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深处春色浓

2017-05-19肖家云

当代贵州 2017年13期
关键词:旅游

肖家云

依托美丽乡村及现代化的观光农业休闲园,开展以生态观光、采摘、旅游、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成为罗甸县木引镇的脱贫良方。

3月,山野里百花绽放,村舍边绿意葱茏。

从罗甸县城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驱车而行,过上隆,经逢亭,两小时左右到达麻山腹地的生态秘境——木引镇。木引镇距离县城52公里,境内喀斯特群峰纵横交错,溶洞暗河密布,平均海拔750米,山高坡陡,土地瘦薄,交通不便,属罗甸边远极贫镇,脱贫攻坚形势严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贫困面、贫困程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肩上的担子很重。”在木引镇遍访期间的所见所闻,牵动了罗甸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素芬的心。一个多星期来,她深入木引镇宜龙、纳猛、罗坪等村,对蜂糖李种植项目、易地搬迁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真切地感受到木引人为了早日脱贫战天斗地的精气神。

疏通筋络“老马场”进入快时代

3月8日,是木引镇的赶场日,十里八乡的群众聚集到镇上,备办生产生活所需。一大早,罗坪村三组的陈登平就骑着摩托来到镇上,置办春耕所需的种子化肥,以及日常生活所需的菜米油盐。

木引旧称“马场”,地处罗甸、望谟、紫云三县交界的关键位置,自古就人气旺盛,建有集贸市场,形成交易平台。“以往从村里到镇上赶场都是人挑马驮而来,近的村子要走两三个小时,远的要走四五个小时。现在好了,全镇18个行政村都通了公路,很多人家购置了摩托车,骑车半小时就能到镇上,但是也还有好些村组自然寨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仍然不便。”陈登平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木引镇罗坪村冗牛组三面环山,只有唯一的一条黄泥巴路绕进寨子,祖祖辈辈少与外界往来,几十户人家就拢成一团聚居在山窝凼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程度深。“修好通组路,建起移动基站,大家的脑壳就能开窍,脱贫的法子就会更多。”冗牛村村民罗建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为疏通发展“筋络”,木引镇已启动总长3.4公里的城镇大道建设,预计总投资6300万元,目前已投资2500万元,长1.4公里的一期工程正在开挖路基。同时,还将投资139.8万元完成紫罗路(956县道)至镇政府的道路建设;投资1500万建成纳猛至纳汝通村公路和木引至兴隆通村公路;投资6800万元启动建设打金村、速进村、罗坪村通村公路,年底将全面建成通车。麻山腹地的最后梗阻贯通后,“老马场”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组,修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采取易地搬迁扶贫的方式,让群众向镇区聚集。”在木引镇集镇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木引镇镇长罗德光介绍,140套安置房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分别有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120平方米四个户型。4月底前,这里将迎来罗坪、速径、打金、水井湾等村组的132户604位新居民。

據了解,木引镇易地搬迁扶贫工作覆盖12个村3177位村民,目前已按照集中在集镇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周边安置的原则,建设集镇、云保2个集中安置点,同时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

“利益联结”木引打造水果之乡

“我们采取党建促进脱贫的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及贫困户脱贫,推动木引镇水果产业的发展。”木引镇党委书记杨智说,天纯公司的负责人胡正明原来是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一名村支书,2016年10月到到木引镇考察后,计划投资4000余万元,在水井、纳猛、把坝、云保等村建设5000亩以优质李为主的现代化高标准精品水果园。项目落地后,木引镇的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将突破一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

“这个团队有干事业的决心,很务实。”杨智介绍说,天纯公司的项目采取“利益联结”的方式开展,带动效果很好。贫困户能通过流转土地获取一定收益,同时还可以获得项目分红,另外还可以通过在园区务工增加收入。

在天纯公司的带动下,木引镇的好几个村都开始发展蜂糖李种植项目,在村里办起了合作社。“我们金农绿源合作社有6个合伙人,入股资金106万元。租了400亩土地发展蜂糖李和珍珠李种植。”纳猛村村支书罗广学踌躇满志,村委会把合作社作为全村73户227位贫困人口脱贫及整村出列的主要途径,下一步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扩大种植规模。

“三年不挂果,挂果吃三年。”金农绿源合作社种植的蜂糖李和珍珠李需要三年才能长成挂果,挂果后,合作社的用工需求量将会增多。

在引进天纯公司之前,2015年11月,木引镇就引进了上市公司、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升集团,在从里、云保等地发展柑橘种植项目。目前,该集团已流转土地1000多亩,投入资金1600万元,完成云保村600亩柠檬种植基地、从里村400多亩沃柑种植基地建设。

“我们种植的柠檬亩产量可达2500斤,沃柑亩产量可达5000斤,带动贫困户脱贫根本不是问题。”海升集团罗甸县总经理秦经龙介绍,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同时还可以就近在园区务工,从事施肥、打药、剪枝、摘果等工作,用工最集中的时候,每天有100多人在海升公司的柑橘园里干活。

目前,木引镇现代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5000亩,涉及12个行政村3000多户,除蜂糖李、柑橘、柠檬、樱桃等种植项目外,还引进了竹鼠等养殖新项目,并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个,注册农产品商标5个。

旅游带动贫困户共同奔小康

2014年,在江浙一带打工的黄保华回到家乡木引镇云堡村,开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

黄保华的农家乐紧挨着海升集团的柠檬种植园,前面是潺潺小溪,竹子架构的半开放餐厅,陈设以藤椅木几为主,菜式以本地农户养的蜂蛹、土鸡及溪中的小河鱼为特色。每到周末,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2016年,木引镇依托麻山腹地独特的喀斯特风光,积极打造黔南喀斯特生态旅游强镇。初步建成丛里农旅观光园、寿仙宫乡村旅游景区,新增旅馆1家,农家乐5家,乡村旅舍2家,全年接待旅客0.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20余万元。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亮出了摆落寿仙宫这张旅游名片。现在每到周末,都会有很多游客从贵阳开车过来。”摆落村村支书岑万祥高兴地说,寿仙宫是摆落村打造的溶洞旅游业态,村民马上就能拿到2016年的分红。同时,村里还引进企业建设了200亩樱桃种植基地,准备发展采摘旅游。

“达喀湖美起来,宜龙村就会跟着美起来,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条件。” 宜龙村村支书黄大刚介绍说,县农业部门支持村里发展了200亩甜竹种植项目,把甜竹种到达喀湖岸边,成为打造生态达喀湖的重要支撑。

为助推旅游发展,木引镇提出了“一区一带两点”思路。一区是以摆落溶洞景点为轴心,辐射周边以美丽丛峰为主、点面结合的喀斯特风貌景区;一带是以丛里村油菜种植为主,融入龙潭农业观光带;两点是摆落村“花棍舞”和木引村“花灯戏”两个民族文化观光点。

如今,依托丛里美丽乡村、摆落寿仙宫景区,以及现代化的观光农业休闲园,开展以生态观光、采摘、旅游、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成为木引镇的脱贫良方。

“四季有花赏,常年有果摘。山川显活力,田园有生机。”木引镇党委书记杨智说,木引要让农业项目成为乡村旅游的底气,结合自身条件,亮出家底,用好资源,打造“乡愁木引”,为游客提供缓慢恬然的生活,带动当地群众同步小康。(作者单位:罗甸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小达人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旅游趣事(共4则)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