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约束背景下旅游经济研究探讨

2017-05-24徐晤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业旅游

徐晤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环境破坏,低碳旅游的概念随之诞生。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相辅相成,强调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降低碳排放、减少碳足迹,推动低碳旅游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低碳旅游研究现状后,着重介绍了低碳旅游发展原则和发展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地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旅游业逐渐成为目前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最具爆发力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约47000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为39000亿元,同比增长11%;国际旅游总收入为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资源的消耗。旅游业是依托于资源的产业,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在发展中必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的关系,对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成为学术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研究现状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旅游活动所引致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显,旅游的本质与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旅游者的需求与体验范畴,而是更为关注天(气候变化)、地(地理资源环境)、人(旅游者)三维平衡,追求旅游活动或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旅游就是在注重环境情况下对发展旅游提出的新目标,最初“Low carbon Tourism”概念见诸于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UNEP,2008)。国内外学者们对低碳旅游的研究较为丰富。从“低碳旅游”概念及内涵出发,如Paul & Ghislain(2009)、Andrew et al.(2010)、梅燕(2010)等从低碳旅游目标导向角度出發,认为低碳旅游的核心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及降低二氧化CO2排放;黄文胜(2009)认为低碳旅游,不仅应该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也因有明确要求;Cheng et al.(2013)等认为低碳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方式,其核心价值是在保证提供旅游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因交通、娱乐、观光等的CO2排放。从路径选择角度出发,如侯文亮等(2009)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孟繁华(2013)强调了低碳旅游要从相关人员的理念出发,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首先树立低碳的思想,再通过创新技术,升级设备,优化结构等方式实现低碳旅游的目标。

综合而言,低碳旅游是以旅游业CO2减排与旅游经济增长双重目标为导向,包涵了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旅游发展的福利性及发展机会公平性,强调低碳技术、低碳规划设计以及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规划设计的革新、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

二、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发展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升级,在旅游的过程中,全方面的开展低碳行为方式,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发展低碳旅游,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更好地应对全球变暖的现状。

(二)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较大,所呈现出区域资源种类不一、生态环境承载量不一、经济条件高低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对于二氧化碳的净化能力也是不尽相同。因此,各区域在低碳旅游发展需采取因地制宜地原则,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基于此,区域的低碳旅游与经济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三)综合协调原则

旅游产业自身是综合性产业,发展低碳旅游,需要产业内外综合协调。统筹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联要素,合理处理要素间的问题,运用科学技术将低碳理念贯彻发展。低碳旅游的发展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者这四大核心利益群体,因挖掘各群体利益诉求,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在旅游业各个层面推动我国低碳旅游发展。

三、低碳经济约束下旅游经济发展路径

(一)旅游产出无效率缩减路径

以旅游产出提升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从粗放的资源浪费发展模式到集约的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从单纯经济功能到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多功能交织发展。旅游产业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提升、以点带面的结合,通过拓展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来增强旅游产业的产出效率;二是加强与旅游业外部产业联系。通过挖掘旅游潜力,旅游服务创新,旅游产品增值,创造新游客界面,扩大旅游新业态。加强与旅游业外部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联系以及提高新型服务业、都市产业的关联度,形成有效分工、细化,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良好的对外联系等为旅游业的长足发展能创造条件,有利于旅游业高效地发展,带动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内涵的提升。

(二)节能技术进步路径

以旅游业节能技术进步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减少传统能源消耗。旅游业中各部门企业应进行全面的节能技术使用,倡导合理消费、绿色经营。通过投资改造高耗能建筑和设施,优化设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施设备工艺,缩短这些旅游设施的工作时间,尽可能地延长环保产品的使用周期;回收利用旅游设施使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热等可利用物,让废弃物再生;在生产的投入端尽最大可能去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技术为保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增加研发资金投入,强化公共研发机构和试验平台建设,加强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和攻关,推动节能技术和研发成果的转化与市场化应用;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地政府对节能的意识,建立扶持、融资、推进和示范等发展机制,增强低碳经济理念在指导产业合理布局中的作用。培养旅游消费者节能观念,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积极引导旅游消费者参与到节能中来,提高节能意识。

(三)减排技术进步提升路径

以旅游业减排技术进步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减少高碳能源消费。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旅游总体规划,深化减排措施,优化旅游各部门设施,从而提升减排技术水平,打造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实现旅游减排,最大限度地做到排放的无害化;二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储量与分布是非常广泛的,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资源,如风能、水能、生物质、太阳能、地热能等,这些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替代常规能源,减少污染;三是推行碳交易。政府应通过征收碳税推行碳交易来提高高碳旅游产品的价格,加强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增加对新能源的投入,有效引导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改变他们的旅游消费;四是强化CO2排放认知。旅游者在旅游减排环节仍存在较多的盲区,政府可以利用全方位的媒体,如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平台,推广旅游污染物的产生、影响和减排方式等内容,普及知识。

(四)CO2排放无效率缩减路径

以CO2排放无效率缩减为导向。具体而言,一是提高旅游产业及各行业技术效率转化水平。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技术投入和产出水平。如今产业间横向交流已成趋势,交互发展利于各产业创新,不断加强各行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应创建技术交流的平台,不断相互交流,交叉影响,更加完善;二是完善旅游产业集群。实施旅游集群发展战略,推进跨地区的旅游合作。鼓励旅游相关企业在旅游业务拓展、关联产业开发上形成有效的战略合作,共同创新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业延伸。避免集群内部旅游企业间恶性竞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保持集群的竞争优势和长久的生命力。旅游产业要积极集群规划,建设公用基础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各个旅游企业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聚集经济。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