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析及其对策
2017-05-24甘燕燕郑亚琴
甘燕燕,郑亚琴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析及其对策
甘燕燕,郑亚琴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目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我国处于重要时期——由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向现代农产品供应链转型。供应链模式的不断转变,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强,对农产品供应链价值的提升以及对传统供应链风险降低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风险。本文结合了生鲜农产品的特性,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供应链环节中的衔接与合作以及供应链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对生鲜农产品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分别针对这三个角度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生鲜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风险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鲜农产品不同于其他的产品,独特的生物特性(易变质、易腐蚀)、生产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等要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所有的参与企业能够提供高水平服务。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新鲜自然的生鲜农产品,且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却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管是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参与主体间,还是供应链环节中的衔接与合作,又或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都存在着许多风险。
由于生鲜农产品流通环节众多,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复杂,因此,需要通过研究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在清楚了解风险的前提下,提出解决风险的相关对策,以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能够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文献综述
供应链由源头到客户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实体组成,包含着从上游(产地)到下游(市场)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供应链是在物流的一些相关研究发展起来的。Martin Christopher是英国著名的物流学家,他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这样定义供应链:供应链是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所构成的一个网络系统[1]。国内马士华等给出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供应链是一个网络系统,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产品或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所有相关企业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功能网络结构[2]。
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最初开始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生鲜农产品相关概念和供应链理论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定义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产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所组成的系统[3]。国内当前也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协调控制、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等。林梦楠研究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性,给出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建立契约关系的约束条件以及实施供应链协调的建议与对策;吴丹为了提高信息共享水平,研究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徐娟等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易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研究,并提出横向与纵向联合的应对策略。
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由表1中可以看出,美国、日本以及德国在冷藏保鲜车占货车比重在中国都是3倍以上,且在冷藏保鲜车总数量方面,美、日、德3国远超中国现有水平。国内冷藏运输率仅有10%—20%,国外发达国家冷藏运输率都在80%以上。在蔬菜损失率方面,中国也是远远不及国外发达国家水平,硬件设施方面的欠缺,使得国内蔬菜采摘后损失率在25%—30%,是国外蔬菜损失率的5、6倍,造成大量农产品的浪费。
表1 国内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对比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在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的相关条例相比国内更为严格,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也更早关注[4]。国外的农产品供应链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布局规划、成功模型研究、优化以及运作等。相比较而言,虽然国内已经开始了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但就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而言,研究工作还不是很成熟。在减少风险和降低成本等各方能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
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分析
生鲜农产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性,与一般的农产品不同,其特性不仅在产品本身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具体表现见表2。
表2 生鲜农产品的特点分析
如表2,生鲜农产品对仓储和物流要求非常严格,投入成本大且易产生价值损失。由于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地域性和季节性非常明显,生产的地域性也就导致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分散性。季节性使得生鲜农产品上市具有集中性等等。正是由于生鲜农产品在生物特点和生产方面具有独特性,使得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在运行过程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风险。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主体有大量的独立农户组成
独立的生产农户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为人处世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管理的特殊性。再者,独立的生产农户在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若没有形成“龙头企业”进行统一管理,那农户自己经营的风险将会很大。
(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具有松散性和不稳定性
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以及分散性使得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很多,且各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紧密,企业制定策略大多只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缺乏全局眼光,这就导致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彼此连接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此外,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也会导致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重组,如自然灾害,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等因素。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松散性与不稳定性,会使得供应商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脱节,增大供应链运作风险。
(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物流发展缓慢
生鲜农产品的生物特性与生产特性使得其在物流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方面和物流技术方面。如肉制品、水果等在物流过程中就要求有相关的、特定的硬件设施。在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冷链物流这块做的还不够成熟,存在成本相对较高,供应链流通环节过多,物流系统的协调性差等问题。
(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
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的分散性性使得供应链上的信息出现不对称的现象。农户只能拥有有限的资源,很难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这就会出现产品出现供不应求或者是滞销的现象。
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析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在供应链上,出现了许多新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网络,它是由遍及各地的生产商、加工企业、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等组成的,具有动态性及开放性。生鲜农产品的特性使得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具有复杂性,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弱,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供应链节点上所有的参与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研究方法的差异性使得学者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分险的分类也有所不同。本文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主要分为3类。
(一)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参与主体带来的风险
1. 生产农户风险。在我国,生鲜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还未普及,且大部分农户都是独立分散经营,很难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于个体户来说,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2016年7月,水灾致使湖北鸡蛋产业以及南方地区的猪业和渔业损失惨重,暴雨洪涝使得江西渔业损失11.4亿。其次是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少农户会出现单方面追求产量导致农药、激素等过多使用的情况,使得农产品质量不过关。
