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2017-05-20邓云峰
邓云峰
摘 要: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电气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和功能的发挥。所以,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在进行电气施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几点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以此来提高我国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8-0111-01
1 电线管路敷设
(1)管线敷设。在对建筑工程的电线进行敷设的时候,一般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在管道以及桥架等方面。在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导线的不同,导致了敷设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施工经验比较缺乏的工作人员就容易将不同的导线型号和不同的敷设方式之间混淆,这就会使得电路不能够正常的使用。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想要确保所敷设的管线的质量,就一定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进行加强。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这项工作。并且,在对管道进行加工的时候,管道的弯曲程度和管道直径之间的角度都是有具体的要求的,这些要求一定要与电气施工的要求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管线的质量也会影响管道施工的质量,所以,在管线的选择上一定要求高质量,保证不开裂、不起皮等。
(2)配电箱安装。在建筑安装配电箱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固定住配电箱之后,周围的空隙比较大,配电箱内的杂物比较多;配电箱用电气焊进行开孔之后,箱内出现锈蚀;配电箱内的导线众多,都连接在同一个端口,零线和接地线交叉使用;配电箱内的其他配件没有标注,不了解其具体功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分别是:在安装配电箱的时候,要与土建工程相配合,在安装之前,仔细清洁箱内;零线是淡蓝色的,接地线是黄绿相间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区分;在安装完配电箱之后,工作人员要将各种元件的用途进行标注,保证其用途。
(3)灯具安装。在进行灯具安装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安装灯具的位置和原设计严重不符,灯具之间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带有吊链的灯具,在选择吊链的时候不恰当,链条之间不平行;安装灯具的高度不能够满足接地或者接零的保护要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是:在预埋灯线盒的位置的时候,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出现偏差的时候要及时纠正。
2 防雷接地
(1)防雷接地系统。一般在防雷的接地系统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部分就是焊接的部分。有的時候是因为工作人员在焊接的时候技术不过硬,导致焊接的质量不过关。而有的时候则是因为在焊接的时候没有对其长度进行很好的掌握,所以才造成了质量问题。还有的是因为接地干线的数量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才造成了防雷接地系统不能够符合标准。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一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解决。首先,在进行焊接的时候,特别是在搭接的时候,对于长度的标准一定要有一定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想要达到宽度的两倍及以上,在三面进行焊接,并且是直径都不相同的圆形钢管进行焊接的时候,搭接的长度应该要以最大直径最为标准来进行搭接。其次,在进行接地连接的时候,连接的位置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一定要选择超过两点来进行连接。再次,接地线的数量一定要达到施工过程中的标准,而且要符合相关的规格,不符合规格的接地线能够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所以工作人员也应该要非常的重视。最后,设置女儿墙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先留出一个空洞,方便后期进行施工。而且想要保证其质量,就不能够用锤子敲打圆钢。
(2)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在建筑电气施工的时候,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位置会经常性的出现问题。利用暗敷的方法,就能够很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还能够进行穿墙的处理。除此之外,想要让电源的总进线能够进行重复的接地,那么在设置防雷接地线的时候,就应该保证其与电源的总进线在相同的接地装置中,保证电阻不会过大,这样就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也避免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电气施工水平也在提高。而想要提高电气施工的质量,首先就要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本可以够避免的低级错误。电气施工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以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所提到的一些建议和方法,相信也一定能够为以后的电气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关富.刍议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68.
[2]张晓.论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筑,2016,(17):168.
[3]袁凯君.建筑电气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门窗,201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