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高中物理有效衔接的教学方法

2017-05-24邸志岩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物理教学教学方法

邸志岩

【摘 要】为了让初中生能够顺利地步入高中,并且进行有效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关注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自己,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够适应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并没有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遇到了学習上的困难。教师在初高中物理的衔接上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衔接,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衔接,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中衔接;教学方法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物理知识学习的很好,可是上了高中就感觉物理很难学,很多知识都不懂,物理成为学生望而生畏的一门学科,以前学习的轻松和自信也消失的无影无踪。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关注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可以顺利地从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过渡到高中物理知识的探究。在初高中物理衔接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自然地进行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

一、自主探究知识,形成物理思维—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郭沫若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实现学生顺利地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学生掌握了物理学习方法,遇到新的知识就会按照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究,促进学生新知识的习得。

例如在学习《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时,学生对速度并不是很陌生,但是学生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初中学习的平均速度上。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进一步认识速度,了解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简单地了解到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就是速度。在高中阶段学生将学到瞬时速度和速率等新概念。这些都与学生以往所接触的知识不同。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就可以在授课之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课本进行阅读和思考,促进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发现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知识。自主探究能够帮助学生对新概念和新知识进行自己的理解和加工,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探究中学生会发现新知识与以往知识的不同,从而产生质疑,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合作分析推理,掌握物理方法—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探究、交流和沟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模式。

学生对于新知识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而且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摩擦力,在初中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到了高中,学生不仅要知道摩擦力的存在,还要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两种摩擦力大小的不同求解方法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并重。为了帮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验情境,设计让学生再次体会分别坐在油布上和坐在地毯上比较拉力的大小。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合作探究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的大小等等内容,从多方面来分析摩擦力的性质与以及大小的求解。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地交流和讨论,实现知识的顺利过渡与延伸。

三、任务型教学法,驱动学生思考—锻炼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实现学生顺利地进行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和过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用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通过任务的引导和探究,让学生亲历这个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让自己的思维形成一个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掌握。学生掌握了学习技能,在物理学习中自然就可以顺利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形成知识的突破。因此,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探究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知识的习得和过渡就会水到渠成。

四、先学后教模式,学生课堂主体—形成课堂主体意识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思考。教师为了实现学生积极地探究和思考,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进行学习,自主地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初中阶段学生了解了速度,在高中阶段学生进一步接触到加速度,而且加速度还有方向。学生看到这样的知识难免会有一些困难与疑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出发,提出了物理量变化率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先学后教的教育,让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发现速度与加速度的不同,并且给学生提供导学案以及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去思考和判断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在学生的“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指导学生对速度、速度改变量、速度变化率即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形成对于新知识的认识。当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再进行“后教”会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这些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

总之,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加强学生物理思维模式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有效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能力,为学生顺利地实现初高中物理知识学习的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物理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