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工作中的宏观把控与深入人心
2017-05-24莫杏连黄琦苏
莫杏连+黄琦苏
(1.朱村学校 广东 江门 529153;2.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本文就笔者多年的初中德育工作进行论述,浅谈了浅谈德育工作中的宏观把控与深入人心。分析了多与任课老师沟通、定期开班会、举办班级活动、积极参与校级活动、写周记、家访等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希望能对教育同仁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德育;初中;宏观把控;深入人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3-02
笔者执教初中英语30年,在期间担任班主任20余年。比较一般任课老师与班主任工作的差异,笔者认为主要的区别在于:班主任除了需完成本职的教学工作外,还需从宏观和微观上管理班级,即从宏观上整体把控班级事务,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推动班级向前发展;从微观上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学习困难,在学生间“深入人心”。
有效地协调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宏观把控和深入人心并不容易。若只顾宏观把控班级事务而忽略学生的情绪,这样的做法违背了基础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若过分注重每位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具细而轻视宏观把控的作用,在管理班级时则会显得捉衣见肘,难以推动整个班的进步。因此,本文将就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德育工作中的宏观把控与深入人心,希望能对教育同仁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宏观把控,促班级共同进步
一个班学习成绩的高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与该班的班风、学风息息相关,而班风、学风的形成则与这个班的领导者——班主任的指导紧密联系。优秀的班主任在工作中应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整体成绩水平为目标,从细节小事做起管理班级,并在宏观上把控,从而达到促进班级共同进步的效果。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种方法能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关心班级,促进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与任课老师沟通,及时了解上课情况
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很多,而班主任一般只执教其中一门科目。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老师的教学质量、课堂环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相关。因此,为全面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班主任需定期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任课老师在教学时遇到的困难(如学生纪律差以致影响教师讲课质量),并协助任课老师改善课堂环境,及时教导故意捣乱课堂的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课堂。
(二)定期开班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对全班同学开展教育的活动。定期召开班会对于构建团结友好的班集体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班主任在班会上可及时向学生下发校方的通知,班会的设置方便班主任执行校方指导,管理班级事务;通过班会,学生能了解并关注班内发生的事情,加强同学间的互动,避免了学生自我封闭,埋头苦干的不良学习状态,并鼓励学生关心班集体,主动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让所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定期举行班会,总结分析班级建设和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进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弥补过失,对学生学习和班级建设的持续进步起保证作用。
(三)举办班集体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
举办班集体活动是提高班级凝聚力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参与班级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间能加深认识。通过参与团体活动,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得到提高。另外,班级活动的举行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校园生活更有活力和更有趣,并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笔者在工作中采用的实用性较好的班集体活动包括:班级小歌手评选比赛、英语戏剧表演比赛、同学生日会、课室大清扫等。另外,在儿童节与学生一同欢度“六一”,和学生一起玩游戏也是很好的班集体活动。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重新体验童趣,活化思维,还向他们展示了教师活泼有趣的一面,改善了教师在学生刻板严肃的形象,增加教师在学生眼中的魅力,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间感情。
(四)响应校级活动,树立良好班级形象
与班级活动不同,参加校级活动的作用不再限于促进班内成员的感情交流,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对外为班级树立良好的形象,为班争光,从而增加学生对班级的自豪感和加深学生对班级的热爱。
因此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级活动,如校运会、跑操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并争取在其中有出色的表现,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且能为班增光,增加同学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管理班级的方针策略不限于上文所述,通過系列系统性的细节小事管理班级,班主任能从宏观上把控班级的发展进度和方向,打造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优秀班集体,有利于班集体整体的可持续进步和提升。
二、深入人心,助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就像是一个班的大家长,既要当爹也要当娘。心思细腻地观察班上每位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状态,恩威并重地及时教导和引导学生,怀揣包容体谅的心态关心学生则是班级“大家长”应尽的责任。
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笔者体会最深的是作为班主任要赢得学生的尊敬,让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导,班主任需要在真正意义上“用心”与学生交流。胡志红(2004)指出,教师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有密切联系。由衷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如严父般管教,似慈母般关爱学生,给予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教导,能使班主任在学生间“深入人心”。对此,笔者提出几个建议。
(一)写周记,与学生建设沟通的桥梁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叛逆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增强,有敏感多疑、思想偏激叛逆、对人缺乏信任、情绪不稳定等特点,他们常常不愿意与人沟通。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低,容易陷于焦虑、抑郁、躁狂等心理顽疾中,急需外界与其沟通,对其开导,给与其帮助。在这个充满矛盾的阶段,周记起到缓冲的作用。
周记,即班主任要求学生书面记录的关于自己在一周内印象深刻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写周记,学生可避免与老师直接交流给自身带来的不安、尴尬的不舒适感,能安心地敞开心扉向老师述说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大胆地向老师寻求帮助。而班主任通过周记,可真实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可及时地帮助学生度过叛逆青春期的难关,有助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堅持要求学生每周都上交周记。通过周记了解到学生缺乏自信,考试焦虑,同学间闹矛盾等问题后及时进行开导谈心,这样做法往往能获得良好的反馈,笔者的工作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二)定期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故事”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和家长往往站在“同一阵线”对学生进行管教教育,认为不当行为只是学生的过错。马克思(胡厚福,1997)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德育教育中过分强调个体服从社会,学生服从教师、家长则会阻碍和抹杀学生个性的发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能减少矛盾与冲突,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顺利进展。(谢慧,2002)
家访是连接学生、学校、家庭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教师可了解学生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家庭和社会原因,能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通过家访,家长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可在家庭教育上协助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家访,学生可切身感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鼓励,进而自省其身,奋发图强。笔者在家访过程中了解到班内某些后进生在学校的不当行为,其实是由单亲家庭以及不当的家庭教育引发的。在此情况下,笔者与学生的家长长期进行交流,指出家长教育方法的不当,与其共商合适的教育方法。另外,学校中多关心和鼓励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在三方的努力下,学生一改以往常态,成为遵法守纪的好学生,在学习上也得到巨大的进步。
在德育工作中要做到“深入人心”不容易,它需要班主任长期耐心地察人心,解人意,以心换心地与学生交流,并因材施教。但“深入人心”策略带来的政绩效果是明显的,班主任在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和喜爱后,德育工作就能势如破竹地开展。
三、小结
本文就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论述,浅谈了浅谈德育工作中的宏观把控与深入人心。提出了:
1.宏观把控班级事务,促进班集体共同进步。其中多与任课老师沟通,定期开班会,多举办班集体活动,积极响应校级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宏观管理手段;
2.关心学生,以心换心地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提出通过写周记、家访两种方式打破与学生间隔阂,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得以对症下药地帮助学生。
文中的观点和教学手段是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所得,希望能对教学同仁有所启发。也非常欢迎同仁与笔者联系讨论,对笔者赐教。
参考文献:
[1]胡志红. 中学外语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积极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胡厚福著. 《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谢慧. 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德育网络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
莫杏连,1966年11月,女,籍贯广东江门。就职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朱村学校,自1986年至今任职初中英语教师30年,历任班主任20余年,为江门市英语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位。主要研究方向:(1)情感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英语教学中适用的教学理论和对策;(3)德育工作中的宏观管理和情感策略。
通讯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康宁街西六座102号鸿业综合店
联系电话:1367284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