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化街区建设的调研及思考
——以睢宁县文化资源为例
2017-05-22李小凤
■李小凤
县域文化街区建设的调研及思考
——以睢宁县文化资源为例
■李小凤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突出文化个性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睢宁县在规划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前,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以期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更多的人文气息和地域特色。本文对睢宁县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炼文化符号、凸显文化特征的建设思路。
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建设 思考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特别注重保留和弘扬历史文化内涵,我县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县委、县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一个能够体现睢宁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特征的街区。为了传承睢宁的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给睢宁主题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提供文化涵养,现就我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建设的结合作如下调研和思考。
一、调研工作情况
近期调研围绕两项任务:第一,就街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征求部分老同志和文化工作者的意见,并作文化上的论证;第二,广泛搜寻和提炼我县的历史文化符号,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更多的人文气息和地域特色。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睢宁历史渊源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有大量的可挖掘和可展示的文化辨别符号,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中的地域文化资源基础丰富、扎实、可靠。从座谈走访的反响来看,绝大多数老干部尤其是当地居民认为,睢宁古城虽然有许多很有历史韵味的文化特征,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许多人已经对自己城市的历史了解不多,抢救城市历史文化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城南民居(街道)
二、历史文化资源情况
(一)我县文化和商业的地域特征
1.关于水的影响:从大的地域特征而言,睢宁的文化发展史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主要是古泗水、古睢水给睢宁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睢宁历史上的名称“睢陵”和“睢宁”就可见一斑。
2.关于集市贸易:清康熙年间,睢宁当时已有24个较大集市,民国末年,据民国本《睢宁县志稿》记载,我县的棉织业、榨油业、酿造业已成规模生产,其中棉织业最为发达。当时的家庭手工业,主要以编制民需用品为主,集中在柳编、蒲编、芦编、草编和发网编造等。
当时,我县还出现了大量的商业会馆,县域内外商业、人员交流已成规模,如我县城南的山陕会馆规模已经相当大,后来成为睢城小学的校址;李集镇当时也已经形成四大会馆。也有吴楚之地的女子嫁到我县,可见当时我县的商贸还是比较发达的。
(二)置县后的历史沿革
“睢”字入县名,始于西汉。睢宁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劳作、生息、繁衍。历经商、周、秦、隋,县境内分属不同治地,县名也有不同。金兴定二年(1218年),始置睢宁县。
根据历史记述、古迹和前人考证,现今睢宁县城是汉时睢陵县城故址。清代末年,县城向南拓展。
(三)关于城南的历史文化
现在的城南,即新市街以南、护城河内,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南承载了我县大量的历史文化积淀,反映在建筑上,到上世纪90年代,此处街道、民居还隐约可见明清建筑的痕迹。建筑形制上皆出檐带廊,青砖小瓦(见附图)。
这里历史上一直是县城最繁华的街区,也是商贸最集中的地方。解放前县城的百年老字号“四大源”全部位于这个街区。
此外,这里还集中了县城里以夏姓、仝姓、张姓、李姓等为代表的“十八行”,其经营范围包括米、布、棉、粮、油、浴室、茶馆、药店、染坊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四)关于文庙
我县县城的文庙于元时初建,后毁于水火兵患,明初重建。
老文庙位于县城东关,南门里东侧,东邻学署(现在的县粮食局处)。县文庙有大殿,其中供奉孔子彩塑泥像,尺寸一人多高,左右有厢房(东、西庑)数间,均毁于解放前。解放前,有学子的家庭定期都要到文庙祭拜。
