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7-05-23吴限
编读往来
读者阅读感受
因为一篇稿件的结缘,因为一通电话的沟通,我在第3期有幸和中国信用期刊结缘,开始我的信用之旅。因为单位的征订,我从第1期创刊号到如今的第3期,我都细细品读,每期栏目的种类多样,内容、图片以及版式都很丰富,对我而言,读每一篇文章,都是心灵上的一次“诚信”洗礼。如今在期刊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可以选中并刊登在其中的栏目中,真心觉得十分的自豪与骄傲,自己也一直在寻找诚信方面的新闻线索,如今有《中国信用》期刊这个窗口,给了我在信用这趟旅程中继续前行和探索的信心与决心。
和《中国信用》期刊的每次相遇都是必然的,漫漫的长路上,幸得与之携手同行,祝愿《中国信用》期刊的明天更美好!
——往期栏目作者童小娟
读者问题及回馈
问:您好,我是来自温州市的一位征信机构的工作人员,我有幸在公司看到《中国信用》期刊的第三期,看到了征信圈这一栏目,非常详细地整理了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推进信用建设上提出的诸多宝贵观点以及意见,就失信惩戒、征信业发展等信用体系建设的多个领域进行解读,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作为温州人,看到“诚”市发现这一栏目中提到了自己的家乡——温州,在信用建设上一路走来的历程,在经历三次大火后又重塑“信用之都”,重塑信用价值。这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与自豪,在温州,“诚信”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作为征信机构,我真诚希望能与贵刊一起同行,与贵刊保持密切的联系,有一个问题需要贵刊编辑老师为我解答:贵刊能否投稿,以及投稿的要求是什么?
——来自温州的读者章小冬
答:您好,非常感谢您一直关注《中国信用》期刊,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有深度,有温度的稿件,希望您长期为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反馈,关于您提出的相关问题,我们给您如下回复:
我们非常欢迎您的投稿和建议,您可以围绕征信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前景提供新闻素材、线索和稿件等。请将您的完整稿件发送至《中国信用》期刊编辑部邮箱chinacredit1@163.com;或将您的完整稿件邮递给我们(北京市亦庄地盛西路6号中国改革报社5楼《中国信用》期刊编辑部),我们衷心期待您的来信!
问:您好,我是重庆一家企业的人员,我每月都会关注最新发布的“红黑榜”,每期“红黑榜”都会刊登守信企业,也会曝光失信企业,我都会仔细看那些榜上有名的企业。作为一家企业,我们深知诚信的重要性,我们也会以“诚信经营”为准则,争当全国万千守信企业中的一员。当其他合作企业在我们这里看到《中国信用》杂志时,我们也会鼎力推荐,想问贵刊的征订方式有哪些?
——来自重庆的读者李焘
答:《中国信用》编辑部一直以“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准则检视自己,在编辑组稿,后期审稿的过程中,我们反复参考社会各界意见,希望为您带来信用方面的最新动态。
《中国信用》目前还没有实行市场发售,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联系我们:请将您的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发送邮件至chinacredit1@163.com,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员给您取得联系,询问您的需求,给您办理征订手续;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信用”,我们每天会定时发布最新消息。对于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中国信用》期刊编辑部向您由衷地表示感谢,谢谢您的一路同行!
(本栏稿件由吴限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