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点亮城市
——全国部分城市市长谈信用建设(之二)

2017-05-21

中国信用 2017年8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体系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共建诚信和谐首善之区

北京市副市长 阴和俊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北京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丰富璀璨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诚信文化传统。“忠厚传世、礼貌待人”等许多“老规矩”世代传承,影响着一代代的北京人诚信立业、诚信为本,也带动着一批批老字号企业历尽沧桑、长盛不衰。比如北京同仁堂,就始终恪守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可以说,诚实守信一直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史记·儒林列传》曾经写到“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首都理应成为诚信和谐的首善之区。

2001年,北京市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内起步最早的省市之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建设“信用北京”作为一项打基础、谋全局、管长远的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北京市信用政策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基本建立,重点行业领域信用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京津冀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深入推进,信用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诚实守信意识已渐入人心,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2020年底前,通过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北京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信用规章制度和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全面发挥作用,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国内领先的社会信用体系,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规范运行的示范区。

当前,北京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创新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北京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与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公共资源交易、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等平台的对接,将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嵌入政府部门日常监管和服务流程。加快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向社会的公开与查询服务,促进公共信用信息和社会信用信息的互动融合,不断扩大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共享应用,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是加快推进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设。以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行业领域失信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信用联合奖惩协同机制,推动形成行政性、市场性和社会性信用联合奖惩制度,推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打造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为深入开展商事制度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治理“大城市病”、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供支撑。

三是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和阳光行政,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探索构建以专项督导、横向监督、社会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对政务诚信实施考核评价。加大街道(乡镇)政务、财务公开力度,将守信践诺情况纳入对街道(乡镇)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政府采购、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的政务诚信建设。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不断提升诚信履职意识和诚信行政水平,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

8月4日,北京市召开2017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

四是加快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文化建设贯穿于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诚信主题文化作品,持续开展“诚实做人守信做事”、企业和社团组织诚信创建、征信知识宣传周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作用,加大对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的宣传和褒扬力度,加大对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失信行为的披露和谴责力度,加强失信案例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五是加快推进京津冀信用合作共建建设。充分发挥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机制作用,建立统一的信用制度标准和技术规范,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建立信用协同监管和服务机制,率先在食品药品、环境保护、质量管理、旅游文化等领域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各行业领域的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共同推广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产品和服务,实现信用产品互认共用,加强信用专业人才培养和诚信宣传教育,为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六是加快推进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颁布实施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启动社会信用条例地方立法工作,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促进征信行业发展、信用评价评分、信用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等政策措施,保障信用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信用工作考核和评估制度,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信用环境监测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建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使北京市信用工作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让信用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专访广东省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志英

◎文/本刊记者 何玲

广东省广州市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2年以来,广州市先后印发《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广州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一系列文件,部署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各领域信用建设落实到政府各职能部门贯彻实施,并规范信用信息管理。

记者: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城市发展有何意义?

陈志英:目前,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为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信用信息查询共享;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等多个部门建立本行业信用档案和信用分级管理制度;海关、税务、法院与政府部门初步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对海关高级认证企业、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失信被执行人等信用主体进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为银行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税务部门与银行合作推出税融通,应用信用信息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同时积极开展诚信宣传,通过“诚信广州大家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等一系列信用宣传教育、评优评先活动营造诚信社会氛围。总的来说,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顺利完成了基础构筑和框架搭建工作,正转入更深层次的建设阶段。

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推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政务公开、信用记录、信用分级管理、守信失信联合奖惩等机制,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市民遵纪守法、企业守信经营的诚信意识,提升了政府管理水平,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有力促进了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使广州市这一“千年商都”焕发新春。

记者:广州市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陈志英:政务诚信方面,广州市制定实施《广州市政务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政府性债务管理、公务员诚信建设4个专项《工作方案》及《检查督导方案》,形成“1+4+1”的工作推进模式,确保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和结果信息依法公开、全国率先实现三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全国率先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公开政府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出台《公务员诚信守则》,实行公务员录用诚信承诺制,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系统和公务员诚信信息查询共享系统。

商务诚信方面,广州市积极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打造诚信商圈、评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制度。今年,广州市首个商务诚信平台——越秀区一德商务诚信平台建成上线,消费者或监管部门扫描一德商圈商品标签上的二维码即可实现“掌上智能追溯”, 实现了商品来源可追索。在2016年开展的“守合同重信用”评选中,共有符合条件的5826家企业(个体工商户)被公示为“2015年度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广州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数量占全省26.3%。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积极组织广州市企业申报2017~2018 年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已择优向省商务厅推荐了 16 家正选企业、25 家备选企业。

社会诚信方面,广州市归集完善各类社会主体信用信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和个人信用建设。一是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加强督促指导,通过推进社会组织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和信用评估及分级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二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应用机制,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强对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和整合,并由政府带头在公务员招录、积分入户等重点领域加大信用信息应用力度。三是加大信用宣传力度,开展“诚信宣传”主题月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司法公信方面,广州市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职能作用,以司法行政公信建设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信用建设,严把行业准入关 ,强化日常监管,完善诚信执业奖惩机制。大力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工作,市中院每月定期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市各有关部门推送,在投资项目审批、房地产权转移登记、商品房预售、动产抵押股权质押、规划项目审批等方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

记者: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亮点、创新点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是什么?

