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中职学生的“三观”教育,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2017-05-22张慧瑜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分层多层次三观

张慧瑜

摘要:中职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存在缺陷,在人生的叛逆期经历社会分层,又在人生的迷茫期进入社会。所以,对中职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应该引起学校的充分重视。应该通过多方式、多平台、多层次的教育模式,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尽早进行人生规划,适应社会发展,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会分层;“三观”;教育;多方式;多平台;多层次

我从事中职教育近三十年,也担任中职学生班主任二十近年,送走千余名学生走出校门。虽然不是政治思想课的任职老师,但作为班主任,却时时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成长和毕业后走向社会或者继续升造的表现,尤其是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认知、对工作单位的融入、对工作岗位的适应、与同事的相处等方面尤为关心。这些和我的小孩年龄一般大甚至还更小的学生,他们原本还应该有更多的选择,可这么早就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就要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另外一方面,对社会的需求和个人漫长的成长经历来说,这些刚毕业的中职学生只能说是一个不成形的“半成品”,这个“半成品”最后能被社会塑造成什么样的“成品”,应该是老师和学校要重点关注的。

经过多年的观察,走出校门的中职学生中,大部分都能适应社会,尽管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但他们能安居乐业、生活平静,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环境,他们有的思想偏激;有的对工作朝秦暮楚;有的眼高手低、好逸恶劳;有的稍经挫折便一蹶不振;有的消极颓废、无所事事;更有的仇视社会、充满戾气。我有一个学生,姓易,毕业已经近二十年了,经历倒是“丰富多彩”的,创业、成功、造假、赌博、跑路、坐牢、失踪,至今了无音讯。在校期间,思想活跃,学业虽然不拔尖,但还属于中上水平。他中职毕业后没有和大部分同学那样进入公司工作,而是选择自己创业,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经过三年的拼搏就已“小有成就”,在他经营的那个行业还小有名气,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现在他应该算个成功人士了。可他却选择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来钱快的”事业——制假售假。后来因为制假售假造成安全事故而被判刑。服完刑后,在家人的帮助下重新创业,并娶妻生子,原本以为从此以后会改邪归正,脚踏实地。可不出一年又染上赌博,欠下几百万赌债后撇下老婆孩子,至今远走他乡、讯息全无。我还有一个学生,姓柯,中职毕业不到三年,可换了8次工作,最长的一次工作岗位半年多,最短的也只有7天,他干过仓管员、助理会计、客户经理、保安、施工现场管理,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今后应该做什么。在和他的几次交流中发现,他不是埋怨社会不公,就是埋怨家庭不富。他不是思考自己奉献多少,而是埋怨公司工资太低。他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而又不主动和人沟通。

尽然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多样化的,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也是自己负责的。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适应职业教育,这和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差别。尽管他们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改变现有的社会定位,由于其年龄、家庭和学校环境、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所面临的人生选择确实受到很多限制,他们没办法和同时期升入普通高中的同学展开竞争,尽管他们刚入学时还不太可能意识到。

随着中职学生慢慢融入新的学校,接触新的学科,一部分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未来,自己将来的工作方向变得清晰和具体。这时,就会出现很多心理不适,如悲观、消极、自暴自弃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就会出现像上面提到的易姓和柯姓两位学生的人生经历。

诚然,中职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存在缺陷,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差,缺少父母关爱等,这些因素是影响孩子成长很重要的原因,但我认为对中职学生的人生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还处于叛逆期时,就残酷接受人生第一次的社会分层;还处于迷茫期时,就必须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考验。

所谓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和政治、职业、教育、收入和社会声望密切相关。在教育方面,往往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筛选,所以,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在一个人还只有15岁时,他必须接受第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层筛选,这个分层的依据基本是15岁之前的规定课程学习的大检验。经过这个检验后,一大部分孩子进入普通高中,迎接下一个社会分层的筛选。一部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在这个年龄,每个人都是懵懂无知的少年,由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思考过,至于人生规划,更是无从谈起。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将来只能处于社会中下层时,消沉、颓废、抑郁甚至愤怒就会油然而生。

中职学生入学的年龄只有15岁,这时正经历人生的第3个叛逆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初步步入青春期,显著特征是: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而这个阶段,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常常会伴有各种挫折感,这样,在身体和心理矛盾的自我纠结和成长中,孩子开始有更多的情绪体验。对女孩来说,会变得内向、自我怀疑、愧疚或者抑郁等。对男孩来说,更多的体验到暴躁和愤怒的情绪。在这个年龄段,大部分具有好面子、自尊性强、重视同学关系,易受同伴的影响的心理特征,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被同伴认可的事,如抽烟、喝酒。另外一方面,虽然父母和老师不认可,但对孩子来说,他们却把当做是成人的象征,代表着他们已经摆脱了父母的依赖等。这也意味着青春期孩子面临的危险,如:网络成瘾、早恋早孕、酗酒抽烟,甚至犯罪等。所以,如何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平稳度过这个叛逆期,应引起学校和家庭的充分重视。

中职毕业时,这些孩子才只有18岁,在这个年龄时,很多孩子是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而他们却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经过3年的中职教育,他们已经逐步成熟起来了,尽管还很稚嫩。他们知道下一步他们就得独自面对未知的社会,很多东西他们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很多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他们对未来充满着迷茫。随着他们逐步融入社会,不断地成长,他们会看到以前没有看到和想到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就是一个不断打开、不可预测的样子。很多中职学生毕业后感到无所适从,价值扭曲、社会不公、贫富不均、人情冷漠等等阴暗面扑面而来,很多他们经历过的事情都会击碎他们的人生梦想。

所以,中职学校的“三观”教育应该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充分重视,在校期间,应该及早告诉他们面临的社会分层,让他们尽快适应中职教育方式,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也必須提醒他们如何打破现有的社会分层的上升通道,让他们尽早进行人生规划。采用多方式、多平台、多层次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谓多方式,就是要充分利用入学训话、思想政治课、班级活动、班主任训导课、等方式,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抽象的理论实践化,告诉学生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什么才是崇高的理想。

所谓多平台,就是要利用理论授课、学校网站、学校宣传栏、班级板报等平台进行主题宣传,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正确看待权力、地位和金钱。

所谓多层次,就是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观看宣传片、开展义务劳动或者义工活动,搜集毕业生成功范例,邀请他们返校传授经验,通过多层次的引导,弘扬正气,培养爱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猜你喜欢

社会分层多层次三观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你的三观,我很喜欢
请告诉女儿,三观不合的人不能嫁
多层次案例教学法在独立学院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