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个梦叫致富

2017-05-24谭光吉

永善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金元魔芋杨柳

谭光吉

银白的光线从窗帘的缝隙中流泻出来,山涧里缭绕的雾气还未散去,得胜村似乎仍然沉浸在静谧之中。村民们却赶早奔山里去了,又是忙碌的一天。

魔芋上长出的希望

从得胜村村委会到金竹坪,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靠种植魔芋。二、三月份下种的魔芋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看到一个农妇正在田地里用锄头刨着魔芋。她熟练地捡起那些芋球将泥土扒干净,放进一旁的背篓里。经过一番交流,才知道她叫余心莲,一大早她就往地里来了,想趁着早晨的精神劲儿多挖一些魔芋。她说,今年魔芋的价格比去年要高,能卖到三块钱一斤,但今年的雨水多,魔芋大都烂在地里,收成不好,往年收成好的时候价格又低,今年自家两亩地的魔芋估计只能收到一千多斤。

在一间黄泥瓦舍的门口,我们见到了陈文忠,他是金竹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两鬓斑白的他总是试图挥动双手朝我们比划家里的窘境。也曾想过等来日攒够钱盖一间小平房,但妻子因为手术后遗症一直在治疗服药,家里没有存款,对于贷款修房,他也望而却步,害怕会还不上,于是只能企盼天公作美让魔芋能有个好收成。

“一天可以收两麻袋,一袋有一百多斤。”在另一块坡地上,王永珍早已来到地里开始“寻宝”了。相比之下,她是幸运的。今年刚换过土,在下种前自己也小心翼翼地将魔芋种进行了烘烤,如此才让自家的魔芋个头大了些,但总体来说今年的收成还是不如往年,自己觉着能收一点是一点。

金竹坪村民的致富希望就这样在魔芋里生长……

心中建起的致富城堡

杨柳湾,算是得胜村的“富人区”。李金元家刚建好小平房,贷款还没有还清。患上内风湿的她常年不能下地劳作,家里的四个孩子都到镇上读书,全家的开支就等着丈夫外出打工每月挣得的两三千块钱。现在大孩子马上要进入大学,李金元就寻思着在家发展养殖业,先把孩子们的学费供着。目前,还在和丈夫商量,让他也回家一起养猪,不过在防疫、规模和销量的走向上,他们没有过多考虑,只是计划自己垫付两万元再贷些款养十头老母猪。

在杨柳湾,还有一个和李金元志同道合的人就是蒲道斌。蒲道斌今年刚从外地打工回来,在此之前,他进过厂也到过工地,每天辛苦工作却挣不了多少钱甚至面临拿不到工资的危险。厌倦了在外漂泊无依的日子,他决定回乡搞养殖。这是多年以来蒲道斌在心里筑起的致富城堡,他想筹建一百头规模大小的养殖场,先养母猪再繁殖小猪仔。可是资金短缺又没有技术,这让蒲道斌心里犯起了嘀咕。

实干撑轻起梦想的舟

杨贵明是杨柳湾一个勇于尝试的年轻小伙,今年打工回乡后,就在自家地里建起了一个双层的养殖棚,里面已經饲养了七八百只乌骨鸡仔,养殖棚后面有十多平米的坡地供小鸡们活动。在养殖棚的前面是两件简易房,为了便于管理杨贵明平时就在这里生活。他还亲自用荞壳给它们做了发酵床,这样既保证了乌骨鸡生活环境的洁净又利于防止疫病发生。杨贵明计划在明年将乌骨鸡的规模扩大到五六千只,然后学着慢慢地孵化鸡苗再卖给农户,最后回收统一销售渠道。他打算自己先到外面一些大型的养殖场去学习养殖和防疫技术。可是自己势单力薄,交通也不便利,要想继续扩大规模就必须带动身边的村民,所以他还需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在资金和渠道上他也需要得到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

每个人都有一双寻梦的眼睛,只是在偏远的深山里,封闭的自然环境、思想意识的局限以及资金技术的缺乏让他们对生活的无限渴望更难实现!

猜你喜欢

金元魔芋杨柳
杨柳滩,沱江新画廊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减肥“神器”――魔芋
魔芋不可盲目食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金元饺
漫画脑力快车
父与子
与毛毛黑怪的追逃战(下)(巨魔芋小学怪传 第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