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思想
2017-05-23冯超
冯超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物理与科技创新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当前教学实际来看,实施创新教学的阻力很大,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方法陈旧、老套,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师生共享的教学氛围,多一点赞美,少一点责备,改进教学方法。
一、营造师生共享的课堂教学氛围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也是一次革命,学生是教学中心,教育措施要围绕学生进行。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转变态度,积极营造师生共享的课堂教学氛围,把师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到最佳水平,保证教学流畅,教学相长。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教师的预期目标时,不要打断他们;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时,不要立即否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二、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否定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发现问题,并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多给他们质疑的机会,培养他们质疑的勇气,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例如,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对铁丝(固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那么对气体做功呢?怎样对气体做功?你怎么知道气体内能的变化?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展开辩论。再如,在研究“流体的流速与流体压强关系”教学中,笔者在漏斗下放一乒乓球,用漏斗吸气,乒乓球会掉下来吗?学生回答:不会。一位学生上来试一试,与设想的一样。那吹气呢?学生:会掉下来。然后请另一位学生试一试,发现乒乓球稳稳地被拖住,不会掉下来。此时,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伯格曼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类的幸福。教师在教学中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否定,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科内容是固定的,学生是活跃的、不定的。因此,教师固守传统,没有变革创新很难适应新时期物理教学的需要,而探索教学、实验教学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学科特点,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
初中物理实验有自己的特点,比较生动、鲜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实验有趣生动,学生才有兴趣,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用实验吸引学生,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验中要注重实验过程,只有正确的实验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描述實验现象,自己总结得出实验结论,这样才能在实验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发展。
五、合理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合理使用评价手段,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往的评改手段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多以鼓励为主,过多的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在学习上表现为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通过鼓励,能增加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合适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使学生想学、愿意学。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葛孚瑾.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李洪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