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2017-05-22周敏
周敏
摘要:数学课是一门貌似枯燥乏味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却有其独到的魅力和情趣,它逻辑性很强,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归纳,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刨根问底。然而,我们老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却还是会发现个别学生打瞌睡,听不进去时,我们老师就应该思考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们的课出问题了,还是我们的课没有兴趣了,还是学生的确智商有问题,即使是学生“笨一点”那也是极个别,那也是不勤奋所导致的。只要我们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动”起来;“活”起来
今年,学校领导来到我们备课组,再三强调我们数学备课组要进行课改,不能再满堂灌了,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怎样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呢?面对一连串的问题,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与其他老师探讨。
一、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寻找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曾经有过的迷茫和困惑,曾经经历的艰辛和曲折,都将督促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深入地去思考、坦然地去面对。
从开始走上教书这个岗位以来,我一直以为只要肯下功夫,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在课前,课中我都把每个知识点都研究,讲解得很清楚,就怕有什么没讲到的,没讲清楚的。虽然从我参加工作以来,已经有几十个年头了,可是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辛苦,甚至有时力不从心。特别是有时还发现个别学生打瞌睡,听不进去时,我时常反思自己,我的课怎么了,没有趣了,心里非常苦恼。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反思,我认为没有“笨学生”,只有“懒学生”。那么如何让“懒学生”变成“勤奋的学生”呢?那我们的数学课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找到数学的窍门,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动”起来,我们的数学课才能真正的“活”起来。
那么如何才能够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寻找学习数学的兴趣呢?要寻找到数学的窍门,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必须:
1.积极开发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
不断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积极开发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性思维。这个思维的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老师要不断的从基础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要由易到难,不能一步到位。
2.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体合作的精神。
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的培养看似一对矛盾,不可调和,但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能够再团体合作中让自己能力得到体现,也能够通过团体合作来增强自己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团体合作中能够将自己不懂的東西得到理解,而且这种模式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他们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学生很容易找到学习数学的窍门和兴趣所在。
二、增强课堂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课是一门貌似枯燥乏味的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却有其独到的魅力和情趣,它逻辑性很强,需要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归纳,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刨根问底。我们的教学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数学课也要改了,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慢慢试着改变,尝试一种创新。下面我就展示我的一堂普通而又特别的数学课。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首先,我在黑板上写好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边,角,对角线,对边,邻边,对角,邻 角,表示方法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让学生看3分钟课本,并在书本上做好记号。之后叫小组合作学习,把黑板上的知识点一一解决,安排好一个记录员,15分钟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每一位组员都弄懂,小组长带好头,帮促成绩差的学生。5分钟记录员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10分钟小组评价,得出优秀小组,剩下的时间老师补充拓展。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兴奋,积极参与,平时会打瞌睡的同学也兴致盎然,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我看到了希望。有些小组还拓展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总结出来的,真正的体现了学生自己的课堂。
经过这样的尝试,我基本上把课堂回归到学生自己的手里。我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交流、小组交流,组间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我们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那么累了。这样一来学生“动”起来,课堂也“活”起来。学生们在课改中不断成长,不断自信,学生们在课改中不断感到快乐,我也不断收获快乐;课改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改变。
课改让我逐渐成长起来,让我的孩子们也成长起来,相信孩子会成功,我也会成功,相信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定会在执着和坚毅中脱胎换骨,大有作为!我将在实践、反思、求新的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探索前行,将课改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