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儒敏:澹泊敬诚的问学之道(下)

2017-05-23文|王

传记文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术文学语文

文|王 彬

温儒敏:澹泊敬诚的问学之道(下)

文|王 彬

总编辑与系主任

在学术研究上投入极大精力的同时,温儒敏的行政事务也多了起来。1996年,温儒敏开始担任北大中文系副主任,分管研究生工作期间,大刀阔斧开展改革。为了打破学术壁垒,充分发挥北大多学科的综合实力,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他主持创办了“孑民学术论坛”,专门邀请校内外各个学科领域顶尖的学者讲学,让博士生开拓眼界。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北大中文系在全国率先实行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现在这个制度已经在各校普遍实行。此外,温儒敏还和南京大学同仁发起全国重点大学中文系发展论坛,为院长、系主任交流经验提供平台,每年召开一次,轮流坐庄,这个“生产队长会议”制度持续到现今,对全国中文系的学科建设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997年7月,温儒敏接受学校委任到北京大学出版社担任总编辑。两年后,又回到北大中文系,就职系主任。他一边教书做研究,一边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做了9年。中文系是个文科大系,也是老系,学术渊源深厚,学术“大腕”多,有良好的学风,但也有不少这样那样的矛盾。而外部环境又比较浮躁,教育界患了所谓“多动症”,动不动就“改革”,花样很多,受益甚少,还不断挫伤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温儒敏鲜明地提出以“守正创新”作为中文系的宗旨,强调中文系的基本格局不能大动,特别是几个古字号的“王牌”学科,要保持特色,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学科分支。在到处都扩招和改名的情势下,学校领导曾经问温儒敏,要不要把中文系改为文学院。温回答:全国大学中文系都改为学院了,我们再考虑吧。现在全国大学中文系绝大多数都改学院了,北大中文系依然故我,顶住了虚浮的改名风。当然,不改名并不等于拒绝改革,温儒敏的意思是“守正创新”,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学风及办学传统、保持学术品格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科研,去推进一些切要的改良措施。

一是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鼓励开设专门为研究生设计的学科概论、方法论、专题研究等系列课程,采取多种措施活跃研究生学习氛围,严格实施学位论文(主要是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严格答辩和评议。每年都有几篇因为有硬伤或其他重大缺陷而被系学术委员会“卡住”的论文。这些措施保证了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在温儒敏担任系主任期间,有5篇论文获取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大奖,其中包括温儒敏指导的姜涛的论文。

二是认真抓本科教学质量。温儒敏当时提出,本科阶段很难要求有多少创新,但基本训练非常重要。在他的带领下,重新梳理和设立了专门面向本科生的选修课,打破因人设课的格局;重视写作训练,要求主干课每学期布置学生2次以上小论文,还规定本科生阅读一些基本书目。此外,还要求教授上好本科生基础课。温儒敏以身作则,始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三是在全国率先实行“代表作”制度,即在教师职称晋升中,学术评价格外看重“代表作”,而不是数量。这一举措使教师的科研“减负”,教学质量与之相应地提高了。在温儒敏担任系主任期间,北大中文系有5个学科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7门基础课中,有5门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稳居全国大学中文系之首,而温儒敏所在教研室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名列精品课之榜首。

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迎来建系100周年,温儒敏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给这个学术重镇献上了一份厚礼,这是北大中文系的第一本系史。其实在北大中文系90周年诞辰时,温儒敏就领衔编撰过《百年学术:北大中文系名家学术文存》 《北大风》 (北大历史上的学生社团刊物作品选)等书,汇集先贤的代表性论作,展示学术流脉。温儒敏还写过《书香五院》 一书,用散文笔触回忆和描画北大中文系的历史。温儒敏如此重视对中文系历史的总结,也是出于“守正创新”的理念。如今,“守正创新”已经成为北大中文系办学的宗旨,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心中。最近,北大校长林建华在《人民日报》发文谈如何向一流大学迈进,其中标题就采用了温儒敏当年提出的“守正创新”。

