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方法与裂缝控制探索

2017-05-24赵进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

赵进

摘 要:梁柱节点一直是当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具体施工中需采用不同等级强度的混凝土来对建筑梁柱进行施工,由此来加强其抗震性能。在这其中梁、柱构件的自身交汇处正是建筑结构中梁柱节点起到关键作用的部位,以此如何针对不同等级混凝土施工中梁柱节点的控制方法及常见裂缝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结构 梁柱节点 裂缝控制

前言

经济适用、耐火性及抗震性能强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在实际施工中被广为沿用。但是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自身的耐久性及正常使用功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在具体施工中向大跨度方向及地下空间的延伸受到严重限制。为此针对不同等级的梁柱混凝土需采取何种施工方法以及如何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本文所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案例返现

例如,某一综合大楼建筑工程,其占地面积为7053m2,建筑楼层共有25层,其中包含地下2层、地上23层。由于该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为住宅与商业办公为一体,因此建筑结构选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实用框架,即剪力墙建筑结构。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相应楼层的梁板混凝土等级强度同比各个楼层梁柱混凝土自身的等级强度而言,都略低一等,且建筑梁柱节点自身混凝土强度跟柱的强度等级保持一样,具体来说,该建筑从地上1至4楼,实际层高为5m,实际梁板混凝土等级处于C30,柱混凝土等级在C50,二者之间等级差为4;地上15至20层,其梁板混凝土等级在C30,其柱混凝土等级在C45,二者之间等级差为3。该建筑工程具体采用的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及其裂缝控制措施如下文所示。

二、常见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法

(一)针对不同等级强度混凝土的临界面的留设施工

在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构建中,由于结构内部的载荷组合及其内力计算结果的不同,导致实际梁柱节点施工十分复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求建筑水平结构,也就是梁和板的混凝土自身强度等级需低于同一层的建筑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水平施工缝通常情况下在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在柱脚位置处进行留设,且在进行柱顶水平缝施工中,需在梁底位置处進行留设;在针对同层水平构件混凝土及竖向构件混凝土进行浇捣时,切忌不需要将施工缝在梁底处进行预留。

(二)将隔离放置在节点处混凝土邻接面的施工方法

不同等级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邻接面位置上的隔离施工方式需借助钢丝网架形式来予以完成。在距离梁柱边的480mm最大范围值内,在梁钢筋位置上将隔离钢丝网架绑扎于此,并在其最大范围值内的上端倾斜45度延伸接触到梁底面的位置上设置密目钢丝网架,且网眼间距设计在1.5至2.5mm以内。通过分隔钢丝网设立,可以很好的分开不用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便于施工的具体操作。

(三)针对梁柱节点不用强度等级混凝土所采用的分别浇捣施工方式

结合当下建筑工程施工中,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较多使用现场搅拌站泵送浇捣及商品混凝土的形式,因此混凝土浇捣在对于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柱等级的混凝土就位以及塔吊吊斗的方式,不论结构柱顶否存有施工缝,均可实施分层振捣,并留取45度斜面在楼面梁板位置处;要严格控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泵送浇筑楼面梁板的混凝土,其主要的邻接面不能在初凝中形成冷缝,为此需要将施工缝在柱顶梁底位置处提前留出,这样做可以将属于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节点核心区的浇捣时间进行缩短,以免高低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邻接面出现冷缝现象。除此之外,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小型插入振捣器的方式在针对梁柱节点钢筋密集区域内进行振捣,确保在实际振捣中不留死角;由于水灰比、水泥用量、坍落度以及含砂率等在高强度等级商品混凝土中所占比重都十分大,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对混凝土邻接面位置处的混凝土自身收缩及其密实性造成干扰,这就需要将二次振捣安排到梁板混凝土初凝及一次振捣前完成。

三、新时期梁柱节点混凝土裂缝控制有效措施

由于当前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具体水灰化、水泥使用量及实际用水量都各具不同,因此在混凝土出现硬化过程时,其自身水分会很快的被蒸发掉,体积也相继出现缩小的现象,自身高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产生一定收缩,这样就会使裂缝在实际共交界附近产生;建筑梁柱的刚度强,且断面大,而梁柱截面由相对狭窄,因此使得梁体混凝土自身收缩受到一定制约,就会导致裂缝在薄弱的交接附近产生。基于此,为了有效控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我们总结了如下四点措施:

其一,在切实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可泵性的需求下,在实际搅拌前合理设计混凝土实际配合比,将水泥实际用量在针对柱子混凝土施工中进行相继减少,并将坍落度、含砂率及用水量也一并减少,增加石子的用量,依照实际施工情况适当的调整粉煤灰及外加剂用量。

其二,按照先强后低的原则对节点区域内的混凝土实施浇筑,具体来说就是先对梁柱节点位置处的混凝土及柱进行浇筑,之后再将梁板低强度混凝土在柱和节点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初凝前完成浇筑施工;

其三,在针对梁板混凝土在进行完第一次初始浇筑时的振捣施工后,还需将第二次振捣安排到这部分梁板混凝土在进行初凝前,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在实际浇筑期间,有效预防混凝土邻接面位置处的混凝土出现过量收缩以及混凝土密实性较弱的情况发生;

其四,加强对梁柱节点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全面养护工作,特别是针对梁柱节点各位置处的养护工序予以加强,由此来促使浇水量切实满足建筑梁各部分的具体施工需求。在具体养护工作中,针对满堂承重脚手架支撑的梁,可积极采用高压水枪的方式实施浇水养护,并依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施工现状,尽可能延迟梁侧模拆卸时间。

四、结束语

在我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发展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也逐步壮大,在此期间混凝土裂缝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在梁柱节点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如何控制裂缝问题是关键,因此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具体施工情况加强技术检测,因地适宜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手段,由此来推动整个建筑工程得以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胡永嘉,刘勇.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控制探讨[J].江苏建筑,2014(4):75-77.

[2]陈海霞.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12):28-31.

[3]刘红军.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

猜你喜欢

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和裂痕控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剪力墙墙体竖向微小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