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体温的预防效果研究
2017-05-20朱爱满
朱爱满, 陆 春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 安徽 池州, 247000)
循证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体温的预防效果研究
朱爱满, 陆 春
(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 安徽 池州, 24700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RP)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行TUPKRP治疗的10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系统护理,比较2组的体温变化、异常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麻醉后15 min、术中30 min与术后30 min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麻醉后体温呈下降趋势,各时点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各时点体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低体温、寒战、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2.00%、6.00%、22.0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90.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TUPKRP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低体温
前列腺增生症(BPH)为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老年男性,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严峻,BPH的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1]。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RP)具有操作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由于行TUPKRP治疗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患者各项生理机能出现衰退,并多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体温调节功能差; 且围术期患者往往伴随着紧张焦虑的心理失衡体验。此外手术时需裸露身体,并行大量液体灌注,再加上麻醉药物的使用,使TUPKRP术中低体温发生风险明显增加,术中若出现低体温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术后康复[2-3]。研究[4]显示,虽然护理措施不能完全替代医生采取的治疗措施,但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低体温的产生。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时,审慎地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与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科学证据,并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本研究在TUPKRP的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循证护理,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TUPKRP治疗的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58~87岁,平均(73.3±6.62)岁,病程1~15年,平均(4.24±1.13)年,体质量(61.52±5.67) kg, 前列腺质量(56.34±5.22) g, 合并高血压18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对照组年龄57~85岁,平均(72.71±7.45)岁,病程1~16年,平均(4.19±1.20)年,体质量(60.82±6.37) kg, 前列腺质量(54.82±5.71) g, 合并高血压2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体质量、前列腺质量、合并症等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良性BPH, 均经B超、直肠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等法确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前列腺癌病史,膀胱癌病史,神经源性膀胱病史,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病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评审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TUPKRP围术期常规系统化护理,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指导、术中护理、术后用药指导、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TUPKRP围手术期预防低体温的循证护理干预。
1.3.1 确定循证护理问题:人体正常情况下通过自身调节系统维持体内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并保持核心体温在(37±0.40) ℃。体温低于36℃称之为低体温。TUPKRP手术过程中发生低体温的可能性非常高。低体温可使机体出现寒战,表现为身体受冷而颤抖,并增加凝血障碍、循环障碍、切口感染的风险。因此,护理小组将如何预防TUPKRP手术病例低体温的出现确定为护理问题。
1.3.2 查询求证及循证护理对策: ⑴ 麻醉: ① 循证支持,全身麻醉可对体温调节中枢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冷反应行为丧失[5]。麻醉药物可抑制血管收缩,减弱机体对寒冷的血管收缩防御反应; 再加上手术部位裸露,以及消毒液的蒸发等,可导致患者体热由核心室转移至外周室重新分布,进而引起体温迅速下降[6]。甚至刺激机体的温度感受器,引起寒战反应。麻醉开始后的30 min内患者的体温下降明显,甚至可低于35 ℃, 如不给予有效的保温措施,术后约70%的患者出现低体温。而麻醉恢复期未能进行有效的保温措施,寒战的发生率可达40%。研究[7]显示,先将充气加温毯调至高档43 ℃, 1 h后再转至中档38 ℃可保持腹部手术患者体温平稳。王金鑫等[8]研究发现,在烧伤整形患者非手术部位覆盖充气式升温毯,术中120、180、240 min、术毕肛温明显高于覆盖常规手术单的患者。② 护理对策,采用保暖覆盖物,手术时对手术区域以外的部位进行覆盖,特别注意肩部和上肢的保暖,减少皮肤裸露面积,麻醉后采用预热的毛毯或电热毯进行保温处理。对于年龄较大或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在手术床上垫水温毯,调节水温至39 ℃, 保持体表温度不至过低。在有效范围内从严掌握麻醉药用量,尽量减少麻醉药物对体温的影响。⑵ 低温液体的输入: ① 循证支持,术中大量输入低温液体是导致低体温的重要原因[9]。室温下输入1个单位4℃冷冻库血可导致体温下降约0.25 ℃, 成人静脉输入1 000 mL和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可致体温下降0.3 ℃, 这与大量输入常温液体对血液起到冷稀释作用有关[10]。手术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甘露醇冲洗液,持续冲洗未经加温的液体也是造成体内热量丢失的主要原因。研究[11]证实,对手术患者采取恒温水浴箱进行输液预加温,保证输液前液体加温到38 ℃,与常温输液相比,麻醉诱导后至术毕苏醒前体温差明显下降,且寒战发生率显著降低。刘丹等[12]的研究显示,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术期老年患者输液37 ℃血液与液体,术区使用39 ℃冲洗液,可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并能改善苏醒质量与术后认知功能。② 护理对策:对冲洗液、血液制品与输液导管使用恒温水浴箱加热,冲洗液与血液制品的温度保持在38 ℃,将常用体表消毒液碘伏加热至38 ℃, 在不影响消毒效果的同时能显著降低体表的传导散热。⑶ 低温环境: ① 循证支持,当环境温度和患者体温相差过大时,可造成辐射与对流散热明显增加[13]。外科手术患者热量丢失最多的是出现在手术室1 h内。患者在室温<21 ℃时散热更快。为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应设置合理的手术室温湿度,手术室温度最好不低于24℃,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14]。