这里还要专门回顾一下温儒敏出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的经历。那是他担任中文系系主任前的1997年7月到1999年7月。

出版社的工作不限于学术把关,还要参与管理和经营,对温儒敏来说都是新课题。他虚心学习,不怕担责任,不怕得罪人,雷厉风行。他依靠总编室建立起严格的选题、审稿和出版制度,在社里很快树立起威信。

温儒敏到北大出版社后第一项主要任务是筹备出版北大百年校庆的画册、藏书票和几十种纪念书籍。时间紧迫,工作量大,温儒敏带领团队每天加班加点,同心协力,圆满完成了任务。初战告捷,温儒敏在行政方面显露出他的热情与才能。

温儒敏到出版社的“第二战”,是主持出版大型古籍《全宋诗》。这是当时北大、也是全国古籍整理的重大成果,共72卷,上千万字。可是因为这套大书投入巨大,在温儒敏到出版社之前,拖拖拉拉才出版了六七卷。温儒敏虽然以现代文学为专业,但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有天然的尊崇感,他意识到《全宋诗》的价值和意义。经过调查和筹备,温儒敏决心用一年多时间把《全宋诗》72卷全部出完。当时困难较多,有一位老编辑说:要一两年出齐,不睡觉也难做到。但温儒敏调动全社力量,连续苦战,真的用一年多就让《全宋诗》整体面世,成为当年出版界的大事,获得最高级别的国家出版奖。与此同时,温儒敏还主持出版了《十三经注梳》(整理本),也是当年古籍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面对市场化的猛烈冲击,温儒敏认为北大出版社不应以营利为第一目的,而应当既立足市场,又保持独立的学术品格。他提出“以学术为本,以教材出版为中心”的方针,将北大出版社作为展示北大学术成果的窗口。经过温儒敏沟通,这一宗旨最终获得领导班子的支持。温儒敏担任总编辑期间和随后一段时间里,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多种既有学术含量又市场见好的丛书,其中包括“口述传记丛书”“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十五讲系列)”等,另外,上百种大学教材也陆续启动。这些书大都是一版再版,有的还成为畅销书,在学界和教育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1998年,北大出版社在香港举办书展时,温儒敏为展销会设计的主题条幅:“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其中蕴含着这位总编辑对北大出版社很高的期望,后来成为北大出版社的社训。

1987年博士论文答辩,前排左起为王瑶、吕德生、吴组缃、乐黛云;后排左起为樊骏、商金林、钱中文、孙玉石、温儒敏

上课是“第一义”的

1981年留校到2011年退休,温儒敏始终坚持上课,在他看来,大学老师当然要做科研,但教学应当是“第一义”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在一所大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本科教育应是大学立校之本”。

即使在他出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和中文系系主任时,不论行政工作如何繁忙,他依然坚持带博士生、硕士生,给本科生上基础课。有许多大学老师当上教授后,主要精力便放在做课题写文章,顶多上点研究生的课,本科生的课能不讲就不讲了,而温儒敏却喜欢给本科生上课,每隔一年就要给大一学生上一轮基础课。从北大到山东大学,温儒敏被聘为文科一级教授,年岁大了,仍然主动要求给本科生上课。

在学生眼中,温老师温和慈祥,平易近人,说话慢条斯理,学生私下亲切地称呼他“温爷爷”。温儒敏说他自己不属于口才好的老师,但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被认为有“干货”,不止于“授人以鱼”,而更强调“授人以渔”。在课堂上,除了廓清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外,更加注重学生审美分析能力和艺术感悟力的培养。他每次课都有新的“套式”,常常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过程中所形成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探究学术的积极性。在学习曹禺话剧时,他会提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这样的开放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引导式地带领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给学生们布置的“小论文”作业,温儒敏总是尽量抽时间亲自批阅,并且给出中肯的意见。他说:“这很重要,学生会很看重老师的批阅,有些意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花时间为学生改文章是值得的。”

