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达菲林注射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2017-05-19罗飞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菲林注射法肌肉注射

罗飞燕

(南宁市福利中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达菲林又称“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的一种,临床主要用于前列腺癌、性早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手术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本品的给药方法为肌肉注射,但因疾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不同,所用的剂量也不同。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例,应在月经周期的1~5天开始治疗。一次1支(3.75mg),每4周注射一次,原则上,一个疗程应至少4个月,至多6个月。此药为白色冻干物,颗粒大,溶解后成白色浑浊状,容易出现针头阻塞导致一次性注射失败而需再次注射。由于治疗时间漫长且达菲林的价格昂贵,一次性注射失败导致再次注射,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而且给进行注射的护士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达菲林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具有重大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80例患者,年龄20~45岁。所有的病例臀部均无外伤,双下肢功能良好。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第一组采用常规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第二组采取改良的注射方法进行肌肉注射。80例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自愿进行达菲林治疗的患者,每位患者进行进行一次注射3.75mg达菲林(3.75mg/支),月经周期的1~5天开始注射。每4周注射一次,连续4次,共320例次。

1.2 方法

1.2.1 常规注射方法

使用3ml注射器(1.20×40mm粉色针头),抽吸溶媒,注入达菲林冻干粉瓶内,上下充分摇匀。患者取舒适卧位,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避开破溃、红肿硬结、疤痕。常规消毒皮肤。抽吸全部药液入注射器,更换新针头,针头大小1.20×40mm(粉色),拧紧针头,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立刻进行深部肌肉注射。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注射部位的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借助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垂直进针。进针时采用三快法(进针快,回抽无回血后推药快,拔针快 )。

1.2.2 改良注射方法

使用3ml注射器(1.20×40mm粉红色针头) ,两名护士相互配合进行操作。1号护士抽吸溶媒缓慢注入达菲林冻干粉瓶内,轻轻水平摇动小瓶,使混悬液复溶。患者取舒适卧位,2号护士选择注射部位,注射部位选择臀大肌,避开破溃、红肿硬结、疤痕,常规消毒皮肤。1号护士抽吸全部药液入注射器,更换0.90×40mm黄色针头并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后,把注射器交予2号护士。2号护士再次排气后立即进行深部肌肉注射,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按摩注射部位的周围皮肤,右手持针,借助右手拇指和食指的力量垂直进针,针头接触到皮肤的同时,右手手掌内侧的小鱼际落在皮肤上。注射时采用三快法(快速进针,回抽无回血后快速推注药液,快速拔针)。

2 结 果

通过对本次研究中两种注射方法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的比较,改良注射方法优于常规注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接受达菲林注射的两组病人注射时承受的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可看出常规注射法重度疼痛反应明显多于改良注射法,常规注射法的患者满意度低于改良注射法。研究结果显示改良注射法更有助于提高达菲林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减少药物的浪费,减轻患者的痛苦,获得患者的认可。详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种不同注射方法成功率的比较

由表1看出两种不同的注射方法中,改良注射法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注射法。

表2 两种注射方法注射过程中患者疼痛反应

由表2看出两种注射方法在患者的疼痛反应中有明显的差异,常规注射法的疼痛程度高于改良注射法。

表3 两种注射方法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由表3看出两种不同的注射方法在患者的满意度方面有明显的差距,常规注射法的患者满意度比改良注射法低。

3 讨 论

3.1 从针头大小的选择来分析

由于达菲林是白色冻干物,颗粒大,溶解后成白色混悬液,极易产生沉淀物,沉淀物通常会堵塞针头,导致注射失败,浪费药物,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及痛苦,很容易引起患者对护士的不满,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改良法选择大号针头溶解药物、吸药,减少了沉淀产生的时间,为一次性成功注射增加了一定的概率。患者等待注射的过程因为紧张,焦虑显得特别漫长,此时患者容易产生烦躁的心理。选择大号针头溶解药物、吸药,缩短了注射准备时间,减轻了患者因长时间等待注射而产生的烦躁心理。改良法在保证药物能顺利快速推注的前提下,选择更换型号比粉红色针头小一些的黄色针头进行肌肉注射,减少了对皮肤局部组织的损伤,也相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3.2 从溶解方法上来分析