陈志英:广州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亮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启动早,广州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印发了《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二是工作机制和组织机制比较完善,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小组,下设信用办和12个信用建设专责小组,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等;三是制度体系建设比较健全,广州市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已累计出台了30多部规范性文件,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四是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广州市已建成可供社会查询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信息数据库归集约300万法人主体和4000万自然人主体共计9亿多条信用信息;五是信用信息应用广泛,推动信用信息在公共资源交易、电商监管、税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等多方面的应用。

广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上线

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信用信息的创新应用,通过“以用促建”,推动广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深层次发展。目前广州市已在多个领域开展信用信息创新应用。比如:南沙自贸区推进进出口商品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利用信用信息进行质量监管,对进出口商品从单纯的口岸监管转变为事前“源头可溯、风险可控”事中“守信便利、失信惩戒”、事后“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全链条闭环监管。广东林安物流集团(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充分应用信用信息,创新推进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搭建物流信用信息平台,自主开发物流诚信管理系统,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打造物流行业信用标普,形成了可在全国物流行业复制推广的“林安模式”。

记者:广州在为中小企业、微创企业建立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核心内容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陈志英:广州市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印发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十条工作措施的通知》,其中第一条工作措施便是要构建符合广州市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广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打通政务网、金融城域网与互联网的信息交互,实现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查询、信用评级、网上申贷以及融资供需信息的网上发布、撮合跟进。“广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已于去年9月正式上线试运行。

该平台的建设既拓宽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又为银行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提供了便利,提高审贷效率,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广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同时又促进了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广州市信用联合奖惩落到实处。

坚持诚信理念 助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天津市宁河区区长 夏新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优化市场环境等方面作用重大。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就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通过打击失信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护群众权益等手段,推动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天津市宁河区高度重视诚信建设,近年来,按照天津市信用规划确定的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信用建设任务要求,以发展需求和工作问题为导向,坚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环境两手抓、同推进,不断在深化、实化、优化上下功夫,推进诚信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用诚信提升服务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府言而有信,才能为企业和社会做出示范。主要做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务公开。坚持把“公平公正公开”贯穿用权和办事的全过程,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成“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系统”,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实体政务大厅、移动端等渠道,集中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办事指南、监督举报方式以及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机构名录等信息,提高了政务信息的透明度。二是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即服务、法无授权即禁止、当为不为即失责”的观念,教育引导政府系统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强化法治思维,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政府议事规则,从工程项目、民计民生到财经、人事等工作,均由政府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防止了“一支笔”、“一言堂”。同时,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联网实时审计系统,加强对基层工作的过程监督和检查,较好地规范了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行为,树立起政府依法、诚信、透明的形象。三是坚持提升效能。围绕建设效能型、服务型政府,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治理和政府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并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府部门开展效能评估,严肃整治庸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等不正之风,弘扬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优良作风,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政府。同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畅通绿色审批通道,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推进审批流程精简再造,全区发展环境持续好转。

用诚信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只有营造诚信市场经营环境,才能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规范运行。主要做好“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围绕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交通安全、融资担保等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同时,按照“源头赋码”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宁河区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信用信息的整合和应用、明确信用信息记录主体责任、部门之间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等措施,保障信用信息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更新,为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提供数据基础。二是加强失信惩处。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将失信被执行人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向社会公布,使具有良好诚信记录的商务活动主体充分享有守信的益处和便利,有资格享受参与公共产品服务,起到奖励诚信的作用;使不良信用记录的商务活动主体付出失信代价,特别是在政府行政决策和履职过程中,加大信用信息特别是信用报告的应用,在企业登记注册、项目立项审批、融资、工程招投标等多个环节查询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使失信企业和个人一次违约、处处受制。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及时公布典型案件,起到警示震慑作用。截至2017年4月底,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1260名失信被执行人已有136人自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三是加强日常监管。把企业信用承诺、信用报告、信用审查等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引导企业把诚信建设与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品牌创建等相结合,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提供支撑。目前,全区形成了津沽小站米、天河种猪、换新观赏鱼、天祥水产等一批“国”字号名牌产品,汇聚了一汽大众、海航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和企业信誉支撑了宁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用诚信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力。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归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诚信这一道德基石,只有在社会中普遍培育诚信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并转化为其实际行动。主要做好“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考核导向。把诚信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标准和测评体系,以考核导向深化诚信建设。在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道德模范评选等工作中,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诚信品格。二是突出教育引导。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公众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措施和工作进展情况,动员公众支持建设工作,投入到建设工作中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局面。三是突出载体创新。大力开展诚信教育,积极组织信用教育进社区、学校、家庭等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的全过程,让诚信理念入脑入心。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结合各镇、各行业的诚信创建活动,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宣传社会诚信典型事迹,让诚实守信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信用天津”网