② 护理对策,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前30 min开启空调,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2~25 ℃。在对患者进行麻醉与消毒铺巾时,则应将温度升至27~30 ℃, 消毒铺巾完成后,视情况调节温度,但不低于24 ℃。⑷ 患者因素: ① 循证支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使血管紧张度升高,影响微循环及回心血量。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多为老年人,其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慢,故体温调节与产热功能差,易出现低体温[15]。在老年患者围术期加强体温控制,尽可能保证术中体温恒定,有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低体温的发生[16]。② 护理对策,术前访视应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使其了解手术室环境、手术方式及手术过程,缓解紧张与焦虑情绪,预防患者因为精神因素使冷刺激阈值的降低。强化医护人员保暖意识,增加对老年患者的保暖升温措施。增加覆盖物,减少皮肤裸露,将患者上身覆盖预热至40 ℃的棉毯2层。安置体位时,穿上保暖裤套。⑸ 医务人员缺乏保暖意识: ① 循证支持,患者在进出手术室过程中未加保暖,术中裸露皮肤时间过长等都会增加低体温发生率。手术室护士低体温预防意识薄弱、术中护理操作的紧张状态等,可致护士忽视对低体温的预防。加强对护士围术期低体温预防意识的培养,围术期加强对患者体温监测,做好保暖措施有助于减少低体温的发生[17]。② 护理对策,围术期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同时,手术室巡回护士术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低体温。在患者进出手术室过程中给予患者严密包裹,以隔离外部环境。
1.4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5 min、术中30 min及术后30 min的体温变化情况,比较围术期的低体温、寒战及膀胱痉挛发生率,并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满意度,调查项目包括操作技能、沟通情况、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等项目,各项目满分为25分,总分为100分。91~100 分为非常满意; 70~80分为比较满意; 60~79分为一般; 0~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调查数。低体温:体温低于36 ℃; 寒战:患者清醒后主诉寒战并伴肢体颤动; 膀胱痉挛:膀胱平滑肌或膀胱括约肌痉挛性收缩,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下腹部疼痛、膀胱憋胀感。
2 结 果
2.1 不同时点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麻醉前2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麻醉后至术后30 min体温未下降,各时点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麻醉后体温呈下降趋势,各时点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15 min、术中30 min、术后30 min体温与麻醉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点体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时点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围术期异常情况比较
观察组围术期低体温、寒战、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2.00%、6.00%、22.0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患者围术期异常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中非常满意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不满意的人数少于对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 论
TUPKRP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围术期易出现低体温。低体温的产生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如凝血功能障碍、局部组织氧供减少等易诱导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在处于低体温的情况下,药物代谢速度会减慢,麻醉药物代谢缓慢可明显延长麻醉苏醒时间[18]。此外,低体温患者出现的寒战及躁动可增加机体耗氧量,加快心率。低体温还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故增加了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的预后。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19]。本研究对行TUPKRP治疗的BPH患者采取低体温循证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循证护理也称作求证护理或实证护理,其核心思想是护士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时应获取科学可信的依据,结合自身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考虑到患者的价值与愿望,进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20]。对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在低体温的预防中采取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科学可信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寻求实证,并合理运用实证,帮助分析及解决问题,作出正确的护理决策。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循证依据有机结合,可有效减少因经验护理而导致的不合理或不科学护理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21]。
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原因寻求循证支持发现,引起TUPKRP围术期低体温的常见原因包括麻醉、低温液体的输入、低温环境、患者因素以及医务人员缺乏保暖意识这5个方面。通过对这些原因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麻醉后至术后30 min体温未下降,各时点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麻醉后体温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各时点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对照组麻醉后不同时点体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异常情况来看,观察组围术期低体温、寒战、膀胱痉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膀胱痉挛是TUPKRP的常见并发症,其产生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存在相关性,膀胱黏膜对温度刺激非常敏感,若冲洗液温度过低易诱发膀胱痉挛。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循证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恒温水浴箱对冲洗液进行加热,并使其维持在37 ℃, 有效预防了膀胱痉挛的产生。而冲洗液与静脉输液温度接近体温可防止低温液体产生冷稀释作用,故可降低寒战发生率[22]。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TUPKRP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进而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了循证护理不仅可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出现,而且能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
[1] 陆兆祥, 梁法政, 江墩勤, 等.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J]. 安徽医学, 2016, 37(4): 438-440.
