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视界下价值教育的本质刍议

2017-05-23刘云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9期
关键词:本质价值教育

刘云

一、教育本质的争论所反映出的核心问题

本质是指事物最普遍、最稳定的区别于他物的特有属性。《教育大辞典》指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特征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1]。但对于教育的本质一直存在争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现代化、质量、公平、民主等问题又为这种争论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但无论教育的本质之争为何,都始终离不开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教育促进社会发展要通过“培养人”这一本质功能来实现,而培养人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关注人的存在。

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当下,教育对人的关注更加富于理想,同时也越发现实,主要源于教育是要“育人”还是“育才”所面临的目标价值考量。价值体现着主、客体间需要与满足的一种关系范畴,人是认识价值的主体,与之相对的物质与精神世界都是价值的客体,而客体之于人的价值取决于人对客体作出的判断、选择、扬弃和完善的过程。可见,价值的世界是“人化”与“为人”的世界,教育就是已然价值化的科学与知识在人身上显现的过程。作为一种关涉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教育从其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价值的属性,任何教育的理论、模式与实践都涉及复杂多样的价值关系,这使人们可以在宏观层面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对教育作出价值取向的选择。可见,价值教育是对“教育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哲学核心问题的直观写照。

二、现代境遇下生存价值的教育之需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受物化价值观裹挟而出现了异化现象。异化是客体对主体的凌驾,当代教育异化,就是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成为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仅发展人某一方面的才能,与“培养完整、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教育本质产生了偏离,导致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极端地诟病却又赋予着美好的寄望。但幸运的是,人类善于反思,在科技越发理性化与精细化的时代,不断追问和思索教育如何让受教育者重返美好生活之本,并找到切合时代的价值需求。

本质上,价值论能够帮助人们形成一套生活所赖以为继的正与误、善与恶的判断体系,并给予人们孜孜不倦地探究美的原动力。价值教育的哲学观和思想模式是帮助人类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从内涵上看,价值教育不能被简单地等同于“道德教育”或“价值观教育”,价值教育是完整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区别但又渗透于科学教育、知识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中[2]。因此,价值教育既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体系,还给予了教育一种内在的精神依据以促使教育在知识上追求至真、道德上追求至善、艺术上追求至美,最终提高人的修养,使人把知识与智慧运用于管理好自我、家庭、生活与工作,为社会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而尽己之责,以实现“人之为人”这一教育目标的本真。

三、生存价值的教育向度

将幸福生活等同于物化之需忽略了人的精神需求。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应该把培养“崇尚人的身体、心灵、精神、灵魂的整合;情意、灵性、灵感、直觉的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多元综合理智的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3]作为教育引领个体实现完人成长的一种共识。

灵动而自由的个体成长需要变革教育的单向度模式。教育要凸显真、善、美的价值,就必须建立体现民主平等和相互信任的人本教育观,以易于“人与人的主体间灵与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生长,并启迪其自由天性”[4]。教育只有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对受教育者的关注,才能形成观念的共识,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自觉地成长与成才。

消费时代的价值虚无需要正确的消费观教育的引领。虚无是精神生活物化遮蔽了人性的结果,会导致对“人”的漠视。因此,通过教育帮助学生确立与现代人生活相适应的价值秩序,克服价值虚无主义对现代人生命的侵袭,用正确的消费观重塑人们心中对生活的目的、意义、价值和态度的理解,就需要教育能真正在“以人为本”的意义观照下对价值精神进行重构和诠释。

人生观教育需要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信念。导致人生观教育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者想要传递的理想信念过于空洞或高大,不利于个体形成恰当的价值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教育者应时刻意识到,人生观教育可以是神圣崇高的,但要以其实现的可能性为前提;同时,还需要用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勇于挑战的信念,使他们既能努力跨越坎坷,也能坦然接受磨练,这才是个体得以更好地适应与参与现实存在的真实保障。

在道德教育方面,忽视教育理念、居高临下的说教,会使学生难以产生思想共鸣。道德教育不仅应该能够解决“如何”这种问题,也应该能让受教育者对“为何”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清楚。进入高度开放的社会环境,多元的文化与价值观更需要人们相互理解,否则就会产生相互对抗,这也体现出道德教育最需变革的向度。

现代社会也需要系统而全面地强化危机教育。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源于人类的知识往往会超出人们的预测与控制能力而具有更多不确定性,这种风险伴随着人类的决策与行为产生,并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常态,使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各种潜在的危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由潜在风险引发的危机可以是心理的、生理的、家庭的或社会的,而为了培养学生对危机的防范力与承受力,则有必要加强危机教育体系的建构。

综上所述,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须帮助学生形成与时代适应的价值观,以此正视现实的人生,学会生存,趋美向善,并坦然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因此,正确的价值教育,既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与职责,也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良心考量。

參考文献

[1]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增订合卷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583.

[2]石中英.价值教育的时代使命[J].中国民族教育,2009(1).

[3]杨亚辉.全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3.

猜你喜欢

本质价值教育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