加强诚信建设既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也是一项重要民心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重行动、抓落实,进一步健全长效制度,努力把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深入人心,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快推进诚信佳木斯建设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市长 郭冀平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以来,诚信就是规范社会行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准则。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央新一轮改革框架也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先后出台政务诚信建设、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三个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诚信建设的高度重视。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整体水平,对于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建立良性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佳木斯把诚信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政务诚信建设为重点,以信息管理为抓手,以诚信文化建设为支撑,努力建立与全面振兴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推进诚信佳木斯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以诚信政务建设为重点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务诚信作为“第一诚信”,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基础环节。我们把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政务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的重要表率和导向作用,引导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完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大行政问责和督察力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行政执法力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坚持程序公正、结果公正。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建立政府依法履约机制,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毁约,特别是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加强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政府债务、街道和乡镇等重点领域的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机关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公开制度,对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并予以公开,有效防止懒政怠政、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行为发生。

三是加大监督力度。定期对政府部门、县(市)区政府及公务员进行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开展考核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对政府部门、县(市)区政府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严重失信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政府融资等方面将给予相应惩罚,对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公务员启动问责程序。加快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政务诚信监测指标评价体系,探索运用大数据对市直部门和县(市)区政府信用状况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并定期公布排名结果。

以信用信息管理为抓手不断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缺失,本质上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我们把全覆盖、重共享、严惩戒贯穿信用信息管理全过程,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一是切实完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全面建立涵盖企业、个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四大主体的“信用户籍”。在企业信用信息方面,进一步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部门收集的企业市场准入、纳税、信贷、合同履行、产品和工程质量、食品药品安全、进出口、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信用信息等进行记录,搭建企业信用管理信息平台。在个人信用信息方面,积极开展和推进公务员个人信用试点工作,将公务员基础信息、岗位职责、社会公德等方面内容具体细化,在市人社局网站开设“公务员信用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连接各部门的局域网实现公务员信用信息的互通共享。在事业单位信用信息方面,继续完善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所有业务均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站办理并及时公告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快推进信用信息互联共享。

整合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信用信息系统资源,加快推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努力打破信用信息碎片化、部门化、无序化问题,消除信用信息“孤岛”。依法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级管理,确定查询权限,促进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状况公开透明、可查可核,逐步实现多部门、跨地区、跨领域信用信息联享联用,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三是大力促进信用信息运用。探索出台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失信惩戒办法,利用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现联动惩戒,运用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分别给予激励和惩戒。对失信行为较集中的领域,组织有关部门及时开展专项整治。对诚信企业,在行政许可审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评优评先时享受重点支持和优先办理。积极探索从行业分类监管、重点领域专项监管、跨部门联动惩戒三个层次,推进有关部门在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中广泛应用信用审查、信用承诺和信用报告。

以诚信文化为支撑大力营造社会诚实氛围

一个全民诚信守信的城市重在文化传播和滋养诚信价值理念,让诚信价值观浸润人心,让广大市民重信守诺。一是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抓好企业主体诚信教育活动,组织各类企业开展全员诚信教育,建立职工诚信考核评价制度,使诚信成为企业职工的基本规范。工商、质监等企业管理部门把诚信教育作为对企业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证照颁发、业务办理的流程中。抓好公共服务人员诚信教育,广泛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全面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引导医务人员崇尚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医德;在律师、会计师等职业人群资格准入、专业评价、年审考核中,强化诚信内容,实行诚信承诺,培养职业操守,建立诚信档案。

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市中心支行开展征信知识宣传

二是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大力推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诚信建设的要求贯穿到创建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组织生产企业以“质量第一”为主题,用规范的管理制度、精细的工艺流程、严格的质量标准,把诚信渗透在产品生产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组织商贸流通企业以“履约守信”为主题,深化“品牌兴佳”活动月和 “诚信经营示范店”等活动,倡导公平交易、以诚待人,构建诚信商业环境。组织窗口服务单位以“人民满意”为主题,用礼貌热情的态度、周到高效的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深入开展舆论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运用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阐释诚信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推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价值准则深入人心。组织佳木斯广播电视台、佳木斯日报安排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专题节目等形式传播诚信理念,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引导人们践行诚信价值。发挥公益广告引领文明风尚的作用,加强选题规划和设计制作,加大在各类媒体和公共场所的刊播力度,进一步形成讲诚实、守信用的良好社会氛围。

因信而立 为诚而行

江苏省淮安市代市长 蔡丽新

古人说:“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近年来,江苏淮安市围绕创建信用建设示范城市目标,以信用管理制度为基础,以信用信息系统为支撑,以信用产品应用为依托,以信用奖惩联动机制为手段,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全力打造“诚信淮安”。

建立四个体系夯实“诚信淮安”建设之基

建立信息归集体系。信用信息征集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淮安市2013年即制定印发了《淮安市社会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归集数据项的办法》,明确了全市52个部门、490类信息归集数据项及归集周期,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社会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及服务平台建设。目前,信用数据库涉及市场主体包括9万余家工商企业、33万余家个体工商户共3千余万条信息记录;涉及到会计、律师、导游、教师、医生等10余万重点职业人群和300余万自然人的信用信息。

建立应用服务体系。围绕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和信息查询应用服务,淮安创建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大厅,完善了信用平台应用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格局。同时,依托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不断优化和升级各类终端窗口的服务功能。目前,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区“一体化”信用系统建设全覆盖,已在全市开设8个信用信息免费查询窗口,设置了“诚信淮安”微信公众号、“诚信淮安”网站,为市民提供快捷高效的“一站式”信用信息审查和查询服务功能。

