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讨

2017-05-23杨启林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时效性德育工作班主任

杨启林

【摘 要】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工作对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应该注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工作 时效性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学校的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组织开展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在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阶段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班主任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这就需要班主任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班主任可以通过自身良好的德育素质来影响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教育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社会经验来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阻碍的因素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观念落后

当前,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影响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许多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仍然依赖于理论说教,这样就会使德育教育比较空洞。对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来说,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既难以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同時还会影响班级的正常管理,最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二)班主任自身德育水平不高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效果不够明显,学生德育素质提升缓慢,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教师由于教学与社会发展脱节,教学理念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德育工作没有与时俱进的先进理论作基础,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会力不从心。有时候,德育教育没有能够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这样会直接导致德育工作效率低下,学生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过于死板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不能够按照传统的说教方式来开展,应该更加灵活,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有些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更多地以学生的成绩好坏作为评定的依据,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置若罔闻。这样不仅难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还会使学生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助长不良习气,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方式也应该变得更加灵活。

(四)新媒体对学生冲击较大

相比较传统德育教育工作来讲,德育教育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学生接触的信息更加丰富,接触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良风气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与社会接触更加亲密,通过许多社交以及网络工具,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这样就会使学生更加容易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同时也就有可能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对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提出了一些挑战。

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一)教师应该转变德育教育观念

教师转变德育教育观念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不断优化自身的德育观念,能够与时俱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以后的综合发展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班主任只有加强学习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同时,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为更加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准备,并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切实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教师需要增强了解学生的情况

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想要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有很好的认识,才能够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努力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发展成为朋友关系,认真倾听学生的疑惑和困惑问题。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同时,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更详细的信息,更加透彻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从而在德育工作中可以有的放矢。通过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既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三)教师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

初中生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模仿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善于模仿自己经常接触的人。而对学生来说,接触时间较长,受其影响较大的也是班主任。这就需要班主任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保持温和、耐心和宽容的态度。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要求,班主任应该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应该坚持不做。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班主任,才能够使德育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

(四)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德育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诚心实意地对待每位学生。首先,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关心和关爱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关心和爱护。无论学生的成绩好坏,班主任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地发展,还能够很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切忌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发号施令,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导致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下去。班主任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班主任要闻过则喜,虚心改正错误,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让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五)开展丰富的活动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例如在每周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让几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对班会主题进行讨论。然后在下次班会的时候再重新分组,让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组成讨论小组,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在分组和讨论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从而在德育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措施。

(六)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教育

学生由于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德育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班主任应该巧妙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创建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在社交平台上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既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也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针对网络上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给以指导,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认真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班主任,可以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熏陶。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展开德育教育。当然,德育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保持足够的耐心,尊重和关心学生,不断优化德育教育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德育水平,进而提高班级学生整体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贺艺.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320.

[2]刘来喜. 例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2):60-61.

[3]王亚辉. 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38.

猜你喜欢

时效性德育工作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读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