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灾害对主产区小麦产量的影响
2017-05-23沙吾列.金斯汗
沙吾列.金斯汗
本国塔城市农作物生产由2004-2013年達到了“十连增”,整体产量由4.70亿t提高到了6.03亿t,其中小麦产量持续增加。但本国农作物生产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农作物生产已步入高成本过程,生产费用开始大于国际平均水准;并且中国气候差异、灾害常常出现,农业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显著,加上小麦需求表现刚性与结构性增加,而小麦种植面积整体上位缩小趋势,是本国的小麦安全面临较大挑战。
1 农业自然问题对小麦产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1.1变量选择
1.1.1小麦预期收益 和小麦价格、成本等要素相比,作物预期收益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较大,伴随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小麦净利润便成为市场资本是否愿意进到粮食生产领域的重要依据,该又把小麦上一年的收益当作当年的预期收益。
1.1.2农业设备化技术性能 从长期来看,决定农作物产量水平最关键的因素为资源禀赋与技术进步,伴随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力逐渐提高,从而促进农作物增产确保粮农增长。
1.1.3财政支农力度 农作物生产运营离不开政府巨大的财政支持,农业要求依靠财政费用进行支撑。在财政支农费用中,国家发布的各项政策性资金都会对小麦产量有较大影响
1.1.4化肥投入 小麦增产的途径较多,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瓶颈要素。在粮食产量的各种增长指标中,化肥的使用作用应该可以达到30%~40%。增加粮食的物质投入在短时间内对农作物产量具有正向作用。
1.1.5施种面积 耕地是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其数量与质量是确保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点。化肥的过量使用等影响了耕地质量的增加,粮食产量一定要有稳定的耕地面积作为保障。
1.1.6农业就业人数 农业就业人口和粮食产量高度有关,但伴随劳动力人口老龄化现况的出现,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大大影响着国家粮食的生产运营。
1.2模型估计结论
1.2.1农业就业人数 对小麦产量拥有显著的负作用,这和估计结果不同,主要是由于随着农业劳动力的移动,在国内农业从业人口中,关键由老龄劳动力进行农业发展,老龄人口在农业生产技术使用、农业生产运营状况、农业生产运营收入、农业生产体系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1.2.2农业设备化水平 农业设备化水平的提升对小麦产量起到明显促进功能,农业设备化水平经过1%的显著性测验,这和预期相同。但本国的基本农田是家庭小规模化,大面积的农业设备效应难以形成,机械化生产具有较大的时滞性。小规模的家庭生产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农业操作规模效益,又因为生产性农田人均占有量小,导致多方农业生产人员就更难合作寻求,难以买现小麦产量的提高。
1.2.3 预期收益 小麦预期效益对小麦产量有明显的正向功能,小麦净利润对小麦产量的功能系数是0.0042,表明种粮收益是影响农户生产投入情况的关键变量,当小麦收益提升时,农户的预期种粮效益也会随之增加,农户一方面会加大粮食生产规模,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一方面会增加精耕细作的程度,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2.4 成灾范围 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这个上文的理论预期一样,成灾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弹性指数为-0.1717,表明成灾率每减少1%,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将提升17.3%。这说明本国的预防与治理农业自然灾害领域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小麦的整体生产能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 处理措施
基于上文研究结果,本文分析,需稳定塔城市的小麦生产,除稳定小麦播种面积与加速农业技术创新以外,需注重自然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逐渐提升抵抗自然灾害的水平。
2.1提高农业基础设备的财政支持力度
需把修复水毁项目当作防灾任务的重点,从每一个过程抓紧落实,让旱涝保守的农田面积逐渐扩大。健全的农业基础设备是抵抗自然灾害的根源,各省政府需逐渐增加对农业基础设备发展的投入,农村基层结构需强化对农业基础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确保农业基础设备正常工作。
2.2建立完善的农业灾害保险机制
建立完善的国家农业保险相关机制,把国家的农业保险引向法制化道路。国家需加速农业保险的立法,用法律的方式规范农业保险的运营主体、参加主体、收益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明白政府在执行农业保险中需发挥的作用与职能。健全农业自然问题的预报、报警体制,编制灾害的应急方案,强化灾害的处理,灾后的补救和重建任务。
2.3研究抗灾新品种
农业的自然问题是无法避免的,而抵抗自然灾害除了需加强农业基础设备建设之外,还需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灾性能,如农业作物的耐旱、耐洪、抗病虫等性质有利于其抗灾能力的提高,农业技术工作者要注重研发与培育具有这些特征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