建立信用监管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市审批或许可办事中,强化事前审批信息应用及事中事后的信用监管,通过淮安市信用服务平台每年出具信用信息查询报告3200余份,审查企业信用信息11380家(次),有近10%的企业因有失信记录受到不同程度的惩戒和限制,实现了“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为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也较好地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建立失信惩戒体系。近年来,淮安在民生行业和重点领域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如食药监建立了“透明食药监”系统和“红黑名单”制度,物价局探索建立“互联网+价格信用”的管理模式,环保局根据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对不同环保信用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别化对待等,得到了国家、省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通过各行业失信惩戒制度的实施,全社会的守法诚信意识明显增强,失信行为明显降低。

聚焦四大领域走稳“诚信淮安”发展之路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淮安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依法行政、诚信施政,全面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在门户网站专门开辟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专栏,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行重大民生决策公开听证和部门年度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提升政府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实行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化”运行,推行政府年度重要工作和惠民实事工程进展督查、公开通报、承诺考核制度,不断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打造“诚信政府”。

深化商务诚信建设。以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为重点,建立了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重点抽查社会关注度高、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的市场主体。构建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和信用约束机制,推动全市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组织涉及安全和群众利益的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质量诚信承诺”活动,建立质量诚信档案。建立失信黑名单公开曝光和市场退出机制,实现多部门、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予以限制,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

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制定了诚信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信用记录关爱日”“质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普及信用知识,宣传诚信道德规范。在重点领域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开展诚信医院、诚信药店创建,建立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公示制度,组织文明诚信经营活动示范店创建评比,营造了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强化司法公信建设。通过司法公开系统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审判全面公开,累计公开文书1.1万篇,确保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及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依法推进检务公开,推行“阳光办案”,健全行贿犯罪记录应用联动机制,完善检察系统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加快推进警务公开,不断拓宽警务公开范围,开通了机动车交通违法和驾驶证违法记分记录的互联网和微信查询。

实施四项工程探索“诚信淮安”创新之举

抓好系统功能提升工程。按照“一个平台管信用”的建设目标,将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纳入“智慧淮安”建设整体布局,推进社会法人和自然人两库融合,常态化归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红黑名单”信息、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公共信用信息。提升优化数据归集、分析、查询、服务、应用支撑等功能,强化“诚信淮安”网站服务功能,开发“诚信淮安”APP,逐步形成市、县区及各部门“诚信淮安”门户网站群。

抓好应用服务拓展工程。持续推进政府部门带头示范运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许可、备案、信用承诺信息公示制度。探索建设基于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联合奖惩服务系统,将信用联合奖惩系统嵌入部门办事应用系统中,完善常态化的触发、响应和反馈机制。培育信用服务市场,不断扩大信用结果运用,加大与金融、互联网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合作,在“智慧淮安”大数据框架下,探索建立与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和大数据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应用与交易服务。

3月17日,淮安市信用办召开2016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考评交流会

抓好示范创建引领工程。加强诚信政务建设,积极开展信用示范街道、乡镇、社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持续开展企业信用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建立企业法人信用档案,逐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全力造浓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对严重失信、纳入“黑名单”的企业、个人,建立联合惩戒制度,让各类市场主体不愿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抓好诚信文化建设工程。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广泛开展“诚信活动周”“诚信兴商宣传月”“3·5”学雷锋活动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信用“六进”活动,即信用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和自觉行动。

创新体制机制 建设“信用滁州”

安徽省滁州市常务副市长 朱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习总书记多次对加强信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2016年6月27日的深改组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习总书记的讲话为诚信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重要遵循。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一系列关于信用工作的决策部署,安徽滁州市把“信用滁州”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将其作为重点改革任务和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进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持续加大宣传不断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

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做到方式新、覆盖广、频次高,诚信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诚实守信氛围更加浓厚。在滁州市持续开展了“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社会诚实守信”的《诚信倡议》《信用名片》微电影投放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在滁州市城区刊登宣传诚信理念的公益广告,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念。以身边典型的人和事感染人、激励人,每月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仅2016年就评选“滁州好人”135名,其中诚实守信类好人8名,天长市诚实守信好人项永祥当选“中国好人”。

同时,滁州市还注重从娃娃抓起,自2016年8月开始,在中小学课堂开设了“诚信季”专题道德讲堂,教育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诚实守信理念。

依托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打通信用大数据通道

当今社会管理工作已经进入大数据和云时代,整合各类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交换共享的政府大数据中心已是大势所趋。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就要围绕信用共享平台这一核心支撑,来统筹推进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和使用。

在信用平台建设上,滁州市采用 “市县一体化”模式,依托先期建设的社会管理系统,迅速完成信用平台、信用数据库和“信用滁州”网站等信用平台系统的第一阶段建设,实现信用数据与社管数据共享。目前,滁州市已经初步构建从市到县、从面到点的工作框架体系,打通并归集了全市200多家单位7亿多条信用数据,实现了下辖8个县(市、区)信用数据的全覆盖。信用体系的建设,也进一步助推了滁州市大数据建设,促进了滁州市“互联网+”政务和“互联网+”经济的互动发展,各类政府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形成政府、社会双方共同参与的现代化大数据发展网络。