在溶解方法上,改良法中将溶媒缓慢注入达菲林冻干粉瓶内,这样尽可能使溶媒冲刷小瓶的整个上部,能充分溶解药物,减少药物浪费现象,能保证足够的药物剂量注射入患者体内。轻轻水平摇动小瓶,直至药物溶解,可使混悬液中颗粒之间磨擦减少,粒子带电引起凝集现象减少,不会产生过多气泡,减少阻塞现象的发生[1]。这样的轻柔的溶解方法,看似缓慢,却很有效率,也为提高一次注射成功率创造了条件。

3.3 从进针的技巧上分析

在进针前,从消毒皮肤的那一刻起,患者的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在等待针头落下。改良注射法中,护士左手轻轻按摩注射周围皮肤,缓解肌肉紧张。进针时,右手手掌内侧小鱼际与针尖同时接触皮肤,分散了患者的注意力,患者把注意力分散在手掌小鱼际落下的皮肤面上,从而减少针尖刺入肌肉组织的疼痛感。

3.4 从护士双人配合上来分析

在注射前,每个人都会害怕疼痛,怕痛这一心理因素,即可通过一定的途径,使体内一些神经介质分泌增加,患者产生紧张[2]。而过度的紧张会使注射部位肌肉紧绷,增加药物推注阻力,药物难以注入深部肌肉,导致注射失败。严重时,肌肉过度紧张有可能使针头脱出,折断在肌肉中,这无疑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也让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由于药物价格昂贵,患者自身的紧张和焦虑,无形中给护士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操作中护士由于紧张而出现手抖,操作僵硬等不良反应,这又降低了一次注射成功率。改良方法中,两名护士相互配合,减轻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使护士放松心情,有利于护士更有自信地进行准确的操作。两名护士操作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减少恐惧,有助于注射部位肌肉放松使药物顺利推注,从而提高一次性注射成功率。

3.5 从注射成功率、疼痛反应及患者满意度上来分析

患者满意度(patient satisfaction.PS)是指人们因健康、疾病、生命质量诸方面要求面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等服务情况进行评价[3]。患者满意度是检验一个医院整个医疗服务的金标准,当今的护理模式主张以人为本,因此努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次比较研究中,患者的满意度是判断注射方法优与差的标准之一。从表1、表2、表3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患者满意率与注射成功率、轻度疼痛率成正比,注射成功率和患者的疼痛感受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只有在保证注射成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患者的满意。而注射的技术、技巧等各因素决定了患者在疼痛方面的感受,患者的疼痛感受影响着患者自身对护士的注射评价,是获得满意度与否的关键。不管是从一次性注射成功率还是患者轻度疼痛比例上看,改良注射方法都高于常规注射方法,最终决定了改良注射法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注射法。

