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参与性学习的组织与实践

2017-05-24方健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方健

【摘 要】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参与学习的愿望和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参与性学习活动,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也是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热点。学生在参与性学习活动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内容的设计,参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参与学习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进而实现个体的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参与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实践,采取不同对策引导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参与性;组织实践

学生参与性学习, 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的教学的活动中,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对话交流,达到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等学习正效应,从而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参与性学习活动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内容的设计,参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参与学习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进而实现个体的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参与性学习的实践活动。

一、教师组织参与性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

参与性发展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角度,认真研究人的发展动力而提出的一种促进人的主动发展理论,该理论主张发展要以人的主动性、自我实现需要为出发点,让个体参与到各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实现个体的发展。参与性学习活劝,實质是以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为主,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学习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决策、自我判断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提高学业质量的学习。研究表明:参与性学习活动具有主体性、交往性、共振性、对话性等基本的学习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参与性学习活动,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也是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热点。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参与性学习活动,需要坚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谋求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基本的教学理念,以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正确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基本条件。从教学实践上讲,参与性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上,把发展性评价、量化评价、质性评价融为一体,将学习评价的功能由甄别转向学生主动发展和自我实现上,力求对学生进行多向、多元、发展、参与等几个方面的个体评价上。

二、当前师生在参与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上存在的问题

1.当前小学生参与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当前小学生参与性学习首先存在盲目性,在进行参与性学习之前,不明白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参与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什么,有的放矢性不强。二是存在无序性,学习活动表面上气氛活跃,热闹非凡,实际上学习自我要求却呈现一种“无序”状态。三是无主动性,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探究问题不是很主动地去思考探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参与性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实质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开发其内在的学习潜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提供个体发展的空间。为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学习实践,采取不同对策引导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2.当前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性学习存在的不足。一是创设学习情境指向不明,要从孩子兴趣入手,但又不能很快地引入学习正题,结果是课堂完全成为放任自流式的参与活动,到结束时都没有真下棋起到兴趣入题的作用,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学生间不能展开有效的学习交流,学生个体作用发挥指向不明,学习问题的解决得不到具体的落实。

三、提高学生小语参与性学习效果的做法

1.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参与意识。目标导向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后,就能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将好的学法告诉学生,使学生练有方向,学有方法。如在《给予树》一文的参与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在导入参与性学习前播放学生喜欢听的《铃儿响叮当》,并欣赏圣诞节的庆祝图片,为学生营造一种节日的快乐氛围,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抓住提示学法的“火候”,激发掌握学法的兴趣,导入时先要求学生坐端正,并集体说出学习口号;二是要言明学法的精髓,使学生有法可依,有样可仿,如果要求学生自学,就要出示自学的具体步骤,避免在有效的时间内做“无效功”;三是适时出示具体的学法,抓住参与性学习的薄弱环节,重点指导。

2.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参与心向。教师一是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谣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方法,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利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课文内容,教学时,美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愉悦的情绪中参与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二是教师要以真情引导学生参与性学习,把自己置身参与者位置、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的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创设参与空间,促进参与实践。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参与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

4.指导好学法,提高参与能力。增强学生参与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开展四个解放的学习指导:解放头脑,使学生敢想;解放束缚,使学生敢问;解放双手,使学生敢做、会做;解放嘴巴,使学生敢说等。

5.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参与能力。小语课外活动,需要学生自己读书、做实验,自己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是锻炼参与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用心观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做科学实验,制作标本、仪器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演说、辩论和课外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文字的表达能力。

6.养成修改习惯,增强参与自评。“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习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小语教学中从学生自改习作行为习惯培养做起,如修改习作,学以至用;先读后改,促进提高;相互评改,取长补短等,可科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使学生的习作能力日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