实施联合奖惩不断扩大信用信息应用范围

信用体系建设的价值体现于应用,滁州市通过激励守信和惩戒失信的措施,切实把“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落到实处。滁州从税务、工商等行业入手,逐步拓展到14个行业领域建立诚信“红黑榜”信息发布制度,陆续在“信用滁州”网站、滁州文明网上发布了近万条“红黑榜”信息,群众浏览次数达10多万次,树立了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对严重失信的企业形成了震慑,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那些严重失信的企业和严重失信的个人,“成了过街老鼠”。

对于列入“红榜”的好典型,除了在“信用滁州”等网站进行宣传外,滁州市还积极探索对他们的激励措施,在安徽省率先开展“以诚信做担保 以道德为抵押”的道德信贷试点工作,对“诚实守信”的好人给予“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的信贷资金,帮助民众改善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6年12月,全市649名县级以上好人中,符合条件的439户全部授信,授信总额6.6亿元,114户用信5.6亿元。

开展行业信用试点建设不断拓宽信用应用建设维度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在推进体系构建中,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方式,循序渐进,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对重要的环节,在较为成熟的行业和地区开展试点,通过先行先试摸索经验,再逐步推广。

滁州市第一批选取了在中小微企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政府招投标管理、司法等行业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同时,滁州市还积极争取省里的试点,在建筑、水利工程领域推进信用评价结果在工程招投标中应用,已在40多个项目采用信用分评标,让企业真正为日常信用行为“买单”。

从整体来讲,滁州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仅仅完成了数据归集等基础工作,只在信用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方面开展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滁州市将围绕着信用数据共享、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产品应用等三个核心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争取信用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做好信用数据的共享。进一步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信息的资源价值。对于政府部门,要加强摸底调研,摸清各单位对信用数据的共享需求,制定信用数据共享清单和共享规则。对于企业和个人,要在保障信用信息安全、维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信用信息的公示范围,健全查询和异议处理机制。

二是建立失信联合惩戒发起和响应机制。国家目前已经在30多个领域出台了联合惩戒备忘录和开展联合惩戒。下一步,滁州市一方面将切实贯彻国家出台联合惩戒备忘录的要求,做好有关工作;另一方面,作为国家和省联合惩戒机制的补充,将建立滁州市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托现有的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发起和惩戒,形成一个闭环。

滁州市信用工作会议现场

三是拓展信用产品应用领域的范围。在信用产品的应用上,坚持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共治局面。在政府层面,发挥政府信用信息资源优势,把企业或个人信用状况,结合到荣誉申报、资金安排、环境评价、评先评优、社会福利政策安排等工作方面,让守信的人得到实惠,让失信的人无法享受公共政策的支持。在社会层面,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购买信用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应用信用产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在滁州市设立多种形式和业态的信用服务机构。

滁州市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围绕提升信用数据质量抓归集,围绕完善信用工作制度抓建设,围绕开展信用信息应用抓创新,围绕拓宽信用产品范围抓开发,确保到2020年,“信用滁州”建设顺利完成。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的进一步弘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一定会圆满实现。

从三方面切入 推进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良性互动

安徽省阜阳市常务副市长 陈军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极为重要的制度安排,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安徽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在相关领域推进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应用是核心,而信用信息归集是信用信息应用的前提。由于体制机制等各种原因,信用信息归集成为各地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当前,安徽阜阳市正着手全力推进形成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良性互动的格局。在此,重点从信用信息归集、守信联合激励、信用大数据应用三个方面介绍阜阳市的推进思路和即将采取的系列措施。

以强力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实现跨越发展

信用信息归集的难点在于部门分割。如果没有信用信息的强力归集,以及归集后的分级管理、分级开放,信用信息应用市场将长期处于萎缩状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难有实质性进展。作为欠发达的千万级人口大市,阜阳市必须先行一步,将其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

在信用信息归集的过程中,信息安全是首要问题。有效解决信息归集可能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着手。目前,阜阳市已经起草了《关于强力推进信用信息归集的实施办法》,下一步将广泛征求意见。该实施办法中慎重考虑了为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而遇到的特殊情况,预留了合理的解决时间。

该实施办法推进信息归集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如果部门(单位)对于本部门(单位)的信用信息数据全部归集到阜阳市里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存在异议,应当以书面报告形式,报阜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逾期未报的,视为没有异议。第二,阜阳市政府适时组织阜阳市发展改革委、人行阜阳市中心支行、技术专家以及异议部门(单位)等进行内部协调;协调不成的,邀请国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知名专家(包括政策制定和平台建设技术专家,阜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提前组建专家库)研究该部门(单位)的书面报告,并组成答辩专家团,对该部门(单位)进行答辩、质询、评分。第三,如果异议部门(单位)通过答辩,则暂缓向阜阳市平台归集全部数据,但该部门(单位)必须明确能够归集的条件和时间;未通过答辩的异议部门(单位),要按照相关规定立即将本部门(单位)的信用信息数据全部归集到阜阳市里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另外,还要对部门(单位)进行责任追究。这个思路考虑了部门(单位)的合理诉求,提供了充分的救济渠道,同时,压实了责任,敦促部门(单位)尽心尽责。

