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画图”模块为例
2017-05-20张霞
☆张霞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江苏南京210014)
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画图”模块为例
☆张霞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江苏南京2100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对学习方式的选择需求、对个性的表达需求、对课堂联系生活的需求。顺应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有效开展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习需求;学习方式;个性表达;联系生活
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当课堂活动或教师预设与学生的现实产生矛盾,教师应该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
一、理解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需求
曲线,是“形状”教学中较难学会使用的工具。因为,像对“矩形”、“椭圆形”等形状的使用可以做到“眼到手到”,操作方法基本一致:单击形状,在绘制区域拖拽鼠标,即可绘制出相应的形状。而曲线,并非简单地选中拖拽即可完成绘制。
想想笔者学习画曲线的过程,跟学生学习的过程大同小异。看到曲线,按照使用“矩形”的方式绘制,效果不如意,当时迫切要知道的,正是学生经常向教师咨询的,到底该怎么使用“曲线”画曲线。
既然找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来寻求解决方式。运用什么方式能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学生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动建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该理念指导下,笔者采用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设定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体验知识建构、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顺应了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需求,因为,与学生日常交流中发现,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尝试达到某一目的,不愿意让教师直接公布操作方法或结果。是的,探索充满乐趣,谁不想自己试一试?
所以,再次上“画线“一课,笔者采用如下方式开展了活动:呈现示例,引出曲线,师生分析示例,总结曲线的分类:带一个弧度的曲线、带两个弧度的曲线、封闭曲线。分发学习材料(含以上三种曲线的绘制方法),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练习操作,学习绘制曲线,然后完成作业。实际课堂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轻松学会绘制各种曲线,并顺利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初步尝试时会遇到小挫折,通过教师鼓励或同伴帮助后,这部分学生继续尝试并掌握了方法。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绘制封闭曲线时不得其法,自主学习存有困难,对这一部分学生,笔者进行集中示范指导,大家边看边听,纷纷感觉恍然大悟,愉悦地回到座位继续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时时能听到学生之间的对话,仔细聆听,原来他们或在主动请求帮助,或向别人分享自己的技巧,或展示自己的成果。
当时身处课堂的笔者,观察着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进程、学习状态,并参与其中。看着学生专心致志的操作,在一种毫不介意的轻松关系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感觉真是好极了。这愉快的时光让笔者联想到日本学者佐藤学倡导的课堂状态:学校里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1]这不就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吗?
二、理解学生对个性的表达需求
对“画图”模块的整体教学,最初笔者是这样构想的:每节课学习一些新知识、技能,并借助分层练习作业进行巩固(学习能力强的多做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少做一些),学期末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完成一自定主题作品。但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率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都会提要求,是否可以再画一画自己想画的。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的愿望让笔者意识到,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扎实掌握“画图”的知识和技能,原以为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但机械的训练使学习浅表化,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忽视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要求,限制了儿童的个性发展需求。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其对自我个性的表达需求,这样才能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于是,在学习新知、巩固技能等常规活动之外,笔者增加了“我想画”的可选活动(如图1),给追求自我表达的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点小小的改变,带给笔者有如发现新大陆的欢心。小朋友自主绘画时,非常投入,短短几分钟就能创作一个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充分运用了已学的“画图”工具,让人感受到创作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娴熟运用,还透着一股灵动劲儿,让笔者不得不对他们竖起赞扬的大拇指。当把这些作品在班级展示时,学生们发出惊叹的声音,并鼓起掌来,感受到学生对创作者的由衷赞美。相信这既鼓舞着“创作者们”不断推陈出新,也能激励“观众们”萌发创新意识。
“实践创新”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之一,而创新,并非仅跟新颖独特的发明和高科技相连系。创新是去改变。学校教育的价值是发展学生,发展意味着更新、变化。[2]从教育教学的细节出发,课堂改变一点点,给学生创新思考、表现的机会,将创新意识内化于心,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鼓励个性表达,满足不一样的学生,最终每个学生都会带给这个世界惊喜。
图1 “曲线”应用截图
三、适应学生对课堂联系生活的需求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技术工具的学习为主,但不是对工具的机械操作和简单模仿。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如何让课堂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以《复制与粘贴图形》一课教学为例,最初的教学设计,笔者会参考教材上的例子,采用以下方式开展活动:
师:请同学们自学,画一盆花(给定材料),并将其复制、粘贴在“美丽家园”的合适位置。
采用此法上课时,总有一些学生小声议论,发出不情愿的声音。这简单的表情和话语背后,透露出他们对硬塞给的任务的不欢迎。学生不喜欢笔者这样的活动设计。如果没有兴致,何谈有效学习?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参考,并非学习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读透课标、指导纲要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所以,再次教授这节课时,笔者从跟每个人都有联系的“贴春联”入手。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学生对此情此景历历在目。笔者按照如下方式开展此环节活动。
师:请大家猜谜语,“爆竹声中烟花现,左傍右侍迎新年。家家户户门前有,岁岁年年换新颜。”
生:春联。
师:谁来简要描述一下你家贴春联的场景?
生:揭掉去年的春联,贴上今年的春联。
师:今天,让我们在“画图”中再次体验一回贴春联吧(出示如图2),大门上贴着去年(猴年)的春联,老师还准备了两份鸡年春联(分别打开对应图片),你要选择哪一份春联张贴?为什么呢?
学生说一说(第一份横批表明今年生肖,对联表达对喜事、财富的追求;第二份代表着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师:怎么去掉旧春联,换上新春联呢?请小朋友试一试,可以参考老师分发的“知识卡片”(学生已有“删除”知识,只介绍“复制、粘贴”方法)。
这样的活动,既能从现实生活入手(辞旧迎新),又能回到现实生活(选择春联)。学生对活动兴趣浓厚,参与积极,目标达成度非常高。
图2 “贴春联”截图
四、结束语
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师要立足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改进课堂活动,让学习的发生更自然,让学习的过程更自主,让学习的结果更有效。学习,就该这样充满人情味儿。
[1]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2]陆平.创新,一种朴素的追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2): 13-14.
[编辑:庄丰源]
G434
A
1671-7503(2017)07-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