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街的变迁
2017-05-24贾文奇
贾文奇
上马街的变迁
贾文奇
进山中学旧址张国仁/摄
近期听说上马街的道路改造快完成了,得到信息后,我迫不及待地回去看了看,原来街道两边众多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全部拆掉了,整个街道焕然一新。街道变宽了,人行便道也修得有模有样了,特别是堵在上马街东段通往建设路的太原市汽车配件厂也终于拆除了。这样一来,上马街通往建设路也成为一条笔直的坦途。
上马街地处太原市城区内是最繁华的羊市街、钟楼街、桥头街的东沿线,原本是一条有着非常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街区,除了大、中、小学俱全外,始建于唐代的崇善寺、皇庙、文庙等诸多著名的历史古建也都深藏在这个街道的附近。
我是典型的“50后”,就出生在这条街上,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可以说整整在这条街上生活了三十五年,所以对这条街道和街上的老邻居们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小学同学也大都居住在这条街的各个巷子里,年少无知又喜欢找同学们玩的我,走遍了这条东西走向仅一公里街区的每一条小街、小巷。路北原有五条小巷由西往东分别是东夹巷、永安里、福民巷、杏花巷、广华里和山佑巷;路南从西往东分别是皇庙西巷、皇庙东巷、狄梁公街和新城街。
原来的这条街在当时应该说是太原市唯一的大、中、小学校俱全,学校最密集的街道。大学有太原市教师进修学校(后改为太原市教育学院);中学有六中、七中,东出口即是十四中,狄梁公街左手往东一拐弯路过崇善寺就到了十七中;上小学可以选择的有新城街小学、小五台小学、太师附小、杏花岭小学和建设路二校。所以能住在这条街上孩子上学读书是最方便不过啦。
崇善寺张国仁/摄
那时候,这条街上除了东西各有一个副食店外,东段路北有个粮店,路南东西各有一个蔬菜店和西段口有两个私人开的杂货铺外,再无其他商业闹市的喧嚣。因而,学子们可以在这既处于市中心却又可以闹中取静的幽雅环境中安心读书。
最方便的是这条街上的所有小巷可以四通八达,路北的东夹巷既通往五一路又通向永安里;福民巷可通往杏花巷;杏花巷左手一拐弯就是当时名声卓著的太原市人民医院和杏花岭体育场;山佑巷北出口即府东街;上马街往东是繁华的和平市场和宽阔的建设路。路南的新城街通往五一东街与火车站;狄梁公街一进胡同左手即著名的唐宗遗址佛教寺院——崇善寺,直走不足一百米即是保存尚好的唐代历史建筑文庙;皇庙西巷通往上官巷;皇庙东巷通往万寿宫基督教堂和皇庙(皇庙系明清帝王、皇族和文武百官祭祀先祖或举行庆典的场所)。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的上马街是太原市教育氛围最浓厚、生活设施最齐全、历史和人文环境档次最高的街区。
阎锡山时期的教育厅长冀贡泉先生(也就是著名外交家冀朝铸先生的父亲)在上马街西段路北也建有宅院。因冀贡泉先生曾是我父亲山西大学堂的老师,我们又住在同一条街上,所以小时候我多次陪着父亲去冀家探望过老先生。在上马街最具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是田家和杨家在民国时期建的非常精美的多处四合院。
可惜的是前几年的棚户区改造把上马街众多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代表北方建筑文化的民居四合院和好几条有“故事”的巷子也拆了许多,却建成了数栋高达三十多层的商品住宅,犹如一片冷冰冰的水泥森林;六中、七中合并后把校门也改到杏花岭去了,把一个原本可以反映太原历史名城的街道变成了商业闹市。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我们有能力建无数座曼哈顿、纽约,但永远没有能力建第二个北京城。
我期盼这次上马街改造也能像那些发达国家一样,尽量多保存或修缮一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彰显具有2500年历史的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