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下妈祖出湄洲

2017-05-20王曦东张飞龙

中国名牌 2017年7期
关键词:洪门湄洲湄洲岛

王曦东+张飞龙

从福建莆田乘船出海,船行20分钟,一个云雾缭绕的海岛出现在眼前,它就是湄洲岛——妈祖的故乡。

神是过去人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封称帝。远隔千里之外的湄洲岛上,一位林姓女子出世,不啼不哭,取名默娘。林默娘善良聪慧、能知祸福,28岁那年,见危赴难,羽化升天。人们哀悼默娘,在湄洲岛主峰建庙奉祀。南方人称娘娘为娘妈,默娘被视为女神,故尊称妈祖。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主任周金琰介绍说,1000多年来,宋、元、明、清历代皇帝对妈祖进行了30多次的褒封,其爵位从“夫人”“妃”直至“天妃”“天后”,现在尊称“天上圣母”。如今海内外妈祖信众近2亿人,大小妈祖庙数以万计,遍布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在台湾有占总人口2/3的人信仰妈祖。妈祖已经成为出海人的精神支柱,信念之神,也成为海外游子心向祖国的精神寄托。

湄洲岛上,峰峦之巅,一座妈祖石像俯视大海。这是全岛地标性建筑,高14.35米,寓意湄洲岛14,35平方公里面积;由365块石头堆砌而成,寓意妈祖一年365天护佑民众。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世界各地的妈祖信众纷纷来到湄洲,寻根谒祖、割火过炉(一种祭拜仪式,将祖庙香灰带回各自祭庙)、祈祷平安。

今年是妈祖诞辰1057周年,4月17日至19日,即农历三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湄洲岛开展了以“同谒妈祖共享平安”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据说,湄洲妈祖祭典与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并称为“中华三大祭典”。

妈祖在民间

清晨5点,鼓乐伴着鞭炮声,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循声望去,街上已经热闹非常。一队接一队的妈祖信众,盛装出行。这些队伍都是来自各地妈祖庙的进香团,仪仗队员高举伞盖、龙旗,护卫队员鸣锣清道,鼓手乐手奏乐击鼓,簇拥着四人抬、八人抬或十人抬的大轿,轿上是妈祖的坐像,沿着大路向妈祖祖庙走去。这个活动俗称“各地妈祖回娘家”。

惠安女、浔埔女、湄洲女是福建三大渔女,吃苦耐劳,特色鲜明,妈祖是她们共同的女神。进香团的队伍以女性为主,花头巾遮脸,戴黄色斗笠,红色短衣短裤,大多是泉州惠安女。头戴鲜花,身着对襟衫,应是浔埔女。发髻高耸,蓝、红、黑的衣裤,又称妈祖头和妈祖服,则是湄洲女。据说,妈祖服的蓝色上衣代表大海,裤子上红下黑两截隐含平安与思念。妈祖头是将头发盘起梳得像船上的帆,左右各一根波浪型的发卡,代表船上的橹和浆,头上盘一个圆圆的发髻代表船上的舵,一根红头绳盘在发髻里代表船上的缆绳,一根银钗横向穿过发髻代表船上的锚。头上的每个发饰都代表船上的零件,象征着一帆风顺。

争烧头柱香

4月17日上午,妈祖诞辰1057周年庙会启动暨升幡挂灯仪式举行。上午9点,鼓乐声起,30支民俗表演队踏着节拍起舞,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林国良为庙会启动仪式开锣。16位号手引领着12位护幡湄洲女,在《妈祖》歌曲伴奏中拾级而上。伴着3声长号,两面写有“天上圣母”的幡旗和18盏红灯缓缓升起。

大概是表达信仰是虔诚,祭拜妈祖也有争烧头炷香的民俗。18日夜,大型表演晚会结束后,上香信众开始向妈祖祖庙聚集,有人索性睡在空地上。零点将至,妈祖祖庙前已经摩肩接踵,人头躜动,行走困难。19日零点钟声敲响后,信众们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三支香高举过头,行三跪九叩礼;无法进入庙内的信众,则跪在通道上行礼。一时间,烟雾弥漫,鞭炮震耳。

隆重辉煌的祭典

4月19日10时许,湄洲岛天后宫广场座无虚席,礼台中央,妈祖金身端庄肃穆。司礼请主祭人、配祭人、舞生就位,鼓响108声,礼乐齐鸣,大典开始。中国侨联原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林兆枢宣布丁酉年春祭妈祖大典开幕;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阮军主持纪念大会。