4 体会、思考

注射针头不锐利或针头有弯、有钩,致使进针不快或拔针受阻;注射时病人姿势不良,使注射部位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进针受到影响;注射点选择不当,没有很好避开神经或注射部位肌肉不丰满,以致推药时疼痛显著;操作不熟练,进针时不稳,针头在组织内左右摆动,进针、拔针慢等。均可使疼痛加剧。因此,我们在注射的过程中,要严格操作,避免这些因素的发生。从患者及护士的心理来看,经过对80例患者、320例次达菲林的肌肉注射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达菲林的肌肉注射,发现采用常规注射法时,患者常常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甚至会冒出冷汗,她们在等待注射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注视患者的一举一动,还会向护士发问,可以开始了吗?会不会很痛?会不会挨重新注射等问题,还叮嘱护士一定要小心,要一次成功。这样一来,她们由于过度的紧张,不仅让自己增加心理压力,而且给护士带来了心理负担。护士会担心自己如果注射失败会承受的后果,也许会受到病人的责骂,也许受到病人的投诉,注射失败意味着要进行第二次注射,再次让患者承担昂贵的医药费用,自己情何以堪。在极大的压力下,护士因为紧张进行操作,很可能就会出现手颤抖,动作慌张而导致一次性注射失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要求护士要有巨大的抗压能力,强大的内心。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1)护士首要保持沉着冷静,不慌张,充满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失误,提高操作的准确性。(2)护士要具备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有丰富的注射经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要靠平时的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护士要知道给患者取舒适放松的体位,如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要掌握准确定位的方法,知道如何快速进针,均匀快速推药,快速拔针,根据患者的胖瘦等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进针方法。只有掌握了技术要领,才能在生理上减轻患者的痛苦。(3)创造得体的语言环境,患者紧张恐惧的心情得以放松,而简单生硬会他们带来很深的伤害[4]。这就要求护士要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能拉近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能让护士与患者彼此相互理解,这样能减轻患者在心理上的痛苦,也能减少医患纠纷。注射前,护士要告知患者因为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往深部肌肉注射一定剂量的达菲林药物,会有酸胀痛感,希望注射过程中取得患者的配合,让患者有一定的心里准备,以免注射过程中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酸痛刺激而出现肌肉紧张僵硬。要学会安慰患者,使患者放松,注射过程中使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不让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打针”这件事上。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与患者聊天,放优美的音乐吸引患者等。这样不仅能消除患者的紧张感,还能降低护士自身的心理压力。改良注射方法更利于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可以一人认真执行操作,另外一人利用空闲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转移患者注意力。两人操作要求护士互相配合,在严肃的工作中培养默契。平时大多时候,护士也许仅在操作前和操作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而往往忽略了操作后与患者进行沟通,这是一个误区。操作后,护士应该同样的重视沟通,要学会有礼貌的感谢患者的配合,告诉患者注射后的注意事项,交待患者回家后用热水敷有利于局部肌肉组织的恢复,抚慰患者刚刚承受的疼痛,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切关怀。这样为下一次注射争取得到患者的信任具有有一定的意义。总之,护士要学会把沟通贯穿在与患者接触的整个过程中。(4)环境影响着人的心情,舒适温馨的环境,会使患者感到温暖,从而觉得轻松。因此,护士要保持注射环境干净、整洁,擅于塑造温馨美好的环境。

病人不管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也许会对护士的注射等各种服务表示出不满乃至责骂。这时,护士要理解和包容患者,对患者有足够的耐心,表现出一个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自身修养,这样才能避免因冲动而造成的患者满意度低,甚至投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医学的期盼越来越高,同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随之增加,护士应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护士每天着装得体,抱着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去工作,会不知不觉地把正能量传递给患者,使患者对治疗疾病充满信心。

5 结 论

本次研究证明采用改良注射法较常规注射法有利于提高达菲林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改良注射法在注射过程中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及心理负担,增加了患者对护士、对医院的满意度,减少了药物的浪费,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治疗疾病。

参考文献

[1] 肖菊梅,朱小忠,毛芳玲.达菲林两种肌肉注射方法效果的比较[J].中国优生优育,2012,18(5):323-329.

[2] 杨巧荣.晕针患者肌肉注射时的心理护理[J].农垦医学.1999,21(4):294-295.

[3] 孙 玫.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7):34-35.

[4] 刘 植.肌肉注射过程中的心理护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3,(4):169.

猜你喜欢

菲林注射法肌肉注射
自动FOF邦定机上料部分中菲林、垫纸和吸塑盘检测的探讨
流动注射法测定水中挥发酚影响因素探讨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流动注射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方法差异性检验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
菲林唯识 神凡两忘
西红花苷-1经大鼠肌肉注射的体内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