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国际旅游特区优劣势分析

2017-05-24夏冰刘茂媛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海南岛劣势旅游业

夏冰++刘茂媛

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现状及历史出发,详细分析海南旅游产业的优势及劣势,在优势方面从旅游资源优势、旅游配套实施、对旅游客户群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劣势方面从旅游成本、旅游地理及国际化等几方面进行对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一、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现状

海南自建省以来就将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海南省十三五主要发展的产业中有多个涉及旅游业或与旅游业相关。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省里以及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政策的演变就可以发现。建省之初,海南以房地产为主要经济发展方向,经历了房地产泡沫之后逐渐意识到应该立足本省的省情发挥本省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经济,海南得天独厚的资源非自然资源莫属,从而将旅游业树立为本省的支柱产业。到了2009年国家正式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至此海南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在全国的旅游业特色鲜明,海南也逐渐成为了国内游客出行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随着游客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攀升,原有的软硬件建设已经不能滿足现有的旅游市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升级版和加强版呼之欲出,即建设海南旅游特区。

二、海南国际旅游特区优势分析

(一)旅游资源优势

众所周知,海南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热带岛屿度假胜地,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无数到过海南的人也都被海南的椰风海韵所深深吸引。从气候上来讲海南是我国冬季出行的首选目的地,大多数北方游客在冬季往往将海南作为旅游的第一目的地。海南的许多旅游景点都是扬名海内外,其中最有名的比如三亚的天涯海角、南山寺等景观可谓无人不知,也是所有来海南旅游的游客必到之处。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沿海省份之一,南海的秀美风光为海南旅游业又增添了几分亮点。同时由于海南省将环境作为海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不允许在海南发展对环境可以产生污染的工业,该举措的实施也让海南的空气、水等人生存的主要环境指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在每天的城市污染物监测排名中海南省的海口和三亚两座城市的排名一直居于全国前列。除了风光无限的美景之外,海南岛物产也极其丰富,其中让游客耳熟能详的无疑是遍布海南岛的热带水果,许多游客来到海南也都会将水果作为礼物带回家乡作为纪念。海南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之一,比如黎族在海南就有很大分布,极富特色的民族旅游产品也深深的得到游客的喜爱,通过黎苗旅游景点的开发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海南土著文化,也通过旅游让海南土著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二)旅游配套设施完善

海南作为全国游客接待量最大的省份之一,在相关的旅游设施配套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与旅游相关的无外乎吃、住、行三个方面。在餐饮和住宿方面,海南引进了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连锁酒店品牌,有的酒店在海南开设的分店还不止一家。不只是在海口、三亚等大城市有国际知名酒店的身影,在一些二线城市高端五星级国际连锁酒店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除了高端酒店之外,大量的快捷酒店和商务酒店的开业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要求,基本实现了高、中、低全覆盖的酒店分布格局,为境内外游客的食宿提供了多重选择。在出行方面,海南经过多年的打造,陆海空立体式的交通运输格局也已经形成。空中方面,由于海南岛自身地理原因,空中交通就成为了游客进出海南岛的最重要手段。海南以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为支点辅以博鳌机场等初步实现了游客空中进出海南的一站式服务。铁路交通方面,之前海南的铁路建设在全国还是比较落后的,自从海南换线动车组列车的开通,让海南整个岛实现了三小时经济圈,无论是在人员流动还是在物资流动上都便利了许多,随着环岛列车发车频率的增加,许多游客都将环线动车组作为出行的首选方式。公路方面,随着我国公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不再是奢侈品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私家车的急剧增加直接导致自驾游客的增加,公路交通的压力越来越大。经过几年的资金投入,海南的高速公路建设网络也日渐完备,行程了东线、中线、西线三线高速互联互通的网状格局,极大的方便了出行,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设施保障。

