”纹:团窠内官员头戴笼巾,身后仕童持穗带系结灵芝一串。灵芝可“益精气,强精骨”,古人认为食之有长命百岁,起死回生之效。“穗”谐音“岁”, 灵芝因其形似如意,与穗带结合,寓意“延年益寿”、“岁岁如意”。底摆右侧一窠刺绣“送印升官”纹:团窠内仕童手捧贺寿之礼似为印章。古时官员都会有一枚玉印随身,以此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送印”意味着祝福“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图6)。六窠子婿拜寿纹构图中心均由一官一仆两人物纹构成,象征子婿的官员人物头戴各种官帽、着官服、持如意笏板,象征官位尊贵,而官帽的多样化则暗示郭子仪七子八婿当朝任职位多权重。仕童人物均头戴束发冠、穿短袍、着长裤、捧寿礼,姿态谦恭。人物纹样通过着装服饰的不同突显等级尊卑,而人物身旁的附属物品则强化了其地位及身份的特殊。
图 3:郭子仪祝寿纹
图4:琴棋书画纹
图5:夫妻拜寿纹
整件女袄十二窠纹对称布局规矩严谨,空间安排合理讲究,人物景致主次分明,故事线索相互呼应。纹样配色多用蓝、绿、紫、白等与衣身蓝缎类似的色彩,点缀红、黄、金色,团窠色彩沉稳而不浮躁,丰富而不杂乱。纹样主体以历史故事人物为主,配以亭台绿植等吉祥元素,内涵丰富、寓意美好。纹样表现技法以写实风格的刺绣为主,人物纹多用齐针、戗针、套针、扎针、铺针、肉入针等针法,所绣人物眉眼凹凸有致、神态生动传神;服饰的描绘则根据人物形态及运动起伏,利用绣线色深浅变化来表现结构和褶皱,衣纹堆叠起伏、质感十分到位。人物服饰和头饰上的金线盘绕既强化了服饰结构,更体现了身份地位尊贵,颇能表现出寿喜之日热闹纷繁的场面。亭台绿植多用平针、套针、戗针、接针、打籽针法,所绣花枝绿叶郁郁葱葱;祥云、溪水、青烟用滚针针法,线条流畅。各式针法巧妙安排在同一画面中,配色繁而不乱,工艺精湛令人惊叹!
2、衣身配景、边饰、袖口吉祥纹饰研究
衣身除主体十二团窠纹样之外,配景纹饰之丰富也让人赞佩不已。10组蝴蝶纹、17组折枝花卉纹、17组皮球花于衣身两侧散点状对称布局。蝴蝶纹与折枝花卉纹以平绣为主,折枝花卉有各式兰花、牡丹、梅花、牵牛、绣球、菊花等,皮球花以单球花和双球花为主,球内有适合兰花、葫芦、石榴、竹叶、牵牛、灵芝等纹样,刺绣工艺将平绣与盘金绣结合,其色彩与团窠纹样配色一致,十分协调。
图6:子婿祝寿纹
图7:领襟边饰纹样
图8:袖口纹样
女袄边饰纹样的设计与表现亦非常讲究。边饰由内至外依次为白地织暗八仙纹细绦边、五彩渐变条纹细绦边、龙胆紫缎细绲边、粉绿地细辫边、白色缎绣人物花卉宽镶边、蓝色缎细镶边、白色缎宽绲边。7层边饰搭配尺寸有宽有窄,布局有疏有密,纹样寓意吉祥,也体现了当时服饰边缘装饰的重要性。女袄衣身面料为蓝素缎,色彩明度低、色调冷,其上刺绣纹样多采用绿、蓝、紫等同类色,而位于领口、大襟、底摆的边饰明度高、色调暖,刺绣纹样多采用白、黄、粉、桔等对比色,恰好与衣身沉稳素雅的色彩形成对比与互补。衣身蓝素缎作为“面”,散落其上的彩色团窠配景纹样作为“点”,而衣身的浅色边饰就是贯穿其中的“线”,“点”“线”“面”相互结合,白色线性边饰与衣身蓝色块面对比,在强调服饰结构轮廓、增加色彩明亮度方面有重要作用。另外,人物纹作为此件服饰的主体纹样,同样体现在边饰装饰中。5厘米宽白地素缎镶边上共绣有15组形似叶片、书卷、长方、椭圆等造型的开光“窗口”,“窗口”内各式姿态的人物纹与团窠纹样中的故事情景呼应,仿佛在汾阳府鸟语花香的庭院中,有才子佳人凭栏对望,有仕女美人静坐采花,有侍仆行走、仕童挑灯,亦有乐伎弹奏、官员赏听,一幅幅古人生活的画卷铺展到我们的面前,栩栩如生(图7)。
女袄袖口装饰仕女纹,纹样内容与团窠纹相辅相承。“仕女纹是以中国古代年轻女性为题材的一种装饰纹样,明清时期是仕女纹发展的重要时期,多表现为女子庭院活动,或倚栏远望,或亭中静坐,发髻高挽,衣带飘扬。”⑦女袄两袖刺绣四位仕女或捧盒、或作揖、或持扇、或托桃,在花团锦簇、绿植葱郁的庭院中优雅穿行。“盒”谐音“和”、“合”,寓意和美,桃寓意长寿,外围刺绣如意蝙蝠纹,寓意“福运如意”,与衣身十二团窠纹的内容相互呼应,再一次将贺寿送喜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图8)。
纵观大局,十二团窠纹对称分布严谨有序,禽蝶花卉散落其中生动活泼,边饰纹样格局考究,三者元素、色彩协调一致,制作工艺严谨精致,内容关联呼应,祈祷五福寿考寓意的吉祥纹样体现在服饰装饰的方方面面,这种“立像尽意”、“形全意吉”的纹样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世服饰设计、制作和穿着者祈祷媳贤子孝、子孙满堂、福禄昌盛、富贵寿考等美好愿望的心理祈求,充分表现出服饰设计制作者对纹样整体搭配、协调的把控能力及艺术修养,推测为上层社会官宦、富贵人家年长女性贺寿时穿用。
三、吉祥纹样在晚清汉族传统服饰装饰应用中的特性与思考
人物纹是晚清汉族传统服饰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造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石器时期已出现具有宗教意义的人物纹,宋代以后人物形象在织绣品中大量出现,明清织绣品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题材也广泛涉及到历史人物、戏曲故事、传奇传说、神仙神明等,并通常与花卉绿植、环境景物纹结合,形成情景画面,表达特定的吉祥含义,既有祈福祈愿、美化服饰的作用,更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目的。此女袄借“郭子仪祝寿”系列纹样,在美化服饰的同时,更表达了世人对传统美德的歌颂和历史人物的赞美,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播发扬光大。
求生存、祝长寿、逐福禄、祈多子是人们“趋吉”观念中最根本的诉求。《尚书·洪范》记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⑧张道一先生在《吉祥文化论》一书中将吉祥纹样的寓意归结为“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⑨,五福题材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明清装饰纹样中更是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此件服饰中“郭子仪祝寿”的纹样不仅寓意高寿,更是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子孙绵长”。蝙蝠、牡丹、宝瓶、戟、金鼎、万年青、寿桃、灵芝、宜男、石榴、葫芦等这些具有特定吉祥含义的纹饰与人物纹相结合,集中呈现在一件服饰的装饰上,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众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反应了生活在华夏土地上人们特有的幸福观、艺术观和思维观,它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社会心态、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已经远远超出了纹样本身的意义。
