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5-24黄茹萍王雯郑小红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影响因素信息技术

黄茹萍++王雯++郑小红

【摘要】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有效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影响因素,准确把握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鱼骨图,分析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量化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期为改善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应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2-0006-06

近年来,信息技术同幼儿教育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有研究指出,当下近56%的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用了信息技术,尤其在语言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比例高达90%,即便在信息技术使用率最低的健康教学活动中,这一比例也达到了20%,并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郝兆杰等,2014)。可见,课程与教学信息化已成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幼儿园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教师信息素养不高、信息化教学“形式化”、课程与教学信息化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等。〔1〕为此,有研究者针对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刘玲怡,2006;魏细耀,2008)。这些对策与建议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供了思路,但是,由于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系统,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为此,本研究拟结合幼儿园具体工作实践,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相应的量化分析。

一、影响因素分析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从概念入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教师、幼儿、信息和环境,每个因素又包括若干个子因素。〔2,3〕为更加清晰地呈现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分析法,罗列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见图1)。

(一)教师因素

作为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传播者,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组织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是教师完成课程与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4〕教学技能的有效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技能。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弹、唱、跳、画,更强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课程与教学预期效果的能力。教学技能的发挥还受教学态度的影响。教学态度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幼儿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这种反应倾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師对工作的态度、对幼儿的态度等,它通过影响教师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方式,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教师掌握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利用信息技术介质(如多媒体、电子白板)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5〕影响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信息知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6〕信息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知识,它是促使课程与教学信息化的基本前提,也是提高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基本保证。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及其规律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及对信息所具有的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和持久的注意力,它是促使课程与教学信息化的内在要求。信息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各种形式或手段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它是促使课程与教学信息化的核心要求。

(二)幼儿因素

幼儿是课程与教学的对象。幼儿的活动表现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一般来说,可通过活动现场气氛以及幼儿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反馈程度来反映这一应用效果。

1.活动现场气氛

活动现场气氛即活动现场心理气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反映了教学中师幼互动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活动现场气氛有助于营造一种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使幼儿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化,产生积极进取精神,以最大程度地完成课程与教学任务,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常,活动现场气氛可通过幼儿的投入程度和师幼互动程度来体现。〔7〕投入程度是指在课程与教学中,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沉浸程度,投入程度越高,表明课程内容对幼儿的吸引力越强,幼儿对知识的接收程度也越高。互动程度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人际交流以及沟通程度。良好的师幼互动应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地表达情感、全心地投入到课程与教学当中,从而取得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

2.反馈程度

反馈程度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幼儿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具体表现,包括知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等三方面的反馈。〔8〕知识认知反馈是指幼儿对教师所传播知识的认识、理解、记忆等情况。动作技能反馈是指幼儿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而表现出的动作水平。情感态度反馈是指幼儿对课程与教学流露出的情感,反映了课程与教学内容对幼儿的吸引程度以及幼儿的专注程度。

(三)信息因素

信息对信息化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信息的呈现效果和时间控制(郝兆杰等,2014)。

1.呈现效果

呈现效果反映信息的表现质量。通常,信息技术通过颜色、图形、图像、声音等来传递或表现信息,因此,信息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较为重要。视觉效果是指信息所具有的亮度、色彩、背景、清晰度、视距等的可视质量。幼儿的观察、推测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提供给幼儿的信息视觉效果要很讲究,以便于幼儿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听觉效果是指信息所具有的音色、音调、音准等的可听质量,声音对幼儿具有最直接的吸引力,因此,信息的听觉效果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具有较高的清晰度,确保无杂音。

2.时间控制

為保证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应用时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主要涉及应用时机和信息时长两方面内容。应用时机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把握,结合幼儿的反馈,选择应用信息技术展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时间点。恰当地选择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时长是指信息技术所占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时间长度。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其作用是“抛砖引玉”,为确保课程与教学效果,需严格控制信息时长。

(四)环境因素

这里的环境是指,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环境。环境因素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体来讲,环境因素主要涉及幼儿园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和信息获取的情况两方面。〔9,10〕

1.重视程度

信息技术能否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得以顺利的应用取决于幼儿园的重视程度。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重视程度主要包括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教师的配合程度两方面。作为幼儿园发展定位的决策者,幼儿园领导对是否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其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如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电视)等的建设,因此,领导重视是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的前提因素。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教师的配合,因为教师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教师是否配合及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教师配合是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2.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信息化的基本保障,只有获取适宜、准确的信息,教师才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来传播课程与教学内容,促使幼儿更好地学习。信息获取包括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信息的准确度两方面内容。信息的获取途径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渠道(如网络、其他幼儿园的资料等)来获取信息,信息获取途径的多寡与优劣决定教师能否及时和有效地获取课程与教学的素材,为课程与教学奠定基础。信息的准确度是指教师检索的信息符合课程与教学需要的程度,信息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课程与教学内容是否能得到准确表达,对课程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准确把握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而对各因素重要性做出排序,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11〕层次分析法要求在构建因素层次结构的基础上,由专家对各因素重要性进行判断并打分,然后,通过计算对各因素权重进行排序,其中,因素重要性比较的标度和权重是核心参数。

为进一步统一比较方法,Saaty教授提出,可使用1~9及其倒数共17个数来作为两两比较的标度值,也就是所谓的1~9标度法(详见表1)。

三、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调节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对此问题,研究者也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构建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调节机制的模型,该模型将信息技术影响因素、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三者进行了关联(见图3)。

在该调节机制模型中,信息技术影响因素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而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可适时改善信息技术影响因素,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此,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调节机制。本研究主要探讨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关如何有效地在课程与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对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书慧,汪基德.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现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40-46.

〔2〕王春蕾,刘美凤.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6):14-18.

〔3〕〔9〕张译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石伟峰.现代幼儿教师应注重教育技能的训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6):232-234.

〔5〕田金鹭,刘力.试析我国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培养与提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5):52-53.

〔6〕荣曼生.关于教师信息素养量化评价方案的探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6):118-121.

〔7〕〔10〕韩稼梓,沈宏斌,钟勇,等.课堂气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7,21(2):152-153,156.

〔8〕〔11〕胡定荣.课堂反馈的学习理论视角与综合分类〔J〕.上海教育科研,2013,(3):57-60.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影响因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