县博物馆现存“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残碑一块,残高67厘米,宽44厘米,出土于中国城南侧,说明了文庙的位置就在于此。县文化馆搜集到当时文庙泮池和部分学署的建筑式样的照片一张(均见附图)。
下马碑(残,右侧为拓片。出土于县粮食局附近,上书:“等至此下马”,根据其他地方此类石碑刻文,此碑文应为“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三、基于以上情况的相关思考
(一)文庙
1.复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睢宁历史上就有崇文重商的传统,复建文庙无疑是弘扬文化传统、提升文化气息的最便捷、最有效手段。
2.复建的格局、功能
①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的主体建筑,主要是体现“崇圣”、“尊儒”的功能。
②明伦堂: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主要是体现“重学”、“重义”的功能,可以在此设立“睢宁文化大讲堂”,定期举办文化讲座。平日可以作为书场使用,重现我县苏北大鼓的神韵和民风的醇厚古朴,也是视景文化的一种活态展示。
③东西两庑:作为睢宁名人馆使用,相当于古时的乡贤祠和名宦祠。一边是古代名人,陈列相对固定;另一边是现当代名人、睢宁好人等,包括省市县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等,可以定期根据需要布展、表彰。
(二)四合院
建议保留设计建设围院形式的四合院,其建筑规模、细节设计、布局等,不作统一要求,但是要风格融洽,错落有致。建议参照我县各镇在县域内的空间分布情况,建设15栋四合院,中间留有小广场,作为居民休憩和举办中小型文体活动的场地。各栋四合院以各镇名称或是以各镇最突出的地域文化符号命名,而且每栋四合院都有通道通往中间小广场,并且将该小广场与文庙的外墙之前留有正南北的通道,即从15个四合院的中心小院直向南,过商业街中心开口处(其左右设有牌坊),抵文庙北外环形路。
同时在该小广场中间地面上刻一幅睢宁现状图,套色叠印泗水、睢水径流图。
这种布局设计意味着城区是全县的文化中心,该街区在情感内涵上与全县各镇也是相通的,从空间上暗合了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同时与牌坊街从时间轴上反映我县城市建设发展的巨大变化相呼应。
按此思路,以上三大区块,即文庙、商业街、四合院,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文化印记,以弥补原规划设计稿中有关睢宁文化信息不足的问题。
文庙昭示的是睢宁的文脉气象;商业街则以线性布局,反映睢宁的商业气象;四合院是以面状的布局,反映了睢宁县域空间上的特征(睢水、泗水)和衍变。同时,通过15个四合院将此街区建设与各镇相联系,暗示了此街区建设是全县城乡人民的街区,这样,既在情感上与广大干部群众相勾连,也为下步的经营运作提供更多的可能。
(三)关于街区建筑形制
1.建筑体:我县古城于明洪武元年重建,清康熙年间为鼎盛时期,建筑风格明清兼备,以清为主。复建的街区宜突出我县古民居、商铺的特色,出檐带廊,青砖青瓦,立柱细长。
2.街道:因为该地块面积总体偏小,建议大量采用回廊形式将门脸联接,包括二楼也适当采用连廊形式,烘托商业气氛,提高商铺利用率。
(四)老商号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遗留下来的老商号并不多,建议采取三种方式予以重现。一是对于全县范围内的而且目前适于经营的商号,比如布匹、酿酒等,遴选优秀企业或作坊进驻,并且在早期予以补贴,支持其发展;二是充分发掘、利用我县丰富的非遗资源,鼓励编织、根雕、石雕、花鸟画、烙铁画、虎头鞋等传统美术手工艺经营者进入,推动我县非遗资源的生产性传承和保护;三是鉴于城南的大部分老商号其经营已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环境,套用“四大源”的名号,作为适合街区经营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商铺的字号,既寄托了历史情结,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新的形式。
(五)关于“水”元素的利用
“水”是睢宁人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承载了历代睢宁人的记忆,而“水”在民间也是“财气”的象征,同时“智者乐水”,水也是智慧和精神的象征,而该主题街区紧靠护城河,护城河也是古城重要的文化符号,无疑应当在“水”上大做文章,顺水而为,借水造势,因此街区建设还要在水的表达利用上做进一步研究。
城市化是庞大的经济工程,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和弘扬优秀的城市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城市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而文化遗产不是那些仿冒的古建赝品,更不是可胡编乱造的野史逸闻,它是渗透在当地建筑与景观当中的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内在文化精神。一座城市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个性,就更能唤起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就找到了城市的形象,也找到了市民的自豪和自信,更是找到了城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