温儒敏指导过31名博士生和38名硕士生。他的办法是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读书和思考,发现自己的潜力,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学问之道来历练和充实自己。他不希望博士生完全顺着导师的路数来选题,拒绝学生“克隆”老师,温儒敏带出来的博士生选题大都比较“野”,不拘一格,能出新意。

作为一名教师,温儒敏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他对学生的关爱浸润在课堂内外。上课时,他会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做报告,自己坐在学生中间认真倾听;日常生活中,温儒敏家的大门永远为学生们敞开着,每当学生有学术上的疑问、生活中的困惑,只要轻轻叩响温老师的家门,离开时就会得到些许开悟……

在温儒敏看来,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以教学来推进科研,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到自己的教学中。这是温儒敏亲身践行的经验,他的许多学术成果,如《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等,都是在课堂讲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温儒敏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认可。2008年,温儒敏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觉得教学是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是我所痴迷的乐事,是一份完美的精神追求。”他享受这种追求与奉献的过程,他说,这会让自己感到充实。

为语文教育“敲边鼓”

最近十多年,温儒敏除了专业研究,把相当部分精力用在了语文教育的研究与组织工作上。他首先注重抓好大学语文。这是一块“鸡肋”,都说重要,可是又都几乎上成“高四”语文,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大学干脆不再设这门课。温儒敏认为必须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做些调整,变成一种引发读书兴趣的课,“把学生被‘应试式’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2003年,由温儒敏牵头,朱寿桐、王宁、欧阳光等全国十余所大学学者合作编写的《高等语文》教材出版,打破了以往单纯的文学作品加讲解的结构模式,而是选取25个涉及文史哲及自然科学的专题,通过引导阅读、思考、写作的“三步曲”给授课老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教材出版后在教育界反响强烈,引发关于大学语文“命运与出路”的讨论。之后,温儒敏亲力亲为,又编写了《大学语文》 《中国语文》 《大学语文读本》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等五六种大学语文教材,在版本繁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之中,总显示出某些独特气质,很受大学师生欢迎。

为了整合资源,更好地开展语文教育研究,2004年,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温儒敏任所长。虽然这是个虚体科研机构,但又是可以整合校内外科研力量的一个平台,如徐中玉、刘中树、陆俭明、蒋绍愚、钱理群等一批著名学者都加盟了这个平台。温儒敏在语文所成立大会上说,北大来做语文教育研究,是要推动师范大学的老师重视师范类的语文教育,他做的是“敲边鼓”的工作,什么时候大家重视师范教育了,北大语文所也就可以“撤了”。果然,语文所成立后影响很大,全国各师范大学陆续成立了六七所研究语文的机构。

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曾三次获得北大校方的奖励,因为它是做实事的。温儒敏说,语文教育研究就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现实普遍存在而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2002年,温儒敏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执行主编,并以语文所名义,组织北大十多位教授参与编写这套在全国覆盖面最大的教材。2006年,温儒敏受聘教育部,担任召集人,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历时4年,新课标终于在2011年正式颁布。此外,温儒敏还花费3年时间,带领北大、人大、首师大等校十多位青年才俊,编写了《语文素养读本》,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册,共24册,与各年级教学有所呼应,是目前坊间很受欢迎的一套课外读物。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新的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2012年,教育部聘任温儒敏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主编,以人教社编辑为主,从全国调集数十位专家和特级教师,历时4年,编撰一套全新的教材。目前,这套中央直接过问的“部编本”教材已部分在全国投入使用,今后数年将成为全国统编的语文教材。温儒敏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一遍一遍地修改,可谓呕心沥血。温儒敏说,教材是公共文化产品,既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要照顾一线的需求,还得应对各方面的批评,的确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想到编教材意义重大,再难也总有改进的空间,也就竭尽全力去做。

