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水土城:一座活着的古镇

2017-05-25

新农村 2017年4期
关键词:土城习水习水县

习水土城:一座活着的古镇

从重庆驾车出发,不需要太久,三小时之后就可以开进习水土城。小镇三面临水,北面环山,古镇依山而建,水绕镇而流,自古便是黔中腹地西出川南的交通要道。民间歌谣、茶馆说书、川戏锣声、玩意鼓点……让我在这里找到了历史的过往足迹和神奇的故事。

传说着的固然只是难以认真的神话故事,但今天的习水人却以之寻根溯源,引以为傲。习水县土城古镇,地处川黔渝交界的赤水河畔,早在秦汉时期,习水县土城镇就有商业活动,明清时期已是黔北重要的商业码头。尽管商业街已经在土城尽头开始建设,但这里却被期待着延续一直以来的生活气息,难以复制的文化传统成为土城古镇有可能不同于丽江或凤凰的精神命脉。

土城古镇是国内罕有的“博物馆小镇”,四渡赤水纪念馆、春阳刚酒窖博物馆、宋窖博物馆、十八帮文化陈列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战地医院陈列馆、盐号陈列馆等数十个博物陈列馆,全方位向游客展示着土城的红色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今,走在这里的街巷,古朴的环境,安详的居民,生活一如既往地悠闲,抛却了城市的喧嚣和冰冷,带着一如土城冬日暖阳般的温暖。

走进古镇的街头,街巷多为石板铺砌,依河道蜿蜒曲折,随地形高低起伏。古镇街面是集商业活动、家庭起居、邻里交往为一体的复合空间。在街巷稍宽阔的“口袋形”地段,是古镇人驻足交谈,茶余饭后休息的场所,也是小孩子们追逐嬉戏、释放童趣的快乐天堂。

沿着曾被船工们那沉重脚步磨穿的台阶拾级而上,不仅可看到被“川盐”慢慢吞的土城盐号,同时也可看到“船帮”老大的豪华住宅,还可目睹船工们住宿的“客栈”,以及被岁月剥蚀、听歌唱戏的古戏台。无论是街前街后,还是小桥院落,一棵棵古老榕树见证着古镇的沧桑和往事……

这里曾经喧嚣热闹,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走进它,仿佛又聆听到鼓点阵阵、乐曲声声。在曾经十八帮的金字招牌之下,是书写着“鳛”字的大红灯笼,根据传说复原的翅羽“鳛鱼”形象,被居民做成剪纸贴在厚重的木门上。而在炊烟的起落之间,在酥脆香甜的苕丝糖出炉的声音中,土城的生活好像从没有游客到来一般平静。

地处川黔渝金三角的中心腹地,春秋时期就已经是为古国所在地,汉代建县、唐宋建州,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是赤水河中游的重要码头和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土城镇在内的习水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迹众多。

住宿

对住宿标准要求高的游客,可以选择习水县城的习水宾馆和土城镇的习部大酒店,配套设施和舒适程度都非常好。其他可以选择土城镇的客栈民宿,价格在每晚一百元左右,别有一番民风趣味。

美食

如果要给习水诸多的特色小吃排个名次,恐怕苕丝糖、苕汤圆和冰粉不会错过前三行列。贵州地区出产红薯,这种廉价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也就成了最常见的餐桌原料。

苕丝糖以红薯为基础,磨粉油炸后再用花生、核桃、葡萄干混合熬糖,酥脆香甜。苕汤圆以红薯粉制成面皮,内馅有豆腐、猪肉和葱姜,混着贵州蘸水吃,口味鲜咸,又充分融入了蘸水的酸辣。

冰粉的原料是当地出产的木瓜子,用石灰点成凉粉,加花生碎和红豆沙,冰冻了再吃十分爽口,是夏天路边随处可见又最消暑的“良药”。

建议行程

夜游土城古镇-胜境丹霞-袁锦道48家工坊-品味习酒-陶罐村土陶制作体验-丁山坝梯田云海

温馨提示

1.贵州山区俗称“地无三尺平”,山多坡陡,偶有滑坡和塌方,深入景区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2.习水周围很多景区都处于半开放式状态,生态环境和游览趣味尤为独特,所以适合放慢脚步探寻,“品味”习水旅行。

3.最佳摄影季节是5月到9月,但雨水较多,同样需要注意山中的行车安全。

猜你喜欢

土城习水习水县
土城古镇
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习水县关工委受习水县委表扬通报
中国建筑(三章)
中国建筑(三章)
习水县关工委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潘闻丞的土城随笔
习水县离退局举行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工作宣讲会
贵州习水黄金湾汉代遗址
图解习水扶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