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生,方能游刃有余

2017-05-20毛水英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试教清平乐村居

毛水英

工作不久,笔者有幸被选中参加公开课竞讲比赛,抽到的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在不断备课预设教学流程中,在反复试教打磨中,在教研组的不断研讨中,我发现自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领悟。

刚开始备课时,潜意识里就觉得“心中有案,方能游刃有余”。在制订好教学目标后,就精心预设,为师生和谐对话做准备。教案由最初的3页纸扩展到第二遍试教的6页。再试教,再备课,逐渐扩展到最多时的14页。每一步的问题、预设、生成等尽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前期准备基本上都是备教材、“背”教案,对着镜子,对着同组教师,对着自己,反反复复背台词。到了试教,除了第一遍有点生疏,其余的过程都很顺利,似乎找到了方向。

但试教下来,教研组同事一致提出,准备很充分,但似乎学生学得很累,没有进入古诗教学应有的状态。整节课,我太注意流程和方法,没有关注学生。这是一首反映村居生活的词。词人辛弃疾偶然捕捉到一个生活镜头: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快乐劳动,幼子尽情玩耍。词人在听到低回婉转的南方口音,看到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时,内心一定充满了无限的柔情和温暖。按理讲,整节课的基调应该是轻松活泼、充满柔情的。但是,演绎下来居然是如此费劲,学生读得累,教师教得也很累,听课的教师看着也累,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都是我备课时框架太多,预设太细,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以致丢失了趣味。比如,一开始设计了给这首词划分节奏线,然后请学生按照节奏线读。结果,学生往往为停顿而读,即使在我强调的“藕断丝连”“似断非断”的朗读技巧要求下,依然读得牵强而机械。

怎么办?大家一起研讨后指出:古诗词学习的基点在于朗读,而朗读的基点应定位在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感悟上。当学生有了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和品味后,声情并茂的朗读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刻意地强调框框,可能丢掉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此外,教研组教师认为,我“个人作秀”比较严重。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回答的生成,我没有及时抓住,一直在关注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步骤,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二是没有注意学生回答中正确和错误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第一次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时,把“相媚好”中的“相”读错了,读成了四声,而我当时没有指出,任其自得其乐地读了一遍,以致后来课堂上常常听到四声的“相媚好”,给整节课带来一段很不和谐的声音。试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连学生回答过程中最基本的错误都不能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语文课堂还会成功吗?

最后是关于主题的拓展。备课前,我特意在网上看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最为独特的是课接近尾声时,窦老师居然把这首词的思想境界提升到“居安思危、居危思安”的高度,这是我第一次拿到这份教材时想都没想到的。太棒了,我直接“借鉴”到我的教案中,通过安排学习《破阵子》来提升主旨。没料到,评课时,教研组长提出:最后出示《破阵子》是否有必要?她说:“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拓展,由这首词想到那首词,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丰满。《清平乐·村居》教学中,安排《破阵子》又带来了怎样的提升?这首《清平乐·村居》,在教师看来,也许是‘居安思危,但是在小學生看来,也许就是‘茅檐低小“溪头卧剥莲蓬……其实,根据学情,能够让他们走进这首词,体会到清新柔美,就够了。”她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我。的确,如果不去查历史背景资料,多数人都不会想到辛弃疾当时还有着“居安思危”的思想高度。在解读文本时,我还要考虑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要蹲下来,读教材,读学生,以孩子的心态来关注文本。为了把课上得有深度,教师刻意拓展,并不见得就可取。

研讨后,我好好地反思了整节课。平心而论,整个教学过程,我脑海中除了计划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似乎抛弃了最重要的东西——教学目标为谁?预设教案为谁?预设环节又是为谁?拓展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都是为学生啊!心中有教案,固然重要,心中有学生,才是课堂的终极目标。这样想来,我似乎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接下来的试教中,我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和,由关注教案逐渐关注学生,在不断研讨和磨合中,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天空。

猜你喜欢

试教清平乐村居
村居
清平乐
《村居》高鼎
村居
村居
萧娴《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
闲话“裸课”
试教,你怎么看?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