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对”,让课堂更富有灵性教学背景
2017-05-24朱翠莲
朱翠莲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面对活生生的学生,我们不可能一味按计划教学而不顾课堂的实际。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的活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程度等各不相同,有时再加上外因的影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是难免的。这些事件往往会弄得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如何有技巧地应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便成为我们英语老师最为关注的事。
【案例描述】
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各班气氛热烈,各位运动员也是跃跃欲试,在焦急地等待中。上课了,同学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完全没有上英语课的心情。灵机一动,我计上心头:何不来个就事论事,结合实际,上一节关于“sports”的故事课呢?
我把本课取名为“sports day at school”,把故事分成四个小对话。我又创设了一个校运动会的场景,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我吸引过来了,好奇地看着我,期待着接下来的。我在Internet上快速地找到关于运动会场景的几张图片,打开PPT,教授四个小对话,然后打算加以小练习巩固。
按此预设,我开始了本堂课的教学。第一个小对话内容为:
——On your mark!Get set!Go!(各就位!预备!跑!)
——Come on,Chip!Go for it!(加油,Chip!努力去做吧!)
我在PPT上出示了跑步比赛起点的小场景:三位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一位裁判正在发令,看台上的学生使劲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儿。首先,我将学生分大组进行简单的集体操练。其次,按预设我又分配了新任务,按四人小组将这个小对话进行适当扩充后再演绎。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了。
两三分钟后,我请了两个小组上台表演。第一个小组模拟了趣味运动会100米赛跑情景;第二个小组模拟了趣味运动会的迎面接力赛。在短短一分钟的演绎过程中,两个小组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都能将对话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正当我准备教授第二个小对话时,我看见后排一个小组的四只小手高高举着。既然积极性这么高,怎么可以不让其发挥呢?于是我又请了这一小组上台。
“Hi,Im Rabbit.”“Hello,Im Turtle.”“Im Fox.”“And Im Dog.”一上台的这一番介绍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座位上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流露出期待和兴奋的神情,这个小组的表演也确实“与众不同”。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阵阵掌声,一位男生站起来说:“Rabbit is lazy. Turtle is good.”我已经完全沉浸在学生出色的表演和精彩发言中。“Yes. We should work hard,then well make success.”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了对“龟兔赛跑”的看法。他们稚嫩的英语有时候虽然不能完全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他们那种运用英语交流的欲望已经被激发了。
精彩“无痕”,教学“有痕”!整堂课的教学任务虽然只完成了四分之一,但收获却远远超出了这堂课的教学预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那种创新精神,能将“龟兔赛跑”的故事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到校运动会的场景中来。这是孩子们给我的一个意外惊喜,我为我的孩子们感到骄傲,我为他们喝彩!
【教学反思】
“课程不是在课堂之外先于实践规定好的,而是师生在从事创造性的课堂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学生不僅学会并灵活运用了第一个小对话,在情感目标上,他们也懂得了学习和生活要坚持不懈、超越自我,这样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那种创新精神,能将“龟兔赛跑”的故事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到校运动会的场景中来。
1.捕捉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课堂中,我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进入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动会”中,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使课堂进入第一个小高潮。他们的思维此时也处于亢奋状态中,最后学生在对话中跳出了“龟兔赛跑”的内容,把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很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课堂气氛顿时高潮,全班学生又一次投入到语言实践中。这正如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更加有效地运用语言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不只是生活的准备,教育本来就是生活,是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是的,教育是鲜活的,学生是鲜活的,教学内容也是鲜活的。教育源于生活,课堂也源于生活。课中,我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Sports days at school”这一话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英语教学在于“学以致用”,只有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搭建个性张扬的平台
英语学习的生活化,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认知的冲动,从而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我们的英语课堂便能焕发生命的活力。“Sports”是学生生活中常常接触并熟悉的,因此,他们敢说、想说、能说。本课堂所诞生的“龟兔赛跑”,学生所塑造的形象十分逗人喜爱和深入人心。可爱的童心、淳朴的童真、真实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演绎,同学和老师无不为之喝彩。
参考文献:
[1]马剑波.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M].宁波出版社,2005.
[2]岳蔚.小学英语课堂精彩片段赏析[M].宁波出版社,200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