温儒敏为中学语文教师授课

作为一个学者,十多年间,温儒敏腾出手来,为基础教育做了大量的事情。他在《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 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我觉得所有大学中文系,包括像北大这样的综合大学的中文系,都应当适当关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这是我们学科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温儒敏有很多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但依然坚持“守正创新”的宗旨,认为课改要与以往的教学衔接,在遵循基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而不可激进地彻底否定,一刀切。他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文人作家,而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学会熟练准确地使用汉语;课改要认清实际,关注国情,在高考不可能完全取消的前提下,课改应当在高考的框架下逐步推进;阅读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把培养读书习惯放在首位,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跳读、猜读、“连滚带爬”式地读;作文教学应当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不能只看重文笔,等等。他的思考涉及高考、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等方方面面。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提升教学水平,2009年,温儒敏带领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团队与继续教育部及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教育部“国培”计划,通过面授、网络培训、集体研讨研修等方式,让中小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得到提升。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0多万中小学教师在北大“国培”中获益。

温儒敏有关语文教育的思考是务实而又有建设性的。他说,近年关于课程改革树立了很多标准,观念也很先进,但要贯彻实施时,在现实中却遇到很大的阻碍,因此改革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在应试教育无法废除的情况下,好的观念贯彻必须面向应试教育,在教育部门、教师、家长等方面求得发展空间。面对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阻力与压力,他呼吁“对课改应当补台,而不是拆台”。温儒敏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并非知识分子理想主义下的空想,他经常到基层中小学听课调研,参加教师培训,深入边远地区和农村了解一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通过大量的跟踪调查,在掌握大量数据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观点,找出解决办法。很多一线教师问:“温老师,您怎么这么了解情况?”细思其中缘由,就是因为他常用“平常心”探究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2014年,温儒敏主持的《语文课改调研报告》出版,其中汇集了北大语文所面向全国招标的8个课题的调研报告,涉及师资队伍、教材编写、课程实施、阅读情况等方面,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真实反映了当下的教育现状。温儒敏还发表大量文章探讨语文教学的趋向与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之道。有些文章在基层语文老师中流传甚广,如《“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误导》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 《高考作文命题不妨往理性思维靠一靠》 《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 《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 《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与建议》 《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等,发表后在语文教师中引起过广泛的关注,有些观念如提倡在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取得某些平衡、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用1加X办法拓展阅读面、让高考“指挥棒”朝正面指挥,等等,已经对一线教学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温儒敏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书影

温儒敏说:“对语文教育的关注,其实是‘五四’的传统,也是北大的传统。”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责无旁贷。“我们这些读书人受惠于社会,现在有些地位,有些发言权,更应当回馈社会。光是批评抱怨不行,还是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对于语文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阻力与困难,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知道在中国要进行改革的阻力之大,“我深感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推进改革就比想象难得多,现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他提出中小学课改应当“从长计议”,稳步改革,量力而行。他多次谦虚地说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敲边鼓”,不追求什么核心思想,也不刻意营造什么语文体系,或是发明一种新鲜的语文理论,只想利用空间做点实事,“能做多少是多少”。实际上,他的许多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实绩。目前,全国许多大学已经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研究机构,语文课程改革引起了政府、研究机构和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被人们了解和接受。敲了十余年“边鼓”,温儒敏对课改的探讨不断深入,他的点滴思考业已结集为《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二、三集) 等论集出版。

“接地气”的学问家

2006年到2014年,温儒敏接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在任8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研究空间得到拓展,但也碰到许多困扰。为了加强学术对话,鼓励学术创新,温儒敏召开了多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并组织了王瑶学术奖、唐弢学术奖等多个评奖活动,同时由他主编(该刊物实行双主编制)的会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由季刊改为月刊。他非常关注研究的趋向与学科发展,发表《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 《现代文学的阐释链与“新传统”的生成》《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与价值尺度问题》 等文,对学术发展中某些趋向性的问题及困扰提出看法,在学界产生很大反响。其中《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与价值尺度问题》一文还获得“王瑶学术奖”。