吉祥纹样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生活审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是多种社会力量作用的产物,更是“以礼为本”的核心思想与文化价值的全方位展现。“郭子仪祝寿”的历史典故发生于唐朝,并作为知名的戏曲故事在历代民间戏剧舞台上广为流传。中国的戏剧服饰在明代定型并发展,此件女袄的制作时间虽为晚清,但纹样中男子多戴幞头、乌纱帽、束发宝冠,着盘领袍衫,配革带,着皂靴;女子盘发髻戴凤冠,着对襟长衫,披云肩,穿长裙,这些服饰形制更接近明时官宦人家的装束,可见其人物服饰受到戏曲文化的影响。也间接说明了明代服饰具有的深厚文化内涵,不但不会因为改朝换代和清代满族文化的强权政治而消失,反而用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以另外一种形式影响着清代的服饰文化。
另外,传统“郭子仪祝寿”织绣纹样内容多突出表现子婿官员前往祝寿的热闹场景,较少表现送贺寿礼的内容。此件服饰团窠纹中子婿高官携仆捧寿礼贺寿的场景设计巧妙,通过不同寿礼暗含的寓意引出各种吉祥美好的祝福。这也说明在晚清时期服饰吉祥纹样的应用虽有其固定模式,但制作者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灵活多变的将纹样内容进行组合与完善,以达到将多种吉祥寓意集中呈现在一件服饰装饰中的目的。
晚清汉族传统服饰吉祥纹样的应用多追求丰富的象征性和吉祥美好的寓意,而忽略纹样组合的真实性与逻辑性,体现出“和谐共生”之象。在女袄团窠纹样中,芭蕉树与梅花相依相傍,灵芝与牡丹共同生长,此类的例子还有石榴、佛手、寿桃组成的“三多纹”、梅、兰、竹、菊组成的“岁寒四友”纹等。这说明吉祥纹样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物质传承的文化,还反映了人们“象法天地”、“师法自然”、“融汇万物”的自然观和创作观,把原本属于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赋予到自然物象之中,使得一切被纳入吉祥纹样中的元素都能够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四、小结
中国的吉祥纹样起源于商周以前,萌芽于秦汉之时,成长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它的发展与应用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在含义、程式化的造型、一定的传承性和丰富的象征性等重要特点。吉祥纹样把民间习俗、故事、传说中的驱邪免灾、祈祷祝福等种种元素通过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象,借助纹样的载体表现出来,吉祥纹样装饰艺术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璀璨精华与宝贵技艺,如何做好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点,是我们这代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严峻问题。
注:本文为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队伍建设‘青年英才’项目”(RCPY20150049/001)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KYJH02160201/002/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许慎、徐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北京,2013年7月第1版,第27页。
② 许慎、徐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北京,2013年7月第1版,第1页。
③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96,第577页。
④ 高丹丹:《汉族传统服饰吉祥纹样装饰艺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5,第45页。
⑤ 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96,第577页。
⑥ 高丹丹:《汉族传统服饰吉祥纹样装饰艺术研究》,《艺术设计研究》,2015,第46页。
⑦ 王金华:《中国传统服饰清代服饰》,中国纺织出版社,北京,2015,第372页。
⑧ 沈利华、钱玉莲:《中国吉祥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2005,第11页。
⑨ 张道一:《吉祥文化论》,重庆大学出版社,重庆,2011,第313页。
高丹丹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讲师
Research on Auspicious Patterns Artistic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s
Gao Dandan
Based on the auspicious patter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classic collection of The EthnicCostume Museum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as the main research instance, studies the auspicious patterns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decorative features, Auspicious impli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ope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auspicious patterns decoration culture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
traditional costumes; auspicious patterns; decoration art
J18;J523
A
1674-7518(2017)01-00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