社会上个人信息泄露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掌握这些信息的部门(单位)监管不到位、分级管理不到位,导致信息地下交易泛滥。推行这一思路的目的是让大家明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大家应当树立整体观、大局观和科学发展观。无论公共信用信息,还是其他领域的信用信息,只要涉及信用信息,如果没有政府的依法依规强力归集,都将寸步难行。如果各部门的信用信息长期处于分割状态,那么数据就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信用信息应用市场就很难培育,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大数据及其衍生产业发展就不可能有大的改善,阜阳这个传统农业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将非常困难。因此信用信息的归集是必须做的大事情,是基础性、前提性的事情。政府有信心、决心和能力把大数据资源做大,把好事办好,为阜阳市“双轮驱动”战略共同发力。

以企业融资为切入点实施联合激励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部分,与金融结合,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因此,结合阜阳实际,阜阳市以金融支持实体企业为切入点,先期推出了以守信联合激励促进创业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案正在起草,大致思路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阜阳市建投集团代表政府作为出资方,成立产业引导基金(母基金),并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各领域的股权投资基金(子基金)。

第二,由阜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抽调阜阳市经济和信息化、科技、财政、税务、商务、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农业、质监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服务团队,专门服务股权投资基金。

第三,服务团队协助股权投资基金进行尽职调查,包括利用信用信息平台查询和现场调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和成本。

第四,在基金股权投资目标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后,服务团队围绕目标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包括目标企业所属行业的市场前景、技术前沿、新模式、新工艺、标杆企业、上下游企业、具体困难等)、企业培训(包括管理层培训、职工培训等)、品牌策划、产品质量提升、筹办专题论坛、产业链招商、科技成果转化,进而加入产业联盟和协会、参与标准制定等,整合各种政策资源向目标企业集中,与股权投资机构、目标企业、贷款行等共同制定目标企业的融资方案、发展规划,协助目标企业优化股权结构、改进管理模式,帮助目标企业引进高端人才,这样就能集中力量培养目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目标企业的商务成本,为目标企业联合增信,加快目标企业的上市进程,缩短股权投资机构的变现退出周期,再次降低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和成本,强力引导社会资本向阜阳市集聚。

第五,在深度服务目标企业的过程中,针对个案问题,各部门能快速协调解决;针对共性问题,能共同研判,提出富有成效的对策建议。一方面,不断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机制,逐渐形成高端产业链、产业联盟;另一方面,促使服务团队在服务过程中开拓视野、增强意识,深度了解资本运作的思路、方法。

以大数据为引领实现智慧发展

一是利用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结合大数据技术归集数据,建成高价值密度的信用大数据库,形成对社会相关领域资本的吸引力。

“信用阜阳”网

二是支持阜阳市建投集团代表政府控股成立大数据公司、征信公司、信用评级公司、大数据研究院、信用研究院等机构,积极引导相关领域高科技公司以及各类社会资本共同合作。在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优先指导阜阳市建投集团拓展信用信息应用领域,探索在保守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条件下的数据应用。

三是组织研究大数据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以阜阳市建投集团设立的大数据公司等为平台,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引导信用产品、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促进阜阳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阜阳市建投集团大数据公司与相关部门共同推进阜阳的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的招商引资吸引力。

四是先期围绕大健康、大智造、大环保等产业,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开展招商引资。待阜阳市建投集团投资能力提升后,可通过兼并重组、杠杆收购、购买各孵化器内小微企业等多种方式,在阜阳培育区域总部经济,努力把集团打造成以大数据技术支撑的区域性投融资航母,助力阜阳经济继续升级,实现智能化发展。

信用信息的归集不是终点。从上述三方面切入,核心在于应用,目的在于打造优质的信用经济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让人民拥有真切的获得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主动作为 努力把汕头打造成全国信用高地

广东省汕头市常务副市长 李耿坚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汕头市作为百载商埠,历来具有重诚信的传统,见证百年沧桑侨史、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侨批文化即是最有力的证明。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汕头把信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叠加地带”来抓,着力打造“信用汕头”。200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信用体系建设,2003年设立市社会信用监督管理机构,201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信用建设试点市,2016年成为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和认识到,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政府能否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牵引性和示范性作用,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坚持信用建设政府先行,以建设诚信政府为突破口,引领汕头信用建设。

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建设诚信政府的前提。近年来,我们一方面着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民主化、科学化决策机制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定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事项应事先通过市法制部门审查和论证,任何重大决策均以法律为依据、为支撑、为准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决策论证制度。同时,规范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遏制凭人情办事和违法违纪审批,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政府有权不能“任性”。比如,通过特区立法出台《汕头市行政程序规定》,开创了全国首个地级市行政程序立法的先河,以法定形式规范和固化行政行为;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近年来压减行政审批事项63.5%,实现审批办事时限提速50%以上。另一方面,强调彰扬法治,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努力做到执法必严。去年以来,我们结合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实施城市环境“九大提升行动”,特别是敢于向城市管理“痼疾”开刀,严格城市管理执法,共拆除违章建筑34.7万处,其中很大比例是存在十几年乃至二三十年、久拆不下的违章建筑;共改造道路624条,包括打通庐山北路、金环南路、金新北路等一批困扰多年的“断头路”。事实证明,只要“公”字当头、依法依规、一视同仁,政府执法活动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创文强管活动开展以来,违章建筑当事人自拆率达到90%,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又如,汕湛高速公路汕头段长43公里,我们仅花了两个多月就完成100%交地,这是政府高效执行力的又一有力证明。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规范政府履职行为,着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实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事项一站式集中办理率到2020年达到100%。