温儒敏针对多年来现代文学研究日趋“边缘化”困境、“仿汉学”心态、“思想史”取代“文学史”、“泛文化”研究等现象,进行分析和批评,大胆指出现代文学学科存在着“自我解构的危险”,应当做“瘦身运动”,找回现代文学研究的“魂”。同时提醒研究者,一方面应当对本土研究保持相当的自信;另一方面,文学研究应当有人文关怀,与现实对话,“学术工作应更贴近社会”。

温儒敏就是这样一位“接地气”的学问家,他说:“我们那一代学者,一般都不是毛主席批评过的所谓‘三门干部’(即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他们比较接触社会,是带着浓重的人生体验进入学术研究的,做学问往往有自己生命的投入,不全是为稻粱谋,事业心和使命感也比较强。”学术与人生的融合让他思索更多的是如何让文学研究打破画地为牢的局面,走出书斋,走入生活。

2011年9月,刚刚从北大退休的温儒敏来到泉城济南,被山东大学特聘为“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以前的生活轨迹中并没有济南,之所以选择山大,他坦言,一是离北京近;二是山大学风淳厚,是学术重镇,他想利用这个平台再做点事情。在与山大的黄万华、贺仲明、郑春等教授谈起现代文学的研究状况时,针对文学研究“陈陈相因”等问题,温儒敏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希望将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与消费纳入研究视野,为学科建设拓展一个新生面。他的提议得到山大同仁的认同与支持。

“文学生活”提倡关注文学的“民生”,拓展了新的研究维度,是有学术突破意义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学界的注意。2012年,以温儒敏为首席专家、山大文学院为主体的学术团队申报的课题《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被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温儒敏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系列文章,阐释“文学生活”的概念,探讨学术生长的可能性。温儒敏认为文学研究不能只在作家作品和批评家之间“兜圈子”,应打破这种“内循环”,将文学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纳入研究视野,特别要关注普通读者的接受情况。在温儒敏带领下,课题组对多省市的“文学生活”状况进行了多项调查,撰写了5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调查中将文学社会学、传播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综合,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实证、量化归纳和数据分析,得出了许多令人“出乎意料”的结论,如农民工的文学阅读量高于普通国民的平均阅读量,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状况不如小学生等。这些结论的得出依托大量的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使我们对当代人的文学阅读和文学接受情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新的研究视角、新的学术生长点,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

为了支持这一课题研究,2013年10月,山东大学成立了当代中国文学生活研究中心,温儒敏任主任。为了扩大调查范围,普及文学经典,直观地了解普通国民对文学经典的接受情况,同年12月,又开设了“文学生活馆”。这是一个公益性的文学经典阅读平台,以周末讲座的方式面向普通民众推广文学经典的阅读。到目前为止,参加者已近万人次。2015年,《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这一重大项目如期完成,在验收时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紧接着,在温儒敏的建议下,山大文学院又开始了有关“20世纪文学生活史”的系列课题研究,关注最近100年中国人的文学生活,关注普通人对文学的“自然反应”。2017年1月24日,春节前夕,《人民日报》发表专访,报道“文学生活”的成果,标题就叫《温儒敏:生活在“文学生活”中》。

温儒敏年逾七旬,桃李遍天下,依然在教育的第一线耕耘。他对现当代文学的悉心研究,对语文教育的理性探索,所发出的声音常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但温儒敏不是“学术明星”,他始终看重“澹泊敬诚”四个字,希望扎扎实实做学问,不蹈空,最好还有些建设性,能与人生社会紧密关连。

温儒敏近照

责任编辑/崔金丽

猜你喜欢

学术文学语文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我的语文书
文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