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铁生的“史前写作”
2017-05-22刘鹏
刘鹏
摘要:通过史铁生作品的发表情况和内容精细的分析,来探讨他“史前写作”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史铁生;“史前写作”;价值
一个作家在形成自己创作风格前,总有一个借鉴、模仿其他作家的“史前写作”[1]过程,被别人哺育是很常见的事。史铁生也不例外。
一、作品发表情况
史铁生在1978~1982年的文学创作和发表的情况如下:
创作:1978年3篇,分别为《兄弟》、《爱情的命运》、《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79年1篇,为《午餐半小时》;1980年2篇,分别为《没有太阳的角落》、《“傻人”的希望》;1981年比较多,共6篇,分别为《绿色的梦》、《树林里的上帝》、《秋天的怀念》、《绵绵的秋雨》、《神童》、《黑黑》;1982年4篇,也属于比较多的,分别为《小小说四篇——春夏秋冬》、《人间》、《巷口老树下》、《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发表:1978年0篇,1979年3篇(两篇民刊),分别为《今天》(北京)、《希望》(西安)、(前两个为民刊)《当代》(北京);1980年4篇,分别为《花溪》(贵阳市)、《小说季刊》既现《青年文学》(北京)、《河北文学》(石家庄)(《花城》(广州)1980年转载《兄弟》);1981年3篇,分别为《钟山》(南京)、《南风报》(2篇,广州)、1982年3篇,分别为《中国青年》(北京)、《滇池》(昆明)、《南风报》(广州)。(见刊率:包括民刊,为81.25%,不包括民刊,为68.75%。)
作为一个文学新人,史铁生作品的见刊率之高是一件很让人欣慰的事。
二、作品内容分析
《霓虹灯下的哨兵》(陈喜)《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伤逝》《红楼梦》这些大都是史铁生他们那一带人少有的阅读资源,但他却可以对其进行删选,有效组合。这对一个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史铁生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作家。1983年4月17日史铁生给王安忆的信中也说过“悟性最重要”的话。我随手写下的那些字也印证了史铁生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作家,但属于他作家特有的语言还没有被悟出来,当时的读者没有让太注意他也是理所当然的。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写道:“常说文如其人,只有人修到了‘悟的境界,文章写来才能让读者去悟”。[4]这话对史铁生来说也是恰如其分的。
经过一年三篇作品的写作,史铁生在1979年创作的唯一一部作品——《午餐半小时》,却是新时期短篇小说中难得的精品。这篇小说“ 章法严谨、选材精心, 頗得契诃夫真传”。[5]但这部小说真实不符合它的那个时代,刚发表没有多久,就遭到了批评家的严厉批判,在以后有关史铁生的论述中,这篇小说也没有被看做史铁生的代表作,得到它应有的文学史地位。
这次看似无关紧要的批判,对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影响还是很大的。1980和1981年史铁生虽然写了8篇小说,除了《秋天的怀念》审美价值比较高外,其余的都不太好。他迅速离开了自己可以构思精巧、选材精心的领域,再写讽刺现实的作品,也显得暴露有余而韵味不足,《“傻人”的希望》、《神童》都有这个毛病,但比起《兄弟》、《爱情的命运》,讲故事的能力还是处在比较高的水平。1981年10月份创作完成的《黑黑》,是史铁生在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回到了他插过两年多队的陕北山村——“清平湾”,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精神“返乡”,虽然史铁生老是和别人谈起他的插队生活,但是没有找到恰当叙事视角和语言的叙述方式、游子对家乡感情的处理方式也不恰当,好像他(叙述者)根本连一天也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他是把自己第一次去陕北时的感受加了故事叙述者的身上,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不管结果如何,这总是史铁生的第一次精神“还乡”。
1982年1到9月,史铁生未完成任何作品,写作处于停滞状态,有可能在思考怎样突破自己的写作瓶颈,从这一年的10月份开始,史铁生相继创作完成了四部作品:《小小说四篇——春·夏·秋·冬》、《人间》、《巷口老树下》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尽管数量不多,但精品很多。“他精心建构一个现实场景, 集中刻划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心理状态, 无论是街道工厂工人午餐半小时的闲聊、巷口老树下老百姓算命时的心理变化(《巷口老树下》)或古苑中老人的回忆(《老人》)都可以看到文革后城市生活的片断和其中的猜疑、嫉忌等诸种生相。”[6]1982年,史铁生在创作上终于接上了1979年的高度,还通过自己极高的悟性,写出了他人生中重要的一篇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
[1]史铁生.史铁生的日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14-215.
[2]蒋原伦.史铁生小说的几种简单读法[J].当代作家评论,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