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里的红薯梗儿
2017-05-20刘杰
刘杰
望着秋日碧空飘飞的云朵,我的思绪总会飞回到故乡的原野。最能引起我无尽怀念的,是老家的红薯梗儿。
红薯叶与红薯藤相连接的细茎,在豫西南宛东平原上被称为红薯梗儿。这种毫不起眼的寻常物,实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健康食物。它富含蛋白质、粗纤维、钾、钙、叶酸、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肺气肿、骨质疏松,通便排毒,减肥,明目,抗癌、抗衰老、抗糖尿病等功效。
秋天的红薯梗儿更加粗壮,更有筋骨,正是采食的大好时节,能从初秋采到霜降前。在游子眼中,红薯梗儿里流淌着最纯真的时光,氤氲着最浓郁的乡味,是一道浸满乡愁的风景。
在儿时的勤工俭学中,红薯梗儿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农村小学,每逢秋收会放10天“秋忙假”,让学生们帮家人收秋,还要完成一项特殊作业:假期结束后,每人交5斤干红薯梗儿,用来抵学杂费,交得多的话还能挣到零花钱。
我和弟弟早上写作业,上午帮父母干活,吃过午饭就拎着箩筐和蛇皮袋子,去自家地里采红薯梗儿。这是辛苦活,也是细心活。红薯梗儿里的汁液特别多,掐取时沾到手上黏糊糊的,起初是乳白色,一会儿就变为黑褐色,很难洗掉,而且每根藤上不能掐太多,否則会影响红薯产量。我俩密切配合,把掐掉的红薯叶装进蛇皮袋里,用来下面条、炒菜或者做蒸菜吃,也可当牛羊饲料;把红薯梗儿放进筐里。我俩大半个下午才能掐满一箩筐,大约能做1斤干红薯梗儿。
我们回家后用井水洗净红薯梗儿,烧一锅沸水。母亲帮我们把红薯梗儿倒进锅里煮两三分钟,捞出来放冷水里淘一下。我和弟弟把红薯梗儿摊到平房顶上晾晒,接着再去采。晚上要给红薯梗儿罩上苫布防潮,早上揭开继续晾晒。那时最怕下雨,因为淋雨后红薯梗儿很容易发霉。照看红薯梗儿,使我懂得了什么叫操心。看着家里的干红薯梗儿越来越多,我有种充实的快乐。
当时生活不宽裕,很少改善伙食,干红薯梗儿做出的佳肴是何味道,我不得而知,听学校说是要卖往城里的。我和弟弟深知干红薯梗儿得来的辛苦,不舍得吃,不过倒是经常用鲜红薯梗儿做菜。母亲做的青椒爆炒红薯梗儿、蒜香红薯梗儿,都是难忘的童年美食。记得有一年“秋忙假”刚好赶上祖母70岁生日,母亲做的红薯梗儿炒肉丝,至今仍令我回味不已。
把采来的鲜红薯梗儿洗净,用手折成段,遇到太老的部位,还要撕去外皮;再将瘦肉切成丝,调入食盐、白糖、生抽、生粉、棉清油腌10多分钟,利用这段时间,把红椒切成小粒,将洋葱洗净切成细条,剥几瓣大蒜拍碎;用大火将油烧开,瘦肉入锅炒至变色,盛出备用;再放些油,把红薯梗儿、大蒜、红椒倒入锅中爆炒至断生,加些盐,将肉丝、洋葱回锅翻炒几下,一道美味就出锅了。
红薯梗儿的翠绿、洋葱条的洁白、辣椒粒的火红与瘦肉丝的绛红均匀搭配,很有视觉冲击力,再加上那缕缕飘来的香气,勾得人直咽口水。坐在饭桌上,饭还没盛好,我和弟弟就直勾勾地盯着这盘美味。祖母一看我俩的馋样就笑了,慈祥地给我们夹菜。我赶紧扒一筷子入口,只觉得红薯梗儿鲜脆爽口、肉丝浓香醇厚,在洋葱条与辣椒粒的辛香衬托下,让人特有食欲。
一晃20多年过去了,祖母去世6年多了,我和弟弟漂泊到远方10多年了。故乡的生活水平今非昔比,孩子们早已没了“秋忙假”和勤工俭学任务,很少有人去采红薯梗儿了。然而每到秋天,我总是格外想念那段流金岁月。在宛东平原上蓬勃生长的红薯梗儿,培育了我吃苦耐劳的品性,封存着游子的温暖记忆,弥散着绵绵无尽的故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