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5-19胡海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品管圈妇产科新生儿

胡海燕

(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中心卫生院,重庆 40256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60例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进行随机分配。其中,观察组产妇年龄主要介于22~38岁,平均年龄为(30±2.63)岁,从怀孕周期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38~42周,平均孕周为(39.4±1.2)周;而对照组30例产妇,年龄大约分布在25~39岁,平均年龄为(32±3.21)岁,怀孕周期为37.5~42周,中位孕周为(38.6±1.6)。两组产妇在年龄、怀孕周期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30例产妇主要实施常规管理方式,进行普通护理。

观察组3.0例产妇给予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由于该护理模式所涉及范围较广,护理流程过于复杂,应根据以下几点开展专业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人员中积极展开品管圈学习培训,让护理人员充分掌握品管圈的特点,以及在科室内开展品管圈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产妇以及新生儿建立产妇护理中和新生儿护理组,对规范病例书写以及健康知识进行广泛普及。一方面,产妇护理。通过对我院往期所收治产妇实际情况来看,在对产妇开展护理过程中,在产程估计、产妇隐私、催产素用量以及病床巡查等方面存在护理上的缺陷与不足。对于这些问题与矛盾,应进一步加大对护士的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积极更新护理理念,落实护理核心制度;注重保护孕妇的安全隐私;合理布置病房格局,确保病房内阳光充足,给产妇营造一个温馨的病房环境;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与产妇的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一方面,新生儿护理。为了能够使家长掌握更多新生儿护理知识,提升新生儿出院后的生存质量,可根据家庭实际需求,为患儿家长开展实用丰富的家长课堂。课堂内容非常多样,包括新生儿抚触、沐浴、喂养、皮肤护理、婴幼儿辅食添加,新生儿常见疾病观察和护理等。此外,护理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时应尽量与家长进行沟通,详细讲解操作时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及相关疾病的防止知识,以取得家长的信任,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差错发生率、病历书写质量以及孕妇孕期及哺乳期的知识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在妊娠期哺乳期相关知识掌握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观察组3.7%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孕妇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差错情况 [n(%)]

3 讨 论

近年来,品管圈作为一种重要的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工具在我国医院得到广泛应用,初步形成了医院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与其他科室不同,妇产科每月登记产妇几乎满额,出诊急,护理人员在数量方面容易出现告急,一名护理人员无法完成对多名孕妇的同时护理,且由于工作量的增加,差错率随着升高,不仅不利于产妇同时容易对新生儿造成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妇产科护理利用微信、网络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各类产妇出院随访,扩大延伸服务型护理服务的覆盖面,保证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动态性、高效性,满足产妇的各项需求,让服务对象收益,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医院还用过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使得优质护理服务更加扎实有效持续推进[1-2]。

实施证明,把品管圈联合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到妇产护理中,成效十分明显,截止到2017年6月我院妇产科护理明显改善,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产妇妊娠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达93.3%,差错率3.7%。

参考文献

[1] 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品管圈活动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02):135-136.

[2] 王 玲,姜晓苓.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在综合医院产科病房中风险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5):126-128,132.

猜你喜欢

品管圈妇产科新生儿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