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寺庙园林解说系统设计研究

2017-05-24陈祎笑李爽曹新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宣传册寺庙景点

陈祎笑+李爽+曹新

本文以北京大觉寺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其寺庙园林解说系统开展研究,分析其现状后总结出其内容单一、形式单薄、缺乏寺庙园林特色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改进其解说系统,为其他寺庙园林提供借鉴。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寺庙园林是寺庙园林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自然山水相结合服务于宗教或具有宗教性质的建筑的绿地类型,其自身自然环境优美,且经过人为造景加工,除了具有开展宗教活动的功能以外,还具有可供游览和观赏功能。

与单纯具有宗教和历史价值而不具备山水林泉之胜的寺庙相比,寺庙园林包含的文化内容更加多元化,游人组成也更为复杂。旅游业的发展使得现代寺庙园林,尤其是处于城市和名山胜地旅游景点的寺庙园林,在“农禅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商禅结合”,寺庙园林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完善并优化寺庙园林的解说系统对于提高景区的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进展

国内对寺庙园林的研究起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意境塑造研究、环境研究、空间研究、植物研究、佛教文化景观保护和利用。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对宗教旅游的关注逐渐增多,针对寺庙园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也开始增加,江权(2004)提出应注重佛教文化要素在城市建设中的表達;董小云(2007)提出大型寺庙园林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现代旅游者的需求;王瑛(2015)等人对寺庙园林游憩功能的提升开展了相应研究。

专门针对寺庙园林解说系统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其中最新的研究是池梦薇、张昌岳(2016)等人专门针对城市寺庙园林解说系统构建开展研究。海杨(2008)针对北京八大处公园的旅游解说系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对寺庙园林的解说系统进行评价,对游客的特征和需求分析较为缺乏。

三、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用到的方法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半结构访谈法、层次分析法。调查小组于2016年10月,分3次到北京大觉寺开展实地调查,并随机发放11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达90.91%。利用SPSS22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在70项统计量的统计分析的总体信度达到0.764>0.7。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②出游方式及目的;③游客观察和使用解说牌的情况;④游客对解说标识的满意度。

被调查游客的性别、年龄、学历覆盖面较宽,其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以中老年为主(63%)。且大部分人来自附近地区,海淀区居民最多(44%)、石景山区(14%)、朝阳区(14%)其次,说明大觉寺的主要受众是周边居民。

独自出行的游客相对较少(14%),超过80%的游客是结伴而行,且除礼佛外,亲近自然、休闲放松是多数游客的主要游览目的。还有很多游客表示自己是专为大觉寺的“八绝”而来。在游览前,期望获得佛教文化(56%)和古树名木(48%)方面的知识的游客最多。

四、解说标识系统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分析

1.人员解说

寺庙内有专业解说人员,提供收费解说服务(80元/次)。

2.非人员解说

非人员解说的形式有:解说牌、宣传册、自助语音导游、视频。

(1)解说牌

解说牌包括全景导览、景点介绍牌、方向导引牌和安全警示牌三种。

全景导览图全景导览图刻于一块大花岗岩上,位于入口左手处。

景点介绍牌主要包括人造景点解说、植物解说、文化活动解说。其中,人造景点解说牌形式不一,最常见的设计形式,背景色为紫红色,以玉兰图案为衬;或是以古铜色为背景色,祥云图案为衬;这类景点介绍牌的内容主要为人造景点的建造时间、外观、相关人物等,并附有英文。植物解说牌只有不到十处,且都已遭受一定程度的磨损。文化活动类解说集中在寺内入口处,为临时解说。

方向导引牌形式较统一,背景为紫红色,以牡丹图案为衬,同时附有警示标语,如“请勿吸烟”、“注意安全”等。

独立的安全警示牌大多为石制,红字,最多的标语为“爱护草坪,保护古树”、“请勿吸烟”、“注意安全”三类。

(2)宣传册

大觉寺导览折页只有一种,为三折页,主要内容为寺庙基本信息、寺庙平面图,图上标有重要植物所处位置,但并无详细解说,此外,平面图上对寺庙各处的名称标记不全。

(3)自助语音导游和视频解说

寺庙提供自助语音导览租赁服务,租赁地点为售票处,租金20元、押金100元,提供汉语、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五种语言解说。

寺内大悲坛内为大觉寺展厅,展示内容为大觉寺建制历史、历年文化活动、重大事件等,并保存有部分珍贵文物,内置寺庙立体沙盘模型,有视频解说器,但已故障无法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1.解说系统缺乏修缮

