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应识联滋味
2017-05-24常江
●常 江
“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有人开始建议搞“中国对联大会”,寻找楹联界的“武亦姝”,想看看作对联的神童才女什么样子,一下子就把话题拉向中小学对联教育。
在儿童的启蒙阶段,进行对联、诗歌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古已有之,其标志性的词是“对课”。这是所有私塾中的基础课、必修课,可见,那时的教育界有一个共识:少年应识联滋味。
几十年来,我一直研究和整理对联书目,却从未见过一本“对课”的教材,不知道教书先生是怎样教对联的。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出过“独角兽”,鲁迅对了“比目鱼”,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其实,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片段。由此想到,先生们的“对课”,是很率性的,没有固定的章法,各有套路,各显神通。但学习的效果十分明显,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那些大师级的人物,于诗词楹联都不是外行,相当多的也是大家。建立学校,倡导新学,早把“对课”抛到爪哇国去了。过了百八十年,大兴国学,让诗词楹联进校园,有些爱好和熟悉对联的语文老师,率先开设了对联课,反映很好,坚持了下来,有的成了优秀楹联教师,进而有的学校成了“对联教育基地”,多了一份荣耀。
我也去过几所这样的学校,中学、小学都有,也听过几次对联教学课。为之感动、为之喝彩,也为之思考:对联教育,如何做到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符合对联规律,一言以蔽之,少年怎识联滋味。
系统性与阶段性。从理论上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都是对联教育的范围,在这一成长期中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有利语文教学,培育母语感情,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精神。但年龄太小,知识和经历很有限,只适合背诵一些东西;而到了高中,又面临高考,时间和精力也很有限;学习对联,可能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最为合适。五年级之前是文字准备,五、六年级重点学习字词和对仗,初中一、二年级学习平仄和作法,让对仗的趣味性引导孩子入门,不要一开始就让平仄把他们挡在门外,再加上平水韵、入声字,还让人学不?我们的目的,不是从小培养“神童”,而是让他们热爱汉字,热爱汉语。
讨说法和重实际。30年来,主张对联进学校的朋友,总希望国家或省市教委发个红头文件,明令中小学开对联课程,使用统一的对联教材,排课表,考试,计分。可惜,这个愿景从未实现过,倒是一些从实际出发的学校,校长支持,老师敬业,把包括对联在内的传统文化的火苗重新点燃了。要对我们自己所热衷的对联,予以准确的定位:它并非传统文化的定海神针,是文化部落中一座有特色的帐篷,不是人们非进不可的;是有自己独特风景的名山,登上去也会“一览众山小”,但只是爱好者和钟情者的天堂。在学校既要减负又要提高素质的新思路中,对联教育有新的发展机遇,关键是对联教学不要脱离语文教学的总纲。
对联教材与语文课本。近些年,各种针对中小学生的对联读本、教程类出版物,不下40种,各个学校的自编教材更是无法计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成系统,另起炉灶,和语文课本关系不大;就其体例而言,多数是成人教材的简化、口语化。这样的教学,将大部分语文教师排除在外,只有一些入门不久的老师能担纲上课,而一些学生可能并无太大兴趣,致使对联教学缺少活力。我以为,对联教材应围绕语文课本编辑,使对联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这样,全体语文老师都能担任“对联老师”,不缺师资了,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了对联,没有负担了,岂不是双赢或者多赢。
课堂教学和个人自学。这里说的课堂教学,是正常的语文课之外,带有讲座式、答疑式的教学手段,是语文课上关于对联零散知识的串讲和总结,有中心,有主题,自由发挥,生动活泼。在对学生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发现“尖子”,给以特殊有效的指导,让他们学出兴趣,学会自学。他们今后能否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自学是一条无法绕开的道路。
学习知识与走向社会。古人的训诫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对联的实用性和社会化的品格,就已经决定了学习者必须“走出去”。走向哪里?一是到当地和附近的文化景点,到那些有古建筑、有楹联、有故事的地方去,从抄录楹联(还有诗词碑文等)开始,实录、释疑、讨论、鉴赏,从小能养成这种习惯,将受用终生。二是在春节期间采风,尽多地记录所能见到的春联,比较优劣,评出精品,学习应用;即使所见到的春联多数是从市场上买来的,也要抄录,比对,这些内容、对仗、平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对联写作,会有警示作用,也是一份“教材”。
我生之也晚,不知“对课”为何物;只是作过一些楹联方面的讲座,没有系统教学经验;在讲“大学语文”时,曾塞进若干对联的话题,但对中小学怎么讲对联,毫无经验。因此,我的这番议论,会有无的放矢之处,即使有些可以接受的,那也端赖教学一线的朋友们去实践,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