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言论不能只图一时之快
2017-05-24
任何观念和知识如果不经审视与批判,就有可能被其误导。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教育者,因为个人禀赋及其占有的教育资源等因素,对教育问题往往会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这些判断可能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理论支撑,但也不排除是来自直觉的,甚而存在直觉的成分会超过实际的情形,或者因为某种被遮蔽的事实,超出了已有的认知。但因为情感因素的主导,其表达就有可能违背教育常理。
我们所面对的许多教育言论貌似正确,但在具体理解和运用它的时候,还是要多方面权衡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入他人言辞的陷阱。
一些专家谈论教育往往以一种真理在握的口吻,逞一时之快,比如“阅读是语文的生命”“这才是最好的语文”“课程为王”“内容为王”“某某教育代表了中国教育”等。当专家们发表这些言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想一想,世上果真有“最好”吗?阅读果真是语文的生命吗?以“课程为王”为例,我的一位朋友的说法似乎更在理——“教育本身而言,变革重心在学生、教师和课程之间移动,课程为王是个错误判断”。离开了人的生长谈教育,再美丽高大都是虚妄的。
任何人在发表教育言论的时候一定要审慎,一方面不为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不迷信教条,不迷信权威;另一方面也要不迷信自己,不固守已有的认知和思考。一个观点的确立要在不断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尽可能通过同行审议,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往往只是自己的。从听者与读者的角度而言,就须透过这些言辞的表面现象思考与分析,探究其背后被遮蔽的东西,形成自己的认知,而不是盲目地被那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言辞所牵制。
批判性思维强调自我审视、自我舍弃。无论何人都存在思维的缺陷,一个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言说者需要做的是自我审视、自我舍弃,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思维缺陷。对言说者而言,是为了避免误导听者,更要避免一味地指责他人。对听者与读者而言,需要强调的是不要一味地跟風与盲从。
教育专家出来为教育发声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只图一时之快。提出一个观点时,至少要考虑是否有违法律法规,是否符合教育伦理和社会伦理。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言论的专业性,我们发表言论时还是应该审慎一点、专业一点。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30日 凌宗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