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筝“苦音”声不苦

2017-05-19崔潇然

商情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阶段落乐曲

崔潇然

(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筝流派之“陕西筝派”亦称“秦筝”,素以尚“悲”闻名。此处的“悲”指的是“陕西筝派”中运用“苦音”(“哭音”)音阶所表达的“悲”、“哀”、“恨”、“怨”、“泪”、“怅”等情怀,其利用多变的“中立音”声响生动的刻画出筝音的特色以及筝曲的表情内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凄凉曲》、《姜女泪》等。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古筝学科科学化、系统化的飞速发展,音乐受众群体的审美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新时代的作曲家又将“苦音”和“欢音”的表达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苦音”不仅仅是表达悲苦的感情。它在近现代陕西风格作品中转变为一种渲染的手段。其定位不仅仅局限在表达悲苦的情感上,而是转化为一种“性格特点”,变成了陕西筝乐的一种标志。它可以表达悲伤、思乡、感慨、陈述、缅怀甚至喜悦等情愫。新时期文化与情感的融合赋予了秦筝“苦音”新的标志。本文以几首颇具代表性的陕西风格筝乐作品试以阐述,具体如下:

一、“欢”“苦”二调交替出现

曲云老师在1996年《秦筝》杂志——《陕西筝曲及其调式音阶》一文中也曾论述过这一观点:“实际上,在近几年来创作的陕西筝曲中,在筝的教学和演奏中,音阶、调式的概念有意无意地已经广泛的起着作用,并且从中悟到了一些普遍规律:即由于板式,唱腔音乐的变化而产生的调式色彩和音阶的交替与变化,一般都发生在引子与乐曲段落与段落之间。音阶交替使用,是陕西筝曲又一重要的风格表现特征。”在近几年的陕西筝曲创作中“苦音”与“欢音”音阶交替使用,已成为陕西筝曲重要的风格表现。以其代表作《弦板调》为例。此曲以陕西民间说唱音乐“弦板腔”为素材,创作中将传统的揉按与现代的快速演奏技法搭配结合,慢板抒情婉转,快板高亢活泼,渲染了吉庆祥和的气氛。

《弦板调》片段

(1)

(2)

此曲分为四个段落,引子与第一段为欢快的小快板,是典型“欢音”五声徵调式(见片段1),第三段慢板转为“苦音”七声徵调式清乐音阶(见片段2)。虽然慢板运用了“苦音”调式,但是听众并听不出苦来,反而感觉到音乐带给我们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乐在其中的怡然自得。这种出现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调式转换在《百花引》等表现愉悦情感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与《弦板调》雷同不再赘述。

二、“苦”音阶音高具有游移性

在“苦音”调式中的“中立音”具有一定的游移性,一般习惯为上行偏高,下行偏低。这里的微升fa与微降si均与之后相邻的音形成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也是服务与作品本身情感需求的,并不局限于表达悲苦之意,有时同样表达深深的思念、缅怀等内感。例如,《秦桑曲》是周延甲先生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首筝曲,作者运用流行在陕西关中一带的戏曲音乐"碗碗腔"素材加工提煉后谱写, 全曲虽为苦音音阶组成,却突出委婉、缠绵、优美、柔和并富有激情的旋律,伴随着轻淡素雅的伴奏音乐,描述了一位深情的妙龄女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盼望早日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

《秦桑曲》片段

此句四个小节,其中除去装饰音的fa、si外,在第一小节出现的微降si与第三小节出现的微升fa均为下行音阶位置,按照音乐习惯,两个“中立音”均倾向于下一个音,所以音高均偏低。

这种倾向性音高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弦板调》中。

《弦板调》片段

此小节中出现两个微降si,按照音乐习惯,第一个为上行音阶此音偏高,倾向于dol;第二个为下行音阶,倾向于la。

还有一种情况是根据作品的表达情绪需要而产生的音高变化。

《秦桑曲》片段

(1)

(2)

《秦桑曲》尾声部分的fa是没有任何变化的本位音,这个音起着乐曲支撑音的作用(见片段1),因而语气坚定,尾音结束在sol上七声的徵调式清乐音阶(见片段2)。

再以协奏曲《望秦川》为例,此曲为纪念恩师李婉芬教授而作,乐曲以陕西同州梆子音乐为素材,表现了浓浓的乡情与亲情,以及对过往旧事的无限哀思。

《望秦川》片段

乐曲引子与慢板皆运用“苦”音调式,以叙述性的音序表达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思念。此处的微降si为乐曲肯定的主干音,实际演奏音高应当偏高,接近于降si,与前音re构成下行小三度音程体现出坚定的口吻。

“苦”音调中的 ↑fa和 ↓si在使用中也并非都是游移的,有些使之游移的乐曲亦不是所有音都在游移,秦腔“苦”音在应用“中立音”的同时“也用非中立音的↓si和本位si,欢音在使用本位fa的同时也是用 ↑fa(例如上文讲到的《秦桑曲》片段1中的本位fa)。这就是说,苦音既使用中立音的同时也用同音级的半音。由于板式和唱腔音乐的变化而产生的调式色彩和音阶的交替变化,这是音阶调式一些普遍的规律,大多是在引子和正文段落之间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西安音乐学院张茜2013届硕士论文《陕西“苦音”之音阶调式思辨——以筝乐为例》)

本文所征引的谱例均为近现代活跃在筝坛,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陕西风格作品。这些作品均运用了大量的“苦”音调式,但其所表达的感情无一例外与悲情挂不上勾。我想,陕西筝曲之所以可以经久不衰,除了几代陕西筝人的努力外,更感染我们的是陕西筝曲的音乐性格。它以“高亢凄苦”、“热耳酸心”的音乐风格征服了众多观众,掀起了筝坛上的“西北风”。也正是因为其“二变之音”的多变性,更加适合于多种情感的表达。“苦”音既悲也不悲,它已经作为陕西筝的标志存在着,融入了陕西筝乐的骨髓之中。

基金项目:2014年度山东省艺术学科重点课题“美学视角下的中国筝乐分类研究”;立项号:2014269。

猜你喜欢

音阶段落乐曲
趣味•读写练 答案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和声小调音阶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