大觉寺内多处解说受损,尤其是以石料为底的解说受损现象严重,如入口处刻在石料上的全景导览图。还存在纸质植物解说牌,只简单经过过塑的纸片,时间一长就变得字迹模糊。此外,大悲坛展厅内的视频解说器故障未修,沙盘亦积满灰尘不能正常使用。

2.解说形式单一

从解说系统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出发,可分为向导型和自导型两类。前者是由专门导游人员向旅游者进行讲解。后者是由书面材料、图式、语音等无生命设施组成,如牌示、解说手册、导游图、语音解说、录像带、幻灯片等,其中牌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据此,结合唐鸣镝对自导式解说系统的详细分类,对大觉寺解说系统类型作如下统计。

3.解说标识牌内容单薄

问卷调查中,被调查者从布局、环境协调度、可辨识度、保存完好度、信息完整度、醒目程度六个角度对大觉寺数量最多的三类解说形式(景点介绍牌、方向导引牌、安全警示牌)进行评价打分。

游客对景点介绍牌的信息完整度评分最低(平均得分1.66)。多数游客反映解说牌上的内容偏少,尤其是景点介绍牌:“没什么看头”、“文绉绉的,全是字没意思”。 还有游客反映有些方向导引牌不够醒目,容易走错。

4.字体和位置设计不够人性化

游客对解说牌的可辨识度和醒目程度得分在2.5以下,满意度较低。许多游客在访谈中反映这是因为许多解说牌在字体设计和位置设计方面存在缺陷。老年游客反映景点解说牌上的字太小,而且高度太低,较难辨认。一些安全警示牌所处的位置不够显眼或放置太低,容易被草木等障碍物遮挡,无法发挥其作用,而有些古树上的标志又挂得太高,甚至有许多游客误将“桧柏”认成“松柏”。

5.未突出大觉寺特色

大觉寺作为著名的寺庙园林,除佛教文化外、园林植物和造园艺术也是其独特亮点。然而解说系统却未能突出其特色。访谈中,许多游客反映植物类介绍牌过少,有些重点的景点讲解(比如古银杏)过于简单,并不能让游客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

五、建议

(一)加强管理、定期维护

针对解说系统受损的问题,提出以下两方面建议。一方面,寺庙应注重对解说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记录问题并进行修护。

另一方面,在解说牌的材质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坚固的不易磨损的材料如金属材料,尽量少用石制或木制等易受磨损腐蚀的材料。

(二)丰富解说形式

1.增加寺庙内的向导型解说:可考虑向周边社区或学校争取合作,在节假日游客较多的时间段招募流动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增加志愿解说。此外,还可以考虑推出僧人解说。

2.丰富印刷品种类:可以推出不同主题的宣传册,如专门针对大觉寺园林植物的宣传册、专门介绍佛教文化的宣传册等;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推出不同的印刷品,如面向青少年的漫画手册。

3.在全景导览图、宣传册等解说中,注意标明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位置。

4.注重“线上解说”:加大对大觉寺微信微博等线上平台的宣传力度,发挥其作用,提供线上语音解说服务,推出全景实物地图,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改良解说内容

1.图文结合,尽量减少枯燥乏味的文字,抓住解说重点,尽可能结合图片进行文字解说。

2.在解说牌上加入二维码,使游客有机会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3.活化语言,可适当运用第一、二人称进行解说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使游客更愿意去阅读,同时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四)优化设计和布局

现有的寺内解说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版面风格,引入了玉兰、牡丹等图案,且配色较为典雅,在和环境的协调程度上得到了许多游客的好评。但一些解说牌的字体和布局仍需改进。适当增大解说牌上的字体以满足游客需求。解说牌的摆放也应结合游客需求进行调整,如将银杏树上高处的解说牌转移到地面,将花坛里易被遮挡的安全警示牌移出花坛等。

(五)突出大觉寺特色

数量上:适当增加景点解说牌数量,尤其是对重要景点的解說、对特色植物的解说等。

形象设计上:可设计大觉寺的专属卡通形象,添加在解说系统中,使解说更加人性化,更易于游客接受。

内容上:充实宣传册这类印刷品的内容,融入并突出大觉寺的园林特色。增加佛教文化相关的内容,如佛教故事、大觉寺发展历史等。安全警示牌的内容也可以结合一些佛家禅语等,更符合佛家气质。使用拟人化的文字,指明不同方向上的不同“玄机”。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宣传册寺庙景点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以星巴克宣传册为例,论色彩在宣传册排版中的应用
从管理寺庙到监督寺庙*——民国时期宗教立法观念的转变
秦皇岛旅游景区宣传册设计之研究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