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创造性使用教材入手
2017-05-19王瑞玲
王瑞玲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创造性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些内容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它基于基本知识和技能,又高于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它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学生的反省思考,行动学习[1]。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的发展,更是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体系下,数学教师应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呢?我们教研组近两年来就这个现实的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发挖掘,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学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
1、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教研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2)闭眼睛数出60秒;(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例如,一年级下册,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这个月妈妈给我36元钱,爸爸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剩余多少钱?(2)如果每个月都剩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 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下图):
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 36=21,29- 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 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里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29- 21=8元。”老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
(1)画图法(如下图):
(2)运用加法:8+8+8+8+8+8=48(元);(3)运用减法:50- 8- 8- 8- 8- 8- 8=2(元);(4)甚至还有个别孩子用到了乘法8*6=48(元)。这些算法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经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的解决了新问题。
总之,每一项教学内容中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机的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慢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灵活
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變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换、删、改[2]。
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教材第88页第1题,原题是这样的: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我们教研组老师对此素材进行了改进。发给每人蓝色、黄色纸条各一条(成倍数关系),请学生求出黄色纸条的长度是蓝色纸条的几倍。教师“变静为动”的举措,立刻调动起了孩子们探究欲望。最终有三种方法出台:(1)先量每张纸条的长度,再列算式;(2)用蓝色纸条在黄色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次量完就说明黄色纸条是蓝色纸条的几倍;(3)折黄色纸条,折的和蓝纸条的长度一样,展开黄纸条就能看出黄纸条是蓝纸条的几倍。
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这样的数学课堂怎能不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素养呢?
三、使教材变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往往呈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形态,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认识方向”一课。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我们教研组老师研究确定,在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并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宝。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学生们侃侃而谈:“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然后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的辨认了方向。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总之,教师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體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从学校、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数学的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从而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国明.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42-45.
[2] 刘晓萍,陈六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分析[J]. 课程教学研究,2016,(04):4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