坚持把推进政务诚信作为建设诚信政府的核心。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信用制度。围绕信用信息管理与应用、信用监督与惩戒、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等关键环节,近年来陆续出台了《重大行政决策量化标准规定》《行政机关合同管理规定》等制度规范,目前还在抓紧制订《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办法》《社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等,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逐步形成“制度设计+信用运行+支撑保障”的框架体系。各职能部门已相应出台相关信用信息发布和监管制度,已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商务经贸、融资担保等21个领域开展信用信息应用,逐步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制度,今年底前将建立红黑名单制度,推动红黑名单落实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个人信用记录。同时,坚持政府率先用信,在政府机关率先使用信用记录、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比如,在全市机关全面推广使用正版软件,目前机关计算机使用正版软件率达到100%。二是完善政务诚信记录。我们通过加强公务员信用培训,不断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在公务员管理各环节中重视考察和运用公务员个人信用信息,在录用、转任、调任、晋升、试用期满登记中严格要求各单位把信用情况纳入考察内容。同时,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戒和曝光力度,对工作中存在失信行为的政府部门,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和问责。三是建设信用信息平台。我们已经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全市134个单位上线实现办公自动化,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达69%。以此为基础,建立“信用汕头”网站,已覆盖全市43家具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职能的部门。目前,我们正着力推进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与国家、省级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共享,计划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坚持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近年来,我们不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积极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市直部门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大力推进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公共资源配置、政策执行和落实情况、减税降费、就业创业、环境保护、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等领域的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以及新闻发布会和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应该公开的信息都及时、全面、主动公开。同时,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结合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网络、新媒体,建立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协调和平衡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多方利益。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深入推进办事公开,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将公开情况纳入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范围,实现政务公开信息100%网上发布。

2016年11月21日,汕头市召开全市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动员大会

坚持把推进廉洁政府作为建设诚信政府的保障。公生明、廉生威。我们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一起部署、推动和落实,不断增强防腐倡廉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特别是把作风建设作为着力点,今年以来开展了以“崇德尚法、为民担当、创新实干”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开展“六大专项活动”、完善“六大治本制度”,出台《汕头市公职人员行为若干规范(试行)》,严厉整肃公职人员“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坚决扫除作风之弊,努力实现干部队伍作风大转变。同时,健全行政监督体系,推进建设覆盖全市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实行全程实时效能监察,并强化效能问责等手段,致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加强诚信建设 锻造城市“软”实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常务副市长 常晋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诚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要求,更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是一种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和创新石嘴山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市场主体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顶层设计”绘制“信用石嘴山路线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石嘴山市政府充分发挥政府推进诚信体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制定印发了《石嘴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和全区、全国同步,适应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信用体系;全市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信用交易规模达到全区平均水平,社会信用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基本齐备、运行良好,信用服务业门类齐全,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较为健全,全社会信用水平明显改善,市场经济和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同时,石嘴山市政府成立了由政府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石嘴山市发改委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担任副组长,三县区人民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印发实施《石嘴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5—2017年重点任务及分工》,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的93项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督促各成员单位“挂图作战”,制定具体工作计划,推进各项工作。

突出政府示范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政务诚信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同时也对社会诚信建设既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石嘴山市高度重视“政务诚信”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持续规范行政履职行为,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快政府守信承诺机制建设,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的示范推动作用。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对各类审批事项及办理程序和时限等全部公开,公共信用信息公开成效逐步显现。

目前,全市30家具有行政审批和监管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全力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自2015年6月24日以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17,155条行政许可信息和2498条行政处罚信息全部在信用宁夏网站进行公示。

建立奖惩机制营造优质的信用环境

联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2016年,石嘴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委、公安局、安监局等27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确定了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范围。《备忘录》还对安全生产领域、旅行社经营领域等9个领域的限制措施和限制方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备忘录》的签署打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更加广泛的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对市场主体自觉守法守信,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老赖”,法院也使出了“杀手锏”,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在外出旅游、乘坐交通工具、高档场所消费、购买不动产等方面,通通予以限制。

截至2016年底,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失信被执行人自然人4008人次,法人或其他组织740人次,促使200多名“老赖”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围绕食品药品安全、工业生产、建筑质量、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纳税、经营、逃废银行债务、履行生效判决文书、用人单位信用、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失信情况,发布了诚信“红黑名单”。对列入不良信用“黑名单”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依据已有政策法规进行联合监管、联合惩戒,使失信者寸步难行。而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社会组织,石嘴山市在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确保守信者得到激励。

完善信用信息征集实现信用管理全覆盖

为全面征集、整合、应用社会信用信息,2016年,石嘴山市印发了《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规划建设石嘴山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管理系统、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公安局、工商局、交通局、质监局、税务局等31个政府职能部门掌握的社会信用信息,依法进行全面归集。将信用平台信息共享方式,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贷款、政府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集中采购、项目招投标、行政审批、日常监督、资质认定、检验评估、人才聘用、干部管理、评先树优以及政府职能涉及的其他事项等。

