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特工怎样拉拢美国公民
2017-05-20史春树
史春树
“我们在意大利罗马的特工注意到,美国人频繁出入酒吧、餐馆和夜总会。他们在这些地方的表现就像在自家一样无所顾忌:举杯狂饮,到处乱晃,不时引吭高歌。那些已婚女性经常在丈夫出差时把自己灌得烂醉,还喜欢跟其他男人调情。”
以上文字节选自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上个世纪70年代印刷的一本手册,其主旨是如何拉拢美国公民,让他们替苏联服务。美国“每日野兽”网站提到,如今看来,这本小册子的内容刻板而片面,但它提醒人们,走在街上被外国特工搭讪并非只是电影情节。
《在美国和第三国招募美国人的做法》这一手册印刷了100本,由美国《读者文摘》记者约翰·巴伦获得并曝光。手册的附录部分注明,其“经过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克格勃第一总局领导的批准”。对照现实可以发现,手册中的许多内容如今依然适用。
譬如,该手册列出了对美国实施渗透行动的优先次序:首要目標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内阁成员”,更常见的“猎物”来自国务院、五角大楼、中情局、联邦调查局、金融和工业机构、科研部门。另外,工会、青年组织及媒体机构的成员也有较高价值。
克格勃更重视那些“意识形态倾向与莫斯科相近、蔑视自身社会体制”的人,称这类人的价值高于单纯为了物质利益而背叛美国的人。谈到物质引诱这种手段,手册中提到:“美国人把金钱视为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唯一途径。但是,我们不认为有太多必要去鼓励美国政府人员与苏联情报部门合作以换取报酬。”
话虽如此,事实却是,克格勃特工并不介意用金钱开路。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罗伯特·汉森任职25年间,有22年都在为苏联和俄罗斯秘密搜集情报,总计获得价值140万美元的现金和珠宝,相当于联邦调查局高级雇员2016年年薪的10倍。中情局雇员奥尔德里奇·艾姆斯做双重间谍9年,敛财250万美元,有10名同僚因他的泄密而丧命。
这本手册还介绍了美国反间谍部门的常用策略,意在帮助克格勃特工避免前者设下的陷阱。相关章节警告说,特别热衷得到补偿的线人可能是“诱饵”;与上线闹崩时,他们往往是全力挽救或试图恢复关系的一方——总之,对方格外热心或偏执都预示着危险临近。
事实表明,这条规定令苏联特工谨小慎微,错过了不少机会。1973年,中情局雇员菲利普·阿吉主动走进苏联驻墨西哥大使馆,要求出卖机密,结果因为“太过殷勤”被打发了。吃到闭门羹的阿吉只得把材料转交古巴情报部门。据当时在克格勃任职的苏联官员奥列格·卡卢金透露,古巴方面和苏联分享了阿吉提供的情报。“当我在办公室里认真阅读潜伏在世界各地的美国间谍名单时,心里不由得咒骂,我们险些扔掉了这样一份大礼。”
手册中还收录了一个不寻常的案例——本该是“猎物”的美国人反过来勒索“猎手”。故事主角化名为“贝伊斯”,曾为“美国之音”工作,妻子是美国驻某东方国家使馆武官的秘书。“(克格勃)特工跟踪他到了华盛顿特区一家药店,以外交官身份与之闲聊。”
贝伊斯意识到客人的真面目,掏钱请苏联特工吃饭,还介绍他与自己的妻子见面。他告诉这位新朋友,自己写了一篇批判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但找不到地方发表,希望苏联人帮忙介绍一下。没多久,贝伊斯的匿名稿件就被苏联媒体刊发了,但报酬仅有100美元。
如此低的回报让贝伊斯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再次和苏联特工接头时,他以嚣张的口吻威胁后者:“我还没有富到无偿捐赠的程度!我相信联邦调查局正在监视你我的一举一动!你知道我在政府机构上班,必须向安全部门通报所有的朋友和联系人。如果隐瞒,我不仅会失去工作,还会坐牢。因此,如果你打算继续跟我合作,必须提前告诉我酬金有多少,让我权衡一下酬金和掉脑袋及失去家庭孰轻孰重。别觉得我是在敲诈你,我只是关心家人的幸福!”
克格勃特工为此紧张了一阵。幸运的是,贝伊斯并非“诱饵”,只是有些神经过敏。苏联方面提高酬劳后,他提供了一份关于“美国之音”内部组织结构和财务状况的报告。手册对此评价称,“他的信息是可靠的,给美国造成了严重伤害。”
“每日野兽”总结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情报部门的手段一如既往,改变的是他们自身的行事风格——变得更高调、更类似西方同行。“如今,莫斯科派出的不少高级特工戴着瑞士名牌手表,持有外国银行账户,让子女去精英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他们不时搭乘头等舱前往达沃斯、芝加哥和纽约,与外国官僚、军方高官和房地产大亨谈笑风生。”
〔本刊责任编辑 袁小玲〕
〔原载《青年参考》2017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