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17-05-22姜术安
姜术安
摘 要: 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调、老套,组织形式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推陈出新,以提高教学效果,使体育课程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们受益终生。
关键词: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4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运动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健身方式恐怕只是些传统的健身方式,比如散步、快走、慢走、跑步。其实,还有更多的健身方式既能使身体得到锻炼,还能愉悦人的心情,具有超強的美感,增强人的自信心,比如瑜伽、太极拳、武术、保龄球等。但后者的参与度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人,并没有形成规模,原因在于后者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在里面,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得到的,需要学习基本的技能技巧,掌握一定的要领和方法才行。那么如何使人们获得更多的途径去学习这些技巧技能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步来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因此,体育课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但目前,各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尽相同,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需要通过各方努力来实现体育教学成为人们受益终生的教育。
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
据了解,不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差异较大,以高校为例,有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选择体育课的上课内容,除了基本的体育技能之外,还有各种球类,比如保龄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具有美感的瑜伽、太极拳、武术、现代舞等,内容丰富,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些运动学会之后,将会使人终生受益,同时也会传授给其他人来学习和掌握,能够起到传承的效果,但还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枯燥、组织形式单调,还奉行的是传统的教学内容,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上课的内容在小时候就学过了,没有什么新意,并不是自己想学的内容,这会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意义和效果。
2.教学方法老套
体育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教学,有其相对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因此学生应感到身心愉悦,但据调查,很多体育教师不愿意经常变换自己的教法,而是按照一贯的教学方式,模式相对固化,没有让学生自由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不能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热情,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就是玩一玩,因而兴趣大减,教学效果不佳。
3.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不够
在科技进步的今天,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很多,如幻灯片、投影仪、录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学生在学习不同内容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学习太极拳,可以看到太极名家的录像,那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太极拳这种传统体育方式的崇敬与美感的钦佩,既有一种欣赏的情怀,又有自己一定学好的决心。但大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是很少有能够做得到的,更多的只是体育教师的亲身传授而已,很难超越录像等展现的精美画面。
4.教学条件落后
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参差不齐,存在着场地有限,体育运动器材准备不足等现象。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加之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因而也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完善体育教学的建议
1.丰富教学内容
学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重视,加强对体育课程的管理,多设置一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上课需求,也会提高体育课的上课效果。
2.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使学生真正成为上课的主体,让学生来选择适当的方法,结合教学环境,灵活运用,张弛有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感受体育、体验体育,展示自我,愉悦身心。
3.完善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方式以外,要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录像、投影仪、PPT、计算机网络等方式,给学生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4.改善教学条件
体育课程的内容实践性非常强,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来完成,因此,学校应重视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体育课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体育器材应逐渐完备,为学生提供较好的上课条件,使学生学习的不同内容均有不同的体育器材相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提高师资配备水平
再好的硬件设施都需要有较好素质的教师来配合完成。因此,学校还应重视对体育教师素质的高要求。教师素质的好坏,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提高其上课的重视程度,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子建.体育教学细节的理论考释及资源生成的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7).
[2]朱建国.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