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入沼气池再利用的“四方结合”模式设想
2017-05-22刘昊
刘昊
【摘要】: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再利用率低,露天焚烧处理为主,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秸秆处理是一个根本上由经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因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而备受关注。为此提出一个能有效地将政府委托的社会公益机构、农户、秸秆环保再利用和经济效益四要相结合的“四方结合”模式,来同时提高农户和地方政府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字】:秸秆再利用;模式;沼气
【引言】:在常规秸秆处置时,农户由于需要付出较大劳动强度和运输成本,往往会选择露天焚烧处理,造成大气污染。我国现已出臺了一系列的监管惩罚措施及秸秆合理处置的鼓励办法,来治理秸秆违规处理,但实际治理与预期效果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我们需要统筹兼顾多方因素,将问题涉及的多方有机结合,应用新模式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1、废弃焚烧秸秆主要分析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富含有机物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重要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价值。目前我国的主要利用途径有秸秆肥料化利用,生产秸秆青贮与氨化饲料,秸秆燃料化利用,秸秆代料栽培食用菌及秸秆作为工业加工原料的利用,而将秸秆作为沼气原料的利用也已在多年前开始。近数十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作物产量不断增大,秸秆产量逐年增多。但对于农户来说,收获和利用秸秆的机会成本过高,且效益较低;新型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经济效益受技术、原料、市场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秸秆收储运成本高以及相关体系不完善,制约着秸秆规模化利用。目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户对废弃农作物秸秆大规模露天焚烧现象严重,秸秆焚烧会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及CO、SO2等有毒有害气体,成为导致我国许多地区秋冬季节等收获时期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和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废弃秸秆焚烧已成为我国显著的环境问题。
2、防范秸秆焚烧主要措施
废弃秸秆作为沼气产生原料。在国内许多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推广,但主要为政府扶持投资建设,农户直接将沼气作为燃料利用,沼液和沼渣作为绿色肥料回归农田。这一举措环境效益显著,但需要政府在沼气池维护及合理进料上进行长期的技术和资金扶持,以保证沼气池所带来的持久环境效益。农户不主动实施利用,建设和维护始终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扶持。农户收益主要来自经济方面,而政府收益主要在于环境效益,这种不对等的利益格局往往难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利于推广利用工作在基层的有效开展。
2.1我们提出一个有助于同时提高农户和地方政府主动性、积极性的解决方案,有效地将政府委托的社会公益机构、农户、秸秆环保再利用和经济效益四要素紧密结合。就是由社会公益机构出资建设大中规模沼气池及反季节蔬菜种植大棚,以当地处理后的废弃秸秆为原料投入到沼气池里进行生物反应,所产沼气作为反季节蔬菜大棚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来源,从而有效提高蔬菜产量。
2.2实施鼓励措施。为保证沼气池生物反应原料绝大部分为当地废弃秸秆,应当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社会公益机构在向农户收取秸秆时记录备案,并根据所收秸秆量向农户反馈一定量的沼液和沼渣肥料。这一举措有利于农户在收获时期将产生的废弃秸秆主动提供给社会公益机构,降低收取秸秆的难度和不确定性,保证了沼气池秸秆来源,减少了田间废弃秸秆余量,还可减少下一季作物种植的化肥施用量。
2.3沼气池及大棚所有权归社会公益机构所有,给予农户零投资承包大棚的优惠,同时以大棚承包户为主体,成立生产合作社,进行大棚管理及反季节蔬菜种植。蔬菜销售时,在生产合作社的引导协助下进入市场。销售收入的一部分收归社会公益机构,作为沼气池和大棚建设与维护、秸秆回收运输等的资金来源,其余部分归大棚承包户所有。
2.4该项措施的优势和持续可行性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农户主动性和社会公益机构积极性四个方面。在社会公益机构与提供秸秆的农户达成双向互利关系后,既可以减少地头秸秆存量,抑制农户露天焚烧秸秆现象,从而有效保护空气质量,又保证了沼气池可靠的秸秆来源。在田间作物收获后的间歇期,承包大棚的农户在大棚内种植反季节蔬菜,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必将为政策实施提供持久动力。在社会公益机构出资建设沼气池及大棚等硬件设施,农户零投资承包反季节蔬菜大棚这一模式下,完全打消了农户的投资顾虑。承包大棚的零投入对于农户来说就是零风险介入,而且在蔬菜销售时,由于生产合作社的合作关系以及社会公益机构的参与,使得蔬菜销售有了很大保障。而社会公益机构在前期建设、秸秆收取运输以及之后的沼气池维护等资金支出,将在蔬菜销售环节得到一定补偿。不同于目前大部分政策性资金来自于各级财政,该项目资金启动于社会、实质上源自于市场,在不给财政增加负担的同时,这一有利于广大农户和生态环境的政策良方得以持久实施,将带来十分明显的综合效益。
2.5 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在种植技术层面,沼气燃烧为棚里的蔬菜提供了充足的CO2和适合生长的温度,使蔬菜品质更加优良。以番茄种植为例,棚内的高含量CO2,可以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番茄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上市时间提早15 天,前期产量比对照增加220 %,总收益增加68.8 %。番茄果实不但外观色泽亮丽、充实度高、口感好,而且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 含量以及糖/酸比指标等均有显著改善,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商品价值明显优于普通反季节大棚西红柿。
结语
总之,秸秆处理是一个根本上由经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因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而备受关注。秸秆处理问题的解决不应仅仅从单方面入手,需要由科学有效的政策引导,应不断创新和完善现有政策,统筹兼顾农户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以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可持续。这种多方面协作互利的政策措施,也可以进一步嫁接于其他秸秆再利用产业上。只有将多种机制、多种再利用方法有机结合,秸秆禁烧问题才会有更大的解决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文芝.秸秆焚烧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对外经贸.2012(06)
[2].冯伟,张利群,庞中伟,郭淑珍.中国秸秆焚烧与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与环境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1,27(6):350-354
[3].成冰,乔晓琳,薛慎.济宁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4(15)
[4].樊林,都韶婷,黄利东,陈一定,章永松.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施肥对大棚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