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研究

2017-05-23方正章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方正章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逐渐认识到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学体系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从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习质量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就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具备地理学习的相关能力。文章探究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也面临机遇和挑战,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课程教学的关键领域以及相关机制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学生在新时代发展中应具备核心素养,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议。就高中地理教学来说,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品质、人格、能力进行研究,将地理教学内容与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身优势,提高个人修养,注重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发展,逐步培养起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和探索,为学生的更好发展打好基础。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都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熟练掌握,能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探究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规律。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应由核心地理知识、核心地理技能和方法、核心地理能力、正确的人地观念等要素构成,并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机统一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教学体系。其中,地理核心知识对地理核心技能和方法来说有奠基作用。只有基础知识系统有了扎实的掌握,才能够真正推动技能和方法的灵活应用,而技能和方法的灵活应用也更加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

国家一直在贯彻落实教育计划,推动地理教学改革,而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促进教改的顺利进行,推动地理教育发展。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发展观以及正确的环境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健全高中教育阶段教育机制的改善,充实国家人力资源,帮助国家教育向系统化、纵深化和现代化发展。地理學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学科建设向上发展,能够提高学科的专业性,实现新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教师只有围绕核心素养进行地理教学,学生才能够学习到真正的地理知识,学生才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够让地理知识“活”起来,让其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出来。

三、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策略

(一)地理核心观念的培养

地理核心观念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努力。一方面,教师应当认识到核心观念对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在教学关键时刻提醒自己运用核心素养的观念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够让核心素养真正深入到学生内心。笔者在进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的时候,便可以让学生们首先对自然界的太阳的重要性进行认识,并以小组的方式对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尔后再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对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形成对比,从而锻炼学生自我的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逐渐形成自我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地理核心观念的养成是学生学习和培养核心素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观念的形成能够带动学生行为的转变,能够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二)地理核心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地理,往往是对学习内容的死记硬背。近几年地理教育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凭借简单的死记硬背便可以对教材内容具有更好的理解。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我们发现已经呈现出提供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时候,同样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那就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让学生的能力获得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才会有成效。比如,笔者在进行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教学的时候,并没有简单地照本宣科,对教材进行死板的教学,而是让学生们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我们当地的人口变化情况进行人口变化分析。这对学生们来说,一方面培养了其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从数据的各种变化中感受其背后反映的问题。真正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此过程中得以提升。

(三)地理理性思维的培养

理性思维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思维方式,学生依靠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创建自己的理性思维体系。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同样应当成为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理性思维培养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思维体系逐渐形成,并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笔者在进行《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教学的时候,我便让学生们分成多个小组,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对教材中的观点进行研究,并让学生们在此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拓展。教师作为思辨过程的重要“主持人”,充当的是积极鼓励的角色,切勿简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批判,而是应当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四)地理必备品质的培养

在地理教育中,要具有对事实求真、求实的品质,才能够保证教学品质,而这也正是地理核心素养所要求的重要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学习地理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对学生的报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评阅,坚持真理、勇于创新。比如笔者在进行《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对我国当前的城乡建设进行了解,从中找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让城县建设与环境更好地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究不足之处,才能够让我国的城乡建设更加合理,符合实际需求,才能够让我国的发展向着更好的方向迈进。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让学生在优良品质的引导下获得精神层次的提升,从而达到地理知识和核心素养的深层次提升。

四、结语

高中地理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需要让学生养成重要的核心素养,需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具有实用性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师要做好核心素养的探究,让学生从地理的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为其之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汤国荣. 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 课程.教材.教法,2015(11):119-122.

[2]盛思月,何善亮.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途径——基于近年来核心素养主题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J]. 教育参考,2016(02):12-20.

[3]杜若明. 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47-48.

[4]李红. 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策略[J]. 教育探索,2016(05):29-34.

[5]牛超,刘玉振. 试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04):48-51.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