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16、Ki67、CK14细胞学检测与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意义

2017-05-19裴梦然郑寰宇赵秀兰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内瘤鳞状上皮

裴梦然,郑寰宇,赵秀兰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市工人医院妇二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1]。对于及时发现以及确认宫颈癌,将其在发病初期给予最好的治疗是目前减少宫颈癌危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2]。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疾病状态,在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宫颈癌筛查细胞学检测敏感度较低、检查结果受主观影响大,HPV检测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所以寻找新的标志物便成为有效的分流手段。故本文对比研究TCT、HPV检查与宫颈脱落细胞P16、Ki67、CK14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妇科门诊行宫颈癌筛查患者,年龄22~76岁。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以及合理性,将有宫颈、肿瘤、妊娠以及子宫手术的群体排除在外。并且所有接受调查的患者均有知情权,所有患者均分别行TCT与HR-HPV检查。对阳性结果或临床症状高度可疑的患者行阴道镜活检,经组织学病理诊断筛选宫颈上皮内瘤变91例,将其分为3个实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32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手术切除的非宫颈病变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30例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TCT、HPV-NDA标本采集及检查方法

(1)TCT检查。充分暴露宫颈,使用TCT细胞采集毛刷取样器缓慢的深插入宫颈的通道内,以确保前端采样器可以完全采集到宫颈中老化脱落的上皮细胞,将采样器沿着同一时针方向采样3~6周,在采样过程中禁忌来回左右摇动采样器,然后将采集之后的刷头采集器缓慢的推进还有液基细胞夜的小瓶的低端。当标本采集完毕,使用离心法将其制作成薄片细胞涂片,病理科的医师通过对细胞的分析研究,采取TBS分类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2)HPV检查。使用专项的采样刷缓慢的进入宫颈口,在其内部轻旋转3~6周,禁止使用不同向或者左右刷的方法,然后把采样器放入特定的小瓶内进行保存 。而后使用PCR技术检测14种高危HPV,分别为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其中任意一种类型的HPV结果阳性,即判定为HPV阳性。

1.2.2 阴道镜检查

对TCT或(和)HPV呈阳性的患者或临床症状高度可疑的患者采取阴道镜检查的措施,通过阴道镜下的观察,将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取活检,而后通过活体检查得出病例报告来进一步确诊。

1.3 评定标准

(1)P16存在于细胞核或者细胞质之中,如果其呈现黄色或者棕黄色,可以断定为阳性,通过对其占比可以划分为四种级别,当其占据境内细胞总数的0%~5%为(-);5%~25%为(+);26%~75%为(++);>75%为(+++)[3]。

(2)Ki67通常在细胞核内进行表达,当细胞核呈现棕黄色的时候,可判定其为阳性,选择具有代表性质的1000个视野细胞,通过着色鳞状上皮细胞占比可以评判一下几个级别:<5%(-);5%-25%(+);>25%而≤50%(++);> 50%(+++)[4]。

(3)CK14的阳性表达部位为细胞质。染色的评分标准:细胞细胞数<5%为0分,6%~25%为1分,26% ~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染色不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评定结果由阳性率和染色强度积分相加而得,1~2分计为“+”,3~4 分计为“++”,5 ~ 7 分计为“+++”[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TCT及HR-HPV筛查结果

TCT检查结果根据TBS分类法标准诊断:阴性 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NILM)51例;阳性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25例2.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9例0.9%,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5例0.7%。阳性筛查率为42.86%(39/91)。HR-HPV检查,CIN1~3级各组间阳性患者分别为29、24、30例,阳性筛查率为91.21%;阴性患者分别为5、1、2例。

2.2 P16、Ki67、CK14在各组中表达结果

由表1可见,P16、Ki67、CK14在实验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Ki67、CK14在实验组各组中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P16、Ki67、CK14联合检测在各组中表达结果

3 展 望

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以发现每年我国因宫颈癌而丧失的生命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更高效的筛查方法。在CIN向宫颈癌转变过程中,精确诊断对患者及时有效治疗、阻断向宫颈癌发展进程、改善疗效等方便尤为重要。但目前关于CIN的诊断方法仍存在一定不足,缺少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均较高的诊断指标[6]。如若仅仅使用TCT检查,并不能万全保证机体的正常,可能会有少部分假性的宫颈癌被忽略掉。HPV在检测的敏感度比TCT高,但特异性较低,因而易增加假阳性。因此将TCT和HPV联合检查可以有效提高CIN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中P16在观察组和对照组表达阳性率有明显差别,且在CIN患者的中病情越重阳性表达率越高,因此推测P16表达情况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可将其作为患者临床分级的辅助指标。 Ki67主要功能与细胞合成代谢有关,可以表示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本研究中,Ki67在观察组中几乎不表达,在CIN中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随病变级别升高表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Ki67表达与CIN患者病理分级存在正相关性。CK14广泛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中,其通常被认为与上皮源性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机体的CK14细胞的测定研究分析,对今后人们认识癌细胞的产生、发作、增值,以及对于肿瘤细胞的扩散、治疗、预防都有这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取标本为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取材简单易行,为无创检查。P16、Ki67、CK14作为生物学标志物,帮助检出真正的病变细胞,且不依赖于形态学检查结果,因此采用本方法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且操作简单、效率较高等优点,为今后早期的预防和发现宫颈癌体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本方法还应当多应用与临床实践,通过实际的操作将其所具有的优点进一步扩大化,同时采用此方法可以避免因医师的错误诊断而使得患者遗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的潜在威胁。

参考文献

[1] Jemal A,Simard E P,Dorell C,et al.Annual Report to the Nation on the Status of Cancer,1975-2009,featuring the burden and trends in human papillomavirus(HPV)-associated cancers and HPV vaccination coverage levels.[J].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2013,105(3):175-201.

[2] Santesso N,Mustafa R A,Schünemann H J,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2-3 and screen-and-treat strategies to prevent cervical canc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 cs,2015,132(3):252-258.

[3] 李 萱,刘颖群,方兆武.P16、Ki67和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TCT与HPV-DNA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829-831.

[4] 韩全贵,马婷婷,冯小莉,等.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251例结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1):668-669.

[5] 肖艳景,张全武,娄 欣,等.CK10、CK14、CK17、P16在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J].医药论坛杂志,2010(22):132-134.

[6] 雷 明.P16、Ki67细胞学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诊断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内瘤鳞状上皮
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中的应用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青少年喉乳头状瘤恶变为鳞状细胞癌一例分析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