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山区农机推广工作探讨
2017-05-20张庆军王桂荣
张庆军++王桂荣
摘 要:农机在农业中的应用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随着农机市场的活跃,大量农用机械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是在农机推广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笔者总结了桦甸地区农机推广的实际情况,探讨新形势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新形势;山区;农机推广;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76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尽快实现机械现代化,以减轻山区农民的繁重劳动,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桦甸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3年已达到60%,但由于桦甸地区处于山区,机械化工作起步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山区农机推广的对策。
1 基层地区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推广手段落后,推广意识有待加强。农机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想要快速优质推广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配合。一直以来,由于政府财政紧张,为了加大收益,提高收入,政府将更多的钱投入到工业和第三产业及环境改善中,在农业上的投入主要是村庄建设、农民的补贴和农用田的改造,这使得农机推广受到了一定影响。
推广人员不足。由于近些年机构变革,多数农机推广工作站只有1名工作人员,能做的只是事务性工作,无法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和指导等工作。推广人员老龄化也比较严重,知识结构跟不上时代发展。加上年轻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山区工作,使得农机推广部门人员严重不足,一般情况都是1名技术人员身兼数职,推广力量很薄弱。
农业机械化投入少。农民的收入是不平衡的,所以他们购买农机的能力也比较弱,在国家有限的补贴范围内,加上油价的上涨、农机养护的费用等使得购买成本增加,这都限制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限制农机推广速度。国家对农机推广投入资金的不足,也使得农机推广进程受到限制。
农机推广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时代发展,农民不再是被动接受新的机械和新的技术,而是根据自己需要来选购农用机械。而实际情况是农机推广落后于新形势发展,一直以来农机推广重视的是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精加工,忽视了产后的深加工,忽视了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2 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探讨
充分认识到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手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高产、环保是需要依靠科技辅助和农民素质提高的。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农业器具,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农民的文化水平往往不能准确运用科学技术及技术转化的农用机械,所以需要强大的农机推广队伍来推广和帮助农民适应这个要求。
健全农机推广体系。农机推广体系是农机推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的载体,是农机推广的前提。农机推广体系的健全直接关系到新的技术应用和新的机械推广效果,因此政府要重视建立健全并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建立高素质推广队伍。农机推广队伍是新的技术和机械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农机推广工作是直接深入到基层,到农村、到农民家中的,所以高素质的农机推广队伍是要有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要吃苦耐劳,并能团结合作的队伍。农机推广又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推广人员一定要精通农业及农机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农机的性能和操作,能够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农机推广人员也要随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及机械的动态、性能,以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做好示范、试验。农机推广是先实验再示范再推广的程序,一个新的农机在大范围推广前都要先进行实验,之后再进行示范,最后进行推广。实验可以验证新的技术和机械的可靠性和适用范围及效果,示范是结合地区实际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推广是对技术的肯定和延续。一个新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农用机械的推广一般是先定好实施方案,之后选择适合的实验田进行机械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对机械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最后填写实验报告。示范主要是让农民深入了解新技术和新机械,增加他们使用和购买的影响力。
因地制宜做好山區农机推广。山区的地理环境受地貌影响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影响是不一样的。能在平原使用的优异的农机器具在山区里不一定适用,因此,对于山区农机推广要因地制宜。在山区农机器具推广中要选择适用于山区地理特点和种植特点的器具,并结合山区实际情况研制特定机械加以应用和推广。
做好农机与农业结合,做好社会化服务。农机技术与农业技术深度融合可以促进农机推广,政府部门要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是为农户提供多渠道的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并争取相关政策和资金在农机推广的应用,举办培训班帮助农民掌握新的农机使用方法等。
参考文献
[1]王永清.新形势下山区农帆推广工作探讨[J].河北农机,2014
(05):34-36.
[2]代安民.浅析边远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推广[J].新材料新装饰,
2013(04):215.
作者简介:张庆军,桦甸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中专,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王桂荣,桦甸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中专,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