(三)对特殊人群的吸引优势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海南对于老年人意义格外重要,养生需求成为了老年人的第一需求,尤其对于北方的老人来说,严寒而漫长的冬季十分难熬。海南地处热带地区,冬季温暖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老年人生活、调养身体,因此对于老人和身体需要调养的人来说,海南是第一选择。大量候鸟族的出现,形成了旅游市场的独特风景,每年从北方来海南过冬的老人数量更是数以十万计,如此大的旅游客户群体给海南旅游业提出了新挑战,建设世界养生旅游胜地的想法呼之欲出。许多高规格的酒店、疗养院都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比如中医针灸、温泉等疗养方式深得老年人的推崇,尤其是中医的推拿、针灸等凭借其神奇的功效博得国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对于大部分领土处于寒带的俄罗斯游客来说,来海南度假养生是一段美妙的经历。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对于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基本的旅游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之外需要极具耐心,处理问题要考虑的十分周到,比如在老年人入住率较高的酒店要注意安全方面的防控,轮椅通道甚至医疗急救等方面的措施应一应俱全,从业人员也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以防不时之需,针对特殊的旅游人群,对海南旅游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海南旅游业的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是一次全面考验。

三、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劣势分析

(一)成本劣势

海南国际旅游岛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在硬件建设水平以及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等软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世界上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亚洲范围内,对海南旅游业冲击最大的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无疑是泰国。泰国在地理位置上与海南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气候、温度、空气质量、环境方面都与海南非常相似。但是从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方面,海南与泰国相比还有差距,其中一个很大的劣势就是旅游成本。与泰国相比,来海南旅游的成本要更高,如果在旅游产品同质的前提下,自然海南的竞争力就会下降。究其原因,交通成本较高是重要原因。从世界各地到泰国的航线中,除了几个大航空公司以外,很多都是由廉价航空来执飞的,运输成本的降低会导致旅游成本的全面下降,还有从业人员薪资水平以及旅游业及酒店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利润分成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在价格上海南并不占有优势。与韩国的济州相比,也是类似的问题,韩国的济州岛和我国的海南岛都实行了离岛免税和退税,但是仅就成本而言,到韩国济州岛购物和到海南来购物相比,支出的成本相对更低一些,再加上海南在免税商品品种以及税率方面的劣势导致了国际竞争力不强。

(二)地理劣势

海南在于世界上一些旅游胜地相比,还有地理上的劣势。海南岛地处我国最南端,与外界的沟通主要靠飞机,但是飞机的成本毕竟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要高出许多,除此以外再加上经常延误、不准时等原因导致了飞机进出海南岛的劣势。海南岛四面环水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辐射和带动效应不强,比如对于境外游客来到中国以后想去广东、广西等周边省份继续旅行还要靠飞机出行,成本既高又非常不方便。在这一点上不妨可以借鉴周边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比如日本和韩国开发了很多旅游码头,给游客以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海南岛紧邻东南亚国家,应该充分利用三亚国际邮轮码头的地位,增加到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航线,游客在乘坐邮轮的过程除了可以体验到顶级的奢华体验可以观赏到南海秀美的风光以及沿途国家的风土人情,一举多得。海南也应拓宽思路正确早日打通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的陆路交通线,让海南岛不再成为一座孤岛,而应该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一环,中国到东南亚的重要桥头堡。

(三)国际化劣势

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到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其中都离不开(国际)两个字,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的国际化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外国游客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海南来说上述两项指标还相对是比较低的。首先在外国游客的数量上,来到海南旅游的大多数游客仍然是以國内游客为主,境外游客的数量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其次从客源国的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日本、韩国、非洲等少数国家。第三从旅游客源的质量上来看,大多数境外游客是发展中国家的游客,欧美发达国家的游客数量相对较少,境外游客对旅游业的贡献率不高。

海南旅游国际化的劣势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从业人员达不到国家化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对海南高端酒店大厅以及前台接待人员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用外语接待方面大多数酒店服务人员不能具备该项能力,即使具备也主要以英语为主,对于东南亚游客在语言使用上则几乎不掌握,仅从该项指标就可以看出国际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在人才的储备环节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积累,不可超之过急,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需要在海南旅游业顶层设计方面正确引导,广泛调研,了解国外旅游人员需求展开相关的语言及旅游服务技能培训。

综上所述,海南旅游产业从海南国际旅游岛升级为国际旅游特区并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从硬件到软件方面的一次全面提升,尤其是作为海南国际旅游特区建设软实力的人才储备更是重中之重,需要未雨绸缪、统筹设计以备不时之需。

(作者单位: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海南岛劣势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
回忆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