[2] 吉琦, 掌孝荣, 刘春霞. 手术室温度与感染及人体舒适度关系的研究现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6): 3679-3680.
[3] 樊军芳, 史小艳, 程沛, 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5, 36(2): 327-329.
[4] 李瑞.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241例围术期护理体会[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4(2): 62-64.
[5] 余明仙. 品管圈管理对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20): 2543-2545.
[6] 孙凤梅, 贾静. 保温干预对老年胃癌根治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3, 35(5): 778-779.
[7] 金歌, 刘延锦, 王俊平, 等. 不同保温温度对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5): 583-586.
[8] 王金鑫, 李菊红, 吴福丽. 充气式升温毯对烧伤整形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效果观察[J]. 人民军医, 2016, 59(1): 34-35.
[9] 高金莲, 曲海芹. 复合保温改善腹部手术术中低体温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13, 53(18): 45-46.
[10] 梁宏云. 老年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保温护理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8): 2029-2030.
[11] 王维佳, 王欢, 吴慧颖, 等. 输液预加温对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12): 1143-1144.
[12] 刘丹, 汪涛, 何开华. 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不同输血输液温度对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6, 32(2): 122-125.
[13] 傅晓晏, 刘伟萍. 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保温干预[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4): 47-48.
[14] 陈伟伟, 张芳, 章传叶. 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 中国临床护理, 2016, 8(1): 84-87.
[15] 张红剑, 莫伊丽, 韩子华, 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7): 126-128.
[16] 冯立, 陶仁海, 张笑萍, 等. 胸科高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循证护理[J]. 护理研究, 2015, 29(4A): 1228-1231.
[17] 田秀, 郭志红. 围手术期低体温及其护理干预现状[J]. 实用医药杂志, 2016, 33(4): 363-366.
[18] HOROSZ B, MALEC-MILEWSKA M. Methods to prevent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J]. Anaesthesiol Intensive Ther, 2014, 46(2): 96-100.
[19] 唐锐, 马郑萍, 张丽平, 等. 中医护理在阳虚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低体温中的应用[J]. 西部中医药, 2015, 28(3): 127-129.
[20] 冯立, 陶仁海, 张笑萍, 等. 胸科高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循证护理[J]. 护理研究, 2015, 29(4A): 1228-1231.
[21] 周庆云, 卫中庆, 陈星梅. 循证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的Meta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2): 71-74.
[22] 黄安琼. 手术期保温护理对创伤患者低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9): 1918-1920.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care for prevention of hypothermia in elderly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s with hyperplasia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urgery
ZHU Aiman, LU Chun
(DepartmentofOperatingRoom,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ChiZhou,Chizhou,Anhui, 247000)
Objective To prob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care for prevention of hypothermia in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lasma bipolar (TUPKRP)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 Methods One hundr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 treated with TUPKRP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was giv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was given conventional systematic care. The temperature change, complication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temperature in observation group among different time(before anesthesia, 15 min after anesthesia, 15 min after surgery starting and 30 min after surgery comple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ontrols had an obvious declining tendency, and the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im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emperature in the controls at each time point after anesthesi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 (P<0.05).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chills, bladder spasm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12.00%, 6.00% and 22.00% respectively, and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s(P<0.01).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90.00% vs. 74.00%,P<0.05). 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care is effective for preventing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 and deserves clinical promotion.
evidence-based car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low body temperature
2016-11-15
安徽省卫生厅资助项目(2010H25)
R 473.6
A
1672-2353(2017)08-116-05
10.7619/jcmp.201708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