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017-05-24
1.教育切忌随波逐流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描述:“鉴于拍球的种种好处,再加上观摩一些以篮球运动为特色的幼儿园的孩子精彩的表演现场和视频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也跃跃欲试……”可见,开展拍球活动或源于教师对于此类活动的认可,或源于教师追求“极大的震撼”,却并非出于对幼儿发展适宜性的考虑。在案例中,孩子们出现了这样的状态:“练习时不专心”“神情很紧张”“怕我知道他拍不好,我一走近,他就抱着球跑开”……这都充分说明了他们拍球并不是源自自身的兴趣,而是出于教师的要求。
教师开展拍球活动之前,宜先在班上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幼儿对于拍球活动的认识以及他们的相关经验,找准孩子们的兴趣点与发展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2.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教育目标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案例中的教师为孩子们预设了拍球的几个阶段:单手拍、双手交替拍、行进拍、花样拍,但显然孩子们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预设的目标,如,他们更愿意玩“保龄球的游戏”,他们下肢的稳定性不够,对于控球节奏的把握也缺乏经验。所以,教师设定的这些高难度动作让孩子望而却步,他们开始变得被动、懈怠,甚至直接发声抵抗:“太难了,我不想参加篮球队了。”
如果教师能充分考虑孩子的经验和发展水平,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组织孩子学习,制订孩子们“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且在孩子有了点滴进步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强化其内部动机,那么,孩子才会保持學习的积极性。
3.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
案例中,教师也采取了一定的策略帮助幼儿学习,如同伴互助、示范引导、个别指导等,但这些策略无一不是单纯的关于拍球的强化练习。当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全被拍球“占领”时,他们发出了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们能不能不拍球了,玩点游戏好吗?”其实,速度、力度、节奏感、协调性、控制力等并不仅仅只能通过拍球而获得,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更能激发孩子积极参与的兴趣。
总之,教育要适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只有适宜的教育才能推动孩子的发展,促使他们积累受益终身的经验。
(四川成都 王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