歌、舞、乐、祭是大典的主要内容,大约7000人参加表演和祭祀典礼。编钟敲响,金鼓齐鸣,年轻的男女舞生身穿颜色鲜艳的古装,翩翩起舞。上千名信众代表,手持香火,遵传统礼法,行三跪九叩之礼。湄洲妈祖祖庙董事长林金榜任主祭人,携来自各地的300余名妈祖信众作为陪祭人,在迎神曲中诵读祭祀祈文,向妈祖金身祈福,祈求国泰民安、世界和平。最后由司仪宣布三献礼,一献茶酒、再献果蔬、终献金帛。三献毕,焚祝文、金帛,礼成。

妈祖被尊为“海上平安女神”。在今年的祭典期间,莆田市180支民俗表演队6000多人在湄洲岛码头、圣旨门广场及天后广场进行民俗演出。共有来自海内外的近千个进香团30多万人次来到妈祖祖庙谒祖进香。

湄洲岛上“活妈祖”

湄洲妈祖祖庙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由祖庙正殿、牌坊、长廊、山门、钟鼓楼、天后广场、天后戏台等一系列建筑物共同构成。今天如此壮观的妈祖祖庙,与一位传奇人物关系密切,她就是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前董事长林聪治女士。

据介绍,清乾隆以后,湄洲妈祖祖庙有99间斋房,建筑群雄伟,号称“海上龙宫”。到了1978年,妈祖庙满地残砖破瓦,黄泥碎石,只剩下一祠一殿尚在。从小在妈祖的故乡湄洲岛长大的林聪治立志重建妈祖庙。没有资金,没有工具,没有政府支持,林聪治带领十多位信众自筹资金、建材,自带工具开始了祖庙的重建。

l989年5月6日,台湾宜兰县20艘船共224人,第一次直航湄洲岛朝拜妈祖,首开50多年来台湾直航祖国大陆的先河。那天湄州岛人山人海,台湾同胞三步一磕头的虔诚祭拜,让林聪治终身难忘。据说,两岸 “三通”,她算是第一个牵线搭桥的人。随着国家开放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林聪治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参与建庙的信众从岛内扩展至全省,从大陆扩展至海外。经过多年努力,妈祖祖庙建筑群又恢复甚至超过当年鼎盛时期的规模,林聪治也获得一个富有寓意的称号——“活妈祖”。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湄洲妈祖祖庙也被列入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妈祖信俗”的司祭、祭品、舞蹈、音乐等通过师带徒方式传承,已确认代表性传承人36人,并被确认为福建莆田市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林聪治已经80多岁,是首批36名传承人之一。

台湾洪门越洋祭拜

在参加湄洲岛妈祖祭拜大典的客人中,还有一批特殊的信众,他们是台湾全球洪门联盟总会刘会进会长率领的台、港、澳及马来西亚洪门弟子。刘会进会长应邀在庙会启动暨升幡挂灯仪式上讲话,并在4月19日大典中作为贵宾参加祭拜典礼。

对于内地读者来说,洪门的名字即熟悉又陌生。300多年前,反清复明“天地会”,辛亥革命前后的致公堂、三合会、哥老会等都与洪门有关。据说,洪门分支遍布美国、法国、南非、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全球有2000多万洪门成员。刘会进介绍,他们此行来莆田,共有40余人,先到莆田南少林祭祖,又参加妈祖祭拜。刘会进说,由于历史原因,洪门没有统一的领导,而是各自独立,且有清、浊之分。但是,洪门的核心及灵魂是爱国、统一。他的工作目标是将“洪门”合法化,转型成为社会公益团体。他表示,“洪门”有义务“反独促统”,也有责任担任两岸的和平使者,坚定地捍卫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正如中華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妈祖祭典》一书作者周金琰所说,妈祖祭典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妈祖以“立德、行善、大爱”的高尚品格立世,人们崇敬、怀念、奉祀,意在“慎思怀远”“不忘先哲”和“崇祀先贤”。妈祖信众在参与到祭祀典礼过程中促成了一种信息的交流,在信众和参与者当中形成一种不可割舍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猜你喜欢

洪门湄洲湄洲岛
青丝花韵
湄洲岛
生态文明建设下福建省“海岸公园”发展的路径选择
清代洪门文化研究的几个侧面
——以乾隆末年至咸同年间洪门会簿为中心
福建“三大渔女”首聚湄洲岛
发挥洪门文化在侨海统战工作中的作用
秀水湄洲,妈祖圣地
农家庭院葡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