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由抒写是作文创新的基础

2017-05-24陈绿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事物作文

陈绿波

自由与创新的关系,已由无数的事实证明,自由程度越高,创新突破就越多,基本上是正比例关系。在创作领域,思想越自由,禁忌越少,新的作品就会越多地呈现,文艺创作就会百花盛开地繁荣起来。同样,在语文学科、作文教学上,自由抒写是作文创新的基础。陶行知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自由抒写无限地扩大作文的抒写领域,百无禁忌地书写表达,也大大地促进了作者的创新能力。

一、自由作文比命题作文更见创意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一般从命题作文入手,拟定一个或两个题目,讲清几点要求,大体上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择事例材料,再草拟写作大纲,布局谋篇,下笔成文等,这对初习写作者是必须的,让学生习得初步的思维过程,摸索写作的一般规律,然后才能掌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写,才能写得象模象样,踏入写作门槛。

广义的命题作文,还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一切有规定、有要求、有限制的作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大体上按命题作文的常规去做,本质上是框死文体(比如不能写诗歌),规定写法(写记叙文,议论文等),限定字数(如不少于600字或800字左右)等限制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新”的规律。

自由作文就是写一篇文章,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把你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该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完全由作者自己掌握,自由抒写。真正体现作者独特的人生阅历、情绪情感体验、价值观看法、个性特点等与众不同的新异之处——这就是创新。

自由抒写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允许思考者“海阔天空”、“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只有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才能使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创新力、表现力得完美释放,才能使作文教学与创新教育接轨。

这种自由抒写能够打破传统作文模式,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作文内容上的虚假空泛,情感上的为文造情,结构上的程式化,语言上的苍白乏味。

自由抒写下的文章,显得取材鲜活、感情真挚、视角独特又见解深刻,写法新颖,语言别具一格,这样的作文,才是创新作文。

命题作文和自由作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自由太过散漫,有时会无从下手,命题有规有矩,可划方划圆。二者结合,才更可能创新。一般途径上,有规矩,划方圆,进一步发展才会有新突破,有所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二者常常互相为用。每逢单元作文训练时,既指导学生依照单元要求去写作,也要布置自由写。平时更要加强自由抒写的频次,如日记、周记、网上写作的微博、微信、聊天记录等等,扩宽写作的领域,扩宽创新作文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有了新颖的构思,教师要放宽对文章体裁,叙述方式等要求,鼓励他们选择采用最能表露自由、真情实感的方式表达,才可达到作文创新。

二、自由抒写的内容

既然是自由抒写,必然是无所禁忌,内容十分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世间创造了一切事物,都是自由抒写的内容。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创新作文教学应达至的境界。

从写作者个人的角度看,自由抒写的内容无非是他自己的直接生活感受和间接生活感受。这正好印证了文学里“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这一论断。陶知行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扩宽、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为创新作文带来不竭的源泉。

直接生活来源于写作者个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自由抒写要培养学生个人深刻的体验生活的能力,包括:

敏锐的观察力——看见事物位置的远近,形状的大小,光线的强弱,颜色的浅深,整体与局部的层次关系等。

明晰的闻听力——听见事物发出音声的远近,音量大小,音质的厚薄,音频的强弱,气味的种类、香臭等。

细腻的感受力——感触有形事物的光滑与粗涩,湿度与温度,感触无形事物的温凉寒热的心理感受等。

丰富的思维能力——思考所见所闻所感到的一切事物,思辨事物内部的联系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思考力、洞察力、预见力等。

……

直接生活的体验,决定着创新的质量。在作文创新教学中,体验生活的能力是自由抒写的基石,是培养创新作文能力的重要内容。

间接生活体验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及现代视听作品的观看。阅读的广博与丰富,将会吸收别人繁多的生活体验,并形成一定的意义知识体系,弥补个人直接生活体验的不足,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现代高科技手段下拍录的各种记录片,繁杂的视听作品,也大大丰富了个体作者的视野和见识,也构成自由抒写的内容来源。

总之,学生创新作文应是自由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三、自由抒写中须打破两个“观念”

自由抒写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把每天的事情都罗列出来,岂不成了“流水账”?生活平淡无奇,但还是天天过,好像没有什么意义,也自由地任我将其写出来,岂不是“鸡屎藤——又长又臭”?

“流水账”、“鸡屎藤”是指导学作自由抒写的时候,学生会提出来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自由写作,必须打破学生心中的这两个“观念”。

这两问题,都蕴含着对写作目的意义的追寻。我把这些事情写出,有什么意义?比如:我每天早上都是:起床、刷牙、吃早餐……天天如此,有什么意思,值得写吗?

值得,写下来都值得,自有其存在的意义。问一句,你这样写,想要表达什么信息呢?仅仅表现你还活着,你还会写字吗?其次,你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能力有待细化和深化。你睡的什么床?盖的什么被?起是如何起床?有人懒洋洋,起了又睡,睡了又起;有人旁边放闹钟,钟一响,迅速掀被,爬起来;有人睡到自然醒,慢慢睁开眼,巡视房间一周,然后从容起来……起床有种种不同,你注意了吗?刷牙同样如此:请注意:什么牙膏?什么牙刷?甚至怎么样的水……如何挤牙膏?如何装水,吸水入口,如何刷?……刷着时有什么反应?有人觉甜,有人满含泡沫,有人刷牙刷出血,有人刷牙会作呕……凡此种种,大可细加玩味,用心选择,抒写出来,组成神奇而有意义的创新文字。看,还会是“流水账吗”?

“鸡屎藤”问题也同样如此。首先祝贺你能够写多写长了,思路已经打开,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了。生活不再简单,事情繁多而庞杂,千头万绪一文写。至于“臭”与“香”的问题,正是你需要用心去赋予意义,努力去创新的地方。创新得好,一篇长文,一篇雄文,将呈現在读者面前。再说,能将文章写多写长了,要简缩起来,将更有内涵,更有底蕴,“删繁就简三秋树”何等简洁有力,疏朗大方。比起那些搜肝索肠,绞尽脑汁才写出简短的小文,你将具有怎样的优势呢——这正是你创新的所在!

指导学生在写作中打破这两个“观念”,将在自由抒写中带来质的飞跃,创新作文不再遥不可及,而生活处处触手可摸,下笔即成!

四、自由抒写的界限要靠自由探索得知

自由抒写为创新写作扩宽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自由无界,创新无限。在此意义上,可以回应文题,自由抒写是作文创新的基础。

自由抒写的界限要靠自由探索得知,作为一个现代人,大胆地自由地抒写探索吧,我们将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呢!

自由抒写正如苏轼写文:“下笔如行云流水,行于其所当行,止于其所当止。”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事物作文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奇妙事物用心看
春天来啦(2则)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