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加工企业带来的风险。个体户生产以及生鲜农产品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分散性,这就要求彼此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渠道能够达到较高水平。如生鲜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或者信息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会由于信息的不通畅以及运送的不及时或损坏,给生产者以及自身带来损失,同时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5]。
图1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析
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的经销商带来的风险。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在商品的销售环节也同样存在风险。生鲜农产品供需关系的不对称引起生鲜农产品的价格具有波动性[6]。由于存在无法避免的价格波动的影响,使得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及消费者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4. 消费者自身带来的风险。第一,由于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消费偏好的影响)。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值具有差异性。第二,消费者消费的“不及时”,也会使商品出现一定质量上的损坏。新鲜是生鲜农产品体现出的价值,若消费者不能及时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对该产品的评价。
(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中的衔接与合作所带来的风险
1. 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由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各节点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信息遗漏、信息失真等问题而产生的风险。生鲜农产品的整条供应链是由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如具有破坏性的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那不利信息就会不断的传递下去,扩大其带来的影响。同时,也会由于虚假信息带来需求突变风险,以及企业为自身利益向下游隐瞒重要信息带来道德风险。
2. 物流风险。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物流配送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如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达到规定的温度、湿度,否则就会导致产品出现变质的现象。供应链环节过多,会大大延迟生鲜农产品送达顾客的时间,导致流通效益低下,物流成本增加[7]。
3.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供应链信息流通的不流畅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导致企业间缺乏信任,延长各个企业的决策时间,导致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都受到损失。
(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
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生鲜农产品同样如此。先进的科学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减少的程度是相当小的。如干旱、水灾等对生鲜农产品带来的损失。
2. 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对生鲜农产品所涉及行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政府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制定的涉及生鲜农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落实的不到位,这增加了生鲜农产品生产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政府的引导无法与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变化相协调。
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析的相关对策
(一)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参与主体风险的对策
1. 分散的生产者之间联合。同地域独立生产经营的生鲜农产品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团体,如生鲜农产品合作社等。通过这种方式,把大量生产统一产品的农户联合起来,共享资源,能够形成规模经济,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2. 批发商、零售商之间联合。同一地域或不同地域的批发商以及零售商之间形成大的联盟,这样就可以产生优势互补的现象。在形成大的联盟之中,不同的运营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设备设施等),采用联合采购、库存、配送等策略,改善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环节中的衔接与合作风险的对策
1. 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应用水平。加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监管力度,规范信息流通的渠道。信息的流通不畅导致了信息风险。构建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是降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还能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同时企业也需要不断完善信息溯源系统,以便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加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相关硬件设施投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需加大,建立快速响应的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运输质量。同时冷冻冷藏等系统的构建能够有效降低生鲜农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损耗。要能够合理的利用现代化、专业化的运输工具,多途径运输方式相结合,更快更好的将农产品送达目的地,从而形成生鲜农产品绿色流通系统。
3. 形成“龙头企业”。首先,供应链中的“龙头企业”就是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所采取的策略直接关系到供应链中其他企业,能够发挥带头作用。其次形成“龙头企业”也能够有效避免信用风险的产生。最后,生鲜农产品的核心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选择供应商,发展形成和谐共同发展的体系,从而降低供应链风险[8]。
(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外部环境风险的对策
1. 企业制定应急的处理机制,以便能够适时的调整供应链结构。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企业应不断完善应急系统,能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未知风险进行估计,采取措施,最大可能减少危机。自然因素带来的风险具有不可控性,前期的预防准备工作使企业在面对风险时,有能力将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接受的范围内。
2. 不断加强政府监管,改善发展环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政府应不断加大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渠道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积极投资冷链事业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另外,政府也需要加强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改善发展环境,政府需不断推广新技术在农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以增强农业抵制自然风险的能力。
五、结论与不足
降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生风险的几率,改善抵御风险能力,是提高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保障农户收入的重要任务,对整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利益相关者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生鲜农产品的风险进行了探讨,现将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一)总结
1. 生鲜农产品具有易变质、易腐蚀,生产具有地域性以及季节性,上市具有集中性等,这些都是解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风险不可忽略的特性。
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以大量独立的农户为主体,结构上具有松散性和不稳定性,供应链上存在物流发展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难以健康长久地发展。
3.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复杂多样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供应链风险,解决这些风险需要整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二)不足
1. 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没有结合案例进行论证以及文章缺乏数据的支撑。
2.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非常复杂,且是不断变化的,对供应链的研究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细化。
[1] Martin Christopher.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7-31.
[2]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6-69.
[3] 甘小冰,钱丽玲,王沿,等.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模式研究[J]. 物流技术, 2013(8):227-231.
[4] 赵晓飞. 我国现代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1):15-22.
[5] 熊峰,彭健,金鹏,等.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契约稳定性影响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5(8):102-111.
[6] 颜波, 石平, 丁德龙. 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与控制[J]. 管理工程学报,2014(3):196-173.
[7] Tang. C,Tomlin. B. The power of flexibility for mitigating supply chain ris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8, 116(1),12-27.
[8] Cai XQ, Chen J, Xiao YB. Optim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Fresh Product Supply Chains with Freshness-Keeping Effort [J].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0, 19(3): 261-278.
(责任编校:李延军)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2.012
F762
B
1674-327X (2017)02-0037-04
2016-09-24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86,AHSKY2014D10)
甘燕燕(1992-),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生。
郑亚琴(1966-),女,江苏武进人,教授,博士。
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0 12:23;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70310.122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