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气肿疽病的免疫与防治

2017-05-20符秀云

新农村 2017年2期
关键词:免疫

符秀云

摘要:辽宁省绥中县万家动物卫生监督所在本文中对牛气肿疽病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牛气肿疽病的免疫,并对其提出有效防制。

关键词:牛气肿疽病;免疫;防制

1 牛气肿疽病

牛气肿疽病也称为黑腿病、鳴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疾病。该病发生的主要特征是骨骼肌出现局部出血、坏死,并产生气体。在自然条件下,黄牛容易受到该病的传染。特别是发病5岁以下的猪、羊、骆驼都会被感染。这些病畜发病后,如果没有对尸体、粪便等严格处理,将给水源、土壤等造成较大危害。对于该病产生的主要症状,一般的潜伏期维持在 3天到5天之间,牛发病多为急性,体温将达到41度以上。该病产生初期,会存在食欲不振现象,然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多个肌肤部位逐渐发生红肿、膨胀疼现象,最后,中央变冷直至死亡。为了对该病进行免疫与防治,需要根据该病的具体特点,作出合理的免疫措施与防制措施。

2 牛气肿疽病的免疫

2.1 愈合免疫

牛气肿疽病要自然痊愈,是非常少见的,对于愈后的免疫,更没有达到普遍研究。某地区在愈合免疫研究中,利用强毒菌液接种黄牛,在牛发病期间期间,利用抗牛气肿疽血清、青霉素对其治疗,在痊愈后,再利用强毒对其攻击,实现了更好的免疫效果。

2.2 人工免疫

我国在对牛气肿疽病人工免疫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生物药品制造过程中获得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

气肿疽福尔马林疫苗,该药品是利用气肿疽梭菌与福尔马林研制成的,将其注射给牛,能够产生更强的免疫力。该疫苗适合储存在2度到15度的暗处,一般是注射剂量为每头牛5毫升,但对于年龄6个月以下的牛犊,需要执行第二次注射。该菌苗的效价与菌种都与培养基的制造存在一定关系,所以,近几年,在疫区都执行一次预防工作,以防止该病的产生[1]。

气肿疽明矾疫苗,该药品是利用碳酸钙作为缓冲剂的厌氧肉肝汤培养基形成的,并利用菌苗、1%的明矾实现无菌培养工作。该疫苗在注射三天后才能获得明显效果,在第六天后,才能获得更强的免疫效果。

牛气肿疽病在病变后,对牛气肿疽梭菌进行培养也会产生一些攻击素,所以,需要将水肿液从肌肉中分离出去,并将细菌除去,然后再加上防腐剂,以形成人工攻击素。人工攻击素的制造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国家在对其生产过程中,都存在先进的过滤细菌设备与仪器,但制造产量受到较大限制。例如:对自然攻击素与人工攻击素的效果进行比较,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对试验动物的保护率分别为20%和30%,基于实验可以发现,两者的免疫效果都不如菌苗。

2.3 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主要给牛强制注射抗牛气肿疽血清,使其在24小时后产生更强的免疫力。特别是一些比较珍贵的牛,对牛群发生威胁、或者产生严重的牛气肿疽病后,利用被动免疫方法,能够获得良好成效。但是,被动免疫方法实际的免疫周期短,一般持续为10天左右,同时,抗血清在市场上具有较高价格,不可以对其长期注射、预防[2]。

3 牛气肿疽病的防制

针对没有发生牛气肿疽病的地区,借鉴相关经验与实践意见可以发现,没有发生牛气肿疽病的区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水源清洁,做到了严格防治污染, 对于病死的家畜进行焚烧或者深埋等工作。对于一些邻近的非安全区域,需要将隔离15公里以外的牛实施长期疫苗注射工作,并做好预防工作,以形成良好的免疫带。一般在三年以内没有发生过疾病的区域都为非安全区,所以,需要对该病的流行特点以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区域内的水源情况、放牧区域的污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封锁处理与消毒工作等。同时,还需要根据防疫计划,在每年定期预防,并对场院以及活动场地进行消毒等[3]。

对于已经发生的牛气肿疽病的区域,要将其划分。期间,当相关人员发现该疾病后,要将具体情况及时上报,使相关的防疫部门对其严格诊断。经过诊断,如果确定该病为牛气肿疽病,首先,要对牲畜群进行检查,并将健康的牲畜隔离出去,再对其实施预防注射工作。然后,对于一些有传染嫌疑的牲畜,需要注射抗气肿疽血清。最后,对于病牛来说,要将其严密隔离,并利用抗牛气肿疽血清、抗生素对其治疗。其中,对于一些死牛的尸体,要将其运输到合适位置对其焚烧、深埋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对病牛舍、使用工具进行消毒,剩余的草料也要将其焚烧。还要做好水源与饮水管理工作,以防止出现严重的污染现象。如果发现水源存在被污染的嫌疑,要即刻停止或饮用,并对安全区与非安全区进行封锁,严禁牛或者饲料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如果产生牛气肿疽病,要及时停运,并对同车内的其他牛进行检查,期间,不仅要为其注射抗牛气肿疽病血清为其预防,还要对车内进行消毒,保证在一段时间内,都不可将免疫的牲畜运出[4]。

在对牛气肿疽病进行诊断与管理过程中,要认真仔细,防止病菌的不断传播。其中,工作人员的衣帽、工具使用后,要对其消毒。不能将病牛尸体随意带出,更不能食用病牛的肉、奶、肾脏等。在消毒期间,可以利用煤酚皂溶剂与水配比消毒,不仅要促进疫区与非疫区的合理划分,还需要消灭牛虻、苍蝇等生物的活动。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牛气肿疽病进行免疫与防制,不仅给相关人员提供相关的实施意见,还能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雪岩,金东春,任春宇等.吉林延边地区牛气肿疽病的诊断报告[J].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0):2800-2805.

[2]李红魁.牛气肿疽病的免疫与防制[J].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53-153.

[3]王茂,王耀平,樊天喜等.牛气肿疽疫情的防制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13,32(1):121,123.

[4]梁冬香.浅谈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07(2):71.

(作者单位:辽宁省绥中县万家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免疫
藏药对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
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运动与机体免疫能力关系研究综述
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
扁桃体切除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对方斑东风螺稚螺生长、肌肉组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防治阿尔兹海默病研究进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