目前,石嘴山市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已完成31个部门的目录配置工作,信用石嘴山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随着信用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石嘴山市逐步构建起“依法征集、有效整合、多方共享、广泛应用”的社会信用信息体系,从而加快营造全社会守法讲诚信的良好环境。

石嘴山市向市民宣传信用知识

加大宣教力度普及诚信文化知识

石嘴山市制定了《石嘴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宣传工作方案》《石嘴山市诚信文化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新媒体等各类媒体平台加大城市信用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诚信企业家李楠荣登中央文明办推举的“中国好人榜”。《石嘴山:诚信风正疾》《宁夏石嘴山市全面启动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石嘴山市27个部门联合惩戒失信企业》分别被“信用中国”网站、中央文明网采用。利用《石嘴山日报》等媒体,推出了诚信的哥张春宁、范建设、马立涛、侯永峰,修表师傅周志民,“无臂肥王”李宗强,诚信调料店主李华存以及沟口海龙超市、大武口区信捷通讯部、金国威手机电脑城等一系列诚信个人和商家。在贺兰山百货大楼、华欣商厦、美佳铭城、北京华联、万商市场、世纪金秋等商贸实体,联合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暨文明诚信经营活动示范店创建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严守法律、不售假货、保障售后、诚信经营。

“信用”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应该最大程度上落地并服务于民众,也只有“信用红利”惠及普通民众,才能真正加快“信用城市”的建设步伐。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加速发展阶段,石嘴山市将依托城市信用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将城市信用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无形资本和特殊资源,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

以诚信为本 全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湖北省天门市常务副市长 徐荣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并多次作出工作部署,要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天门市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充分认识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性、紧迫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社会信用观念淡薄、商业欺诈、金融诈骗、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依法行政、司法不公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不诚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损害了公共机关的公信力,增加了社会成本和风险,降低了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从反面折射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诚信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生活以及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建设,要切实把社会诚信建设这一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全面理解把握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诚信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个公民诚实守信、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更需要每个公民用诚信去维护,建立起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平等互爱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人们对社会诚信价值的认同和自觉的践行。只有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和谐相处,才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创造活力,从而真正解决好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问题。

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主要体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价值观层面,体现在对社会管理和服务民生的政策公正性层面。政策不公和政府行为不当就会导致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和利益冲突,甚至导致腐败,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因此,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为民、依法行政、认真履职。

诚信是促进市场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诚信经济,讲质量、重信誉的市场经济,才是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在诚信和法制的双重作用下,社会运行成本降低,各方面的信誉度提高,社会关系才能和谐。因此,诚信是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的重要道德基础。

加快推进天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完善天门市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信用信息汇集系统,尽快征集企业库信用数据,启动重点职业人群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扩大信息归集工作的覆盖面,将个人、企业法人、社会组织的社会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纳税资源、司法资源等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集中起来,作出整体信用评价。集中抓好信用信息的上线、共享、更新、归集、开放、应用和推送各个环节,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用资料的交换和共享,早日实现部门间信用信息的共享。

加强法律约束。法律约束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不同的价值主体有不同的诚信要求,需要社会对诚信价值主体的法律约束,形成社会诚信的导向。对个体而言,要把诚信价值观作为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加以引导;对企业而言,要将诚信价值观作为企业经营的价值取向,成为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依据法律法规加以约束管理;对政府而言,要将诚信价值观作为政府执政的基本理念,取信于民,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支持。目前,国家层面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湖北省也刚刚出台了《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为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条例,通过法治的保障,使信用好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得到社会信任,大家尊重;使失信者声誉扫地、寸步难行。

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长效机制。当前社会之所以存在诚信缺失,监管不到位,惩处力度不够是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就是要解决诚信监管问题。加强诚信监管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企事业法人和自然人信用记录的数据库信息,对不良信用记录进行合法且有效的公示,并长期进行跟踪管理。另一方面要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对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行政或司法处罚,失信的单位和个人在物质上和名誉上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和风险,使每个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都充分意识到诚信的实际价值,不敢、不能、不愿失信,真正提高全社会文明诚信水平,使遵法、敬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有序、规范、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守信者实施激励和失信者实施惩戒,引导和倒逼政府、企业、个人及全社会的诚实守信,形成推动社会诚信建设的强大合力。

天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全面推进政府自身信用建设,塑造诚信政府形象。政府既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者,也是实践者。要确立“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理念,为民办事、尽心尽责、恪尽职守、依法行政;要加大政府诚信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组织、协调、服务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政府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把政府诚信建设与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树立政府守信践诺形象;要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纪、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以诚实守信的行动自觉维护政府的形象,以良好的政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做好诚信文化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诚信观建设为重点,通过各种传媒,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诚信社会、诚信单位、诚信企业、诚信家庭的活动中来,践行“一诺千金”“诚信为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行业文明诚信建设,以优质文明的诚信服务为切入点,提高服务行业、窗口单位文明执法、诚信优质的服务水平,营造“诚实守信光荣,背约失信可耻”,处处讲诚信,人人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