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

2017-05-24周丹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实际意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周丹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独立院校中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对有效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策略做了分析,努力做好独立学院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 有效策略 实际意义

一、独立学院中大学生的身心特征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多半家庭经济状况不错,他们长期处于唯我独尊的状态,尽管他们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性上已接近成人,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也有了深刻的发展,能够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尤其在理想和现实的自我中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时常会发生冲突,思想有时过于偏激,意志力相对薄弱,很容易人云亦云,尤其是当想法与生活相脱节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

二、独立学院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影响独立学院中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个体差异大。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他们进校后在学习上较吃力,学习缺乏主动性。有不少学生从小到大娇生惯养,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学习自觉性差,没有吃苦拼搏精神;二是独立学院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自信心不足,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常被称作是第三批次的本科,就是现在社会上通常所说的“三本”。不少学生因为高考成绩失利进了独立学院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一些学生对外说自己学校时往往不公开自己是三本学校,害怕别人异样眼光。他们对教师的批评表现的极为敏感,存在多疑、不信任心态。有些学生常以自暴自弃方式应对挫折,学习缺少目标。还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太好的学生,迫于多方压力进了独立学院读书,高额的费用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又给他们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三是独立学院中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有的学生把不良习惯又继续带进了大学生活,因为远离了父母管束,自己支配的时间随意,大学的学习节奏不像高中那么紧张,于是出现逃学、迷恋网络游戏、上课睡大觉等现象。还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父母亲社会地位高,自我优越感强,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对班级活动不关心,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以自我为中心。这类学生在利益荣誉面前争先恐后,在奉献付出面前不屑一顾,带有浓厚的功利性。

(二)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非常重视的课题,必须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1、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特殊层次的本科学生,不少学生因为高考失意,基础知识薄弱,迫于压力不得不选择上独立学院,这些学生往往会缺乏严格的自律性,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多,这就要求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 “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思想行动”的教育理念,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学会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深入的交流、讨论,围绕他们的心理困扰展开工作,让学生寻求感情上的共鸣,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他们的心理品质,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2.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优点,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缺点,让大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我们时常会看到,在大学里有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参加各类文体比赛活动,学校思想教育管理者可以适度的引导,给予这些学生更好的锻炼机会,鼓励他们登上舞台,引导他们学习更多知识,拓宽自己知识面,让他们知道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照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尤其是针对一些存在思想误区的学生,要正面积极引导。比如有些学生贪图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时常存在权势为大的思想,教师需积极引导好学生不攀比、不娇纵,凡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争取。只有踏下心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专业能力,培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更好的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发挥好思想政治教学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大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首先,要建立独立院校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优秀的师资力量,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性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特别是针对一些 “问题学生”,要分析透彻他们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开设必要的心理辅导课程,不断地完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更好地用制度管人管事。

寻求家长、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自觉性差、自我约束弱,学校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定期取得联系,对于那些经常逃课、考试不及格、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学校要实事求是通报相关情况,取得家长和学校之间相互配合,做好及时的纪律处分。开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做好对后进生心理辅导,一对一的有效沟通,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三、独立学院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实际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助者和统领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主要地位,通常是对受教育者采取说服教育,工作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实际内心想法往往被忽略。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受教育者的精神分析、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倾听学生的心理,围绕他们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开展工作,让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建立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必须以良好的思想教育素质为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拥有健康的心理。

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更利于拓展德育的观念,为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积极探索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独立学院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5月;

2.刘俊霞;《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

3. 王艳;